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陪你到最后》演讲稿

《陪你到最后》演讲稿

《陪你到最后》演讲稿
开场白:。

这本书上市半年时间,通过大家共同努力,销售已突破6万,并在今年3月份进入了开卷全国虚构类图书前三十名的排行榜。

一、我为何会选择《陪你到最后》
《陪你到最后》是荷兰作家瑞·科伦的首部自传体小说,一出版便在荷兰引起强烈的轰动,销售量超过100万册(荷兰全国人口500 万),2006年该书获得了荷兰国家读者文学奖,正是因为有这样优秀的销售业绩,很快就有欧美等三十余国购买了该书的版权。

当时,是在浏览亚马逊网站时接触到这本书,该书的内容介绍和作者背景深深地吸引了我,一个从来没有从事过写作的非职业作者,第一本书就让他成为畅销书作家,我相信这部作品一定具有独特的魅力。

这是一个以作者自身经历为蓝本的情感故事,幸福的荷兰人丹尼,有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他深爱着她们。

但幸福在某一天戛然而止,妻子卡门患上了晚期乳腺癌。

他陪着妻子经历一次次痛苦的治疗,看着妻子失去乳房,因为化疗失去头发,丹尼始终陪伴在妻子身旁,看起来是那么的体贴入微、不离不弃。

但熟悉他的人知道,这个本来就喜欢寻欢作乐的男人,在巨大的生活和精神压力之下,已经濒临崩溃,他开始逃避,像婚前一样,频频出轨寻求刺激。

这样一个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的男人,内心充满了痛苦的挣扎和自责。

在陪伴卡门走向生命终点的过程中,最终给他解脱的,却是遭到他背叛的妻子,卡门无限眷恋却从容地选择了安乐死(荷兰是世界上唯一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并在临终给了丈夫丹尼一个敞开心扉、拯救自己的机会。

这是一个让所有男女读后感受都会非常复杂的小说。

其间会有愤怒,有惶恐,有宽恕。

愤怒是因为丹尼在妻子生命最后时刻仍然管不住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轨。

惶恐是因为大家在丹尼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尤其是那种面对欲望的心理挣扎。

而宽恕,则是因为在故事的最后,我们发现,丹尼确实爱着妻子,他真的已经努力了,连他背叛的妻子都选择了原谅,我们又还能怎样去苛责呢。

现实生活中,在每个人的感情生活里或多或少都会有瑕疵,甚至是暗礁,小说正是表现了婚姻中最真实的状态,除了温馨浪漫的花前月下、执手相对的相濡
以沫,人性中同样也有丑恶、挣扎与背叛,残忍而又真实。

就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必须去直面婚姻中的问题,这样的爱到底是不是真实的爱?不忠就是不爱?不忠是否可以宽恕?虽然这和中国人传统道德观格格不入,但小说中对人性的阐释值得我们去思考。

这部小说的话题性就在这里,每一个读者阅读小说后,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认识和判断,有话题就有营销点,和社领导沟通之后,以不高的版税果断地拿下了这本书。

二、女性阅读市场分析
1.女性阅读市场分析
近年来,“女性阅读”成为国内出版界的一个关注热点,专门为女性读者量身打造的“女性读物”也不断增多,“女性阅读市场”渐趋成为图书市场日益分化下最具活力的一块子市场。

据《中国六城市图书零售市场读者调查报告2006》显示:女性读者人数正逐年上升,男女读者比率已经从10年前的79%:21%上升到女性读者数量首次超过男性读者数量3.8个百分点,男女阅读率总体比率达到12:13。

女性阅读时代的来临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2.女性阅读特点分析
一是阅读依赖性。

据开卷信息公司公布的《2006年中国六城市图书零售市场读者调查报告》显示,52.67%的女性认为阅读是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6.63%的女性认为“较为重要”。

而女性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79.46%的人表示平均在1小时以上,其中“1小时至2小时”的最多,占30.48%。

在近年国民阅读率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之下,女性阅读率却持续上升。

二是阅读感性化。

女性因为其感性较强的心理特点,在文化出版消费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感性化倾向。

