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6.1.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条件
1.必须有开发MIS的实际需求和迫切性。 2.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的基础。 3.必要的资金支持。 4.领导重视与业务部门的支持。 5.有一支不同层次的开发、使用、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的专业人才 队伍。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5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6.1.2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
⑴ 系统分析人员 ⑵ 系统设计人员 ⑶ 程序员 ⑷ 操作员 ⑸ 其他人员。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13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6.2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tructured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ology),是自顶向下结构化方法、工程化的系统开发方法和生 命周期方法的结合,它是迄今为止开法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 种。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2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学习目的:
了解系统开发的条件、方式、策略和原则。 掌握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开发步骤等。 掌握原型法的开发方法及工作流程等。 了解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的基本概念。 了解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开发方法也逐渐地暴露出了很多缺 点和不足。最突出的表现是它的起点太低,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手工 绘制各种各样的分析设计图表)落后,文档繁多,致使系统开发周期过 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在这段漫长的开发周期中,原来所了解的 情况可能发生较多的变化等)。另外,这种方法要求系统开发者在调查 中就充分地掌握用户需求、管理状况以及预见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不大 符合人们循序渐进地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因此在实际实施中有一定的困 难。
7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1.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基本思想:从业务系统开始,先实现每个基本
功能(即数据处理功能),然后逐步向高级建设 (即,增加管理/控制功能)。
2.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基本思想: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
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 计信息系统。
1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引 言——
MIS的开发是一项涉及到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复杂 的系统工程,需要适宜的系统开发方法用以指导信息系统 开发实现的过程。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是指在信息系统开发 过程中的指导思想、逻辑、途径以及工具等的组合。常用 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有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和面 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等,这些开发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各有其优缺点,可以根据系统的规模、信息系统开发的效 率、质量、成本以及用户的满意程度等因素选择某一方法 或组合使用之。
MIS的开发一般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符合软件工程的原则 4.逐步改善的原则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6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6.1.3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与开发策略
1.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建立和开发MIS的主要方式有:购买现成软件包、自行开发、委托开发以 及联合开发等。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19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6.3 原型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设计方法,即 原型法(Prototyping Method)。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当 人们要解决不甚了解的问题时,可以先为该问题建立一个 实验模型,并根据模型的运行情况来研究有关特性以及存 在的问题。它并不注重对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 和分析,而是根据对用户信息需求的大致了解,借助强有 力的软件环境支持,迅速构造一个新系统的原型,然后通 过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新系统的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18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4.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缺点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突出优点就是它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
和全局性,强调在整体优化的前提下来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即自 顶向下的观点。它强调的另一个观点是严格地区分开发阶段,一步一步 严格地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每一步工作都及时地总结,发现问题及时 地反馈和纠正。从而避免了开发过程的混乱状态,是一种目前广泛被采 用的系统开发方法。
“自下到上”(Bottom-Up)的策略的缺点: (1)由于方法的演变性质,信息系统难以实现其整体性; (2)由于系统未进行全局规划,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难于 保持; (3)为了达到上述的系统性能要求,需要重新调整与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11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2.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根据系统的规模、特点和开发的难易程度以及风险大小,信息系统一般采 取下列开发策略:
(1)接收式。 (2)直接式。 (3)迭代式。 (4)实验式。 (5)集成式。集成式是“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策略,大
型复杂的系统常采用这种策略。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一般按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将结构化方法的开发过程分为系统规划、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五个阶段。系统的生 命周期如下图示: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16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MIS生命周期:
提出 要求
系统 评价
初步 调查
可行 性 研究
系统规划
运行 维护
系统运行与维护
3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本章内容:
6.1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基础 6.2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6.3 原型方法 6.4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6.5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4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6.1信息系统开发基础
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建立信息系统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要想成功地 开发信息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合理运用开发技术,并且遵循系 统开发的原则,采用适当的开发策略,以及对整个系统开发进行有效管 理。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开发方法。
6.1.4 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管理
MIS是以企业主管部门在决策中所要求达到的目标为基准,以职能管理部 门所提供的业务处理目标为依据,按照完成业务管理所遵循的顺序,创建起来 的一个新系统。我们把创建新系统的过程简称为系统开发。为了保证系统的开 发成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对系统开发的过程进行精心的 组织和管理。 1.信息系统开发的计划与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8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1. “自下而上”(Bottom-Up)的开发策略
从现行系统的业务现状从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或 称应用),逐步地由低级到高级,自下而上地实现管理信息系统 的总目标。 第一阶段 在文件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一个个单独的应用系统, 其主要功能是数据处理方面的; 第二阶段 把有关文件综合到数据库中,并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 管理数据; 第三阶段 在数据库支持下,增加决策模型和各种计划模型; 第四阶段 把各种模型综合成为模型库,同时数据库也因数据需要 量的增加而扩展; 第五阶段 战略计划模型以及有关的数据加入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第五阶段 第四阶段 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
9
“自下而上”(Bottom-Up)的开发策略
政策、计划
在数据库的支持下
使用DBMS管理数据
管理信息系在数统据库支—持下—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10
“自下而上”(Bottom-Up)的开发策略的优缺点
“自下到上”(Bottom-Up)的策略的优点: (1)使信息系统的开发易于适应组织机构的真正需要 (2)有助于发现和理解每个系统的附加需要,并易于判断其费用; (3)每一阶段所获得的经验有助于下一阶段的开发; (4)相对地说,每个阶段规模较小,易于控制和掌握
计划与控制是保证信息系统开发在一定资源条件下如期完成的重要手段, 所涉及的因素一般包括: (1)资源保证 (2)进度控制 (3)计划调整 (4)审核批准 (5)费用统计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12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2.系统开发的组织机构与分工
系统开发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工作,需要成立相应的组 织,包括系统开发领导小组、系统开发工作小组等。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20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1.原型法的思想及特征
信息系统的原型,既不是对系统的仿真,也不是最终系统缩小尺寸 的原型,它指的是区别于最终系统的初始模型,这种原型经过多次反复 修改完善后,可以成为要开发的最终系统。因此,它要处理的是系统中 的实际数据,应该包括最终系统的大部分具体功能。原型法中的原型应 当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战略 规划
详细 调查
逻辑 设计
系统分析
方案 选择
验收
系统实施
系统 转换
编程 调试
系统设计
审查
详细 设计
总体 设计
审查
管理信息系统——第6章 MIS的开发方法
17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⑴ 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目标的确定,解决目标的方式的确定,信息
系统目标的确定,信息系统主要结构的确定,工程项目的确定,可行性研究等。 ⑵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分析、系统数据流程图的确定、系
用户对新系统提出需求
开发人员识别、归纳用户需求 开发系统模型(原型) 演示原型 提出意见
修改
增加功能
增加新功能否 完成系统开发并交付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