除了文艺类图书之外,女性读者在所有感性类如生活、休闲、健康类图书购买中,都是主力军。

30岁以下女性的感性消费倾向更明显。

三是阅读从众化。

女性读者的感性化及其从众心理,还使女性阅读较男性阅读呈现更明显的从众化倾向。

三、译稿打磨与封面设计
通读译稿后,发现文本存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文笔不精炼略显粗糙,故事结构拖沓不紧凑等等。

出现这些问题有翻译的问题,也有作者本身写作的问题,毕竟作者不是职业作家。

版权图书译稿质量非常重要,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我和译者反复沟通、交流,不断打磨修改,定稿的过程也是非常辛苦的。

作者瑞·科伦之前没有出版过任何作品,这部小说是他亲身经历地真实记录和再创作,是作者情感的真实表达。

由于不是专业作家,作者确实在文笔方面有所欠缺,很多方面要进行再加工,既要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同时也要兼顾我国读者的审美需求。

图书出版后,我特别留意了当当网的读者评价,很多读者都认为这部小说语言朴实,真实感人,让他们有颇多的感悟。

本书的原书名翻译成英文是《love life》,直译我觉得太普通,缺乏感召力。

确定一个合适的书名是非常重要的,小说的市场定位是女性读者,这个定位贯穿整个图书设计,所以书名也一定要温馨感人。

故事的结局最感人,是丹尼守护在卡门的身边,握着她的手,陪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所以最后选择了《陪你到最后》这个书名,契合了小说的主题,同时也暗合了女性心理最温软的情感需求。

记得一位知名女性的幸福宣言是这样的:女人最幸福的是在她临终之前,有她的爱人陪在身边,握着她的手说,你放心走吧,在天堂那边等着我。

在封面设计这个重要环节,我是这样把握的,这部小说的读者对象以女性为主,因此在封面设计和内文版式设计上,要体现出温情主色调,同时又要带有伤感而惆怅的情绪。

封面设计者几易其稿,最后交出了现在的封面,粉红色的主色调配合一抹突兀的黑色,温馨中带有些许的感伤,两个颜色配合得恰到好处。

在后期读者的评价中,也对这个封面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图书封面是带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好的封面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并不是说这个封面一定就是最好的,但是这个封面确实较为准确地传达了这部小说的主题和情绪。

四、营销宣传中的创新
引进版图书除非是欧美超级畅销书,或者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图书,一般很难引起媒体的关注,营销宣传有相当的难度。

图书出版之后,我针对该书的特点和
市场定位,确立了营销宣传的方向。

1.市场细分定位,有针对性地选择媒体。

这本书的读者定位非常明确,20岁以
上的女性,那么这些女性经常阅读的报纸、杂志就是我们主攻的对象。

通过媒体朋友的介绍,我们陆续联系了《都市女报》、《瑞丽时尚先锋》、《女友》、《现代健康》、《新女报》、《第一生活》等女性媒体,报社和杂志社的编辑对这个题材非常有兴趣,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推荐。

这种针对性的推荐起来非常明显的效果,推荐的省份开始频频添货。

2.携手集团媒体,营销出新招。

《长江商报》是我们集团创办的报纸,在本省的
影响力日渐显著,是我们出版社应该好好利用的优质资源。

因为这本书话题性很强,我提出在商报上开展这本小说的试读,方式是读者可以通过网络报名到报社免费领取样书,一段时间后,召集其中的热心读者就一些相关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然后由报社刊登出来,这个想法得到报社编辑的认可,于是《陪你到最后》成了商报第一本试读的图书。

这个试读活动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之后的几个月,《陪你到最后》在崇文书城一直居于文学类图书销售的前三名。

3.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扩大影响力。

除了传统纸媒,我们也充分利用了网
络资源进行造势宣传,门户网站读书频道、论坛热帖,对《陪你到最后》的网络口碑影响最大的是豆瓣网。

豆瓣网现在已经拥有100万的会员,在豆瓣上我们为《陪你到最后》成立了读书小组,小组成员不断交流着读书的感受,在网络上不断积聚人气,并极大地促进了网店的销售。

当下,通过手机获取信息的人越来越多,目前有30万移动用户订阅了手机报,这次我们采用手机报的形式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本书,慢慢培养口碑效应。

这种宣传方式在我们社也是第一次尝试。

4. 借助《读者》的影响,加大图书的传播。

《读者》是选载性刊物里发行量最
大的,读者群体相对也比较年轻,比较适合做我们这本书的推荐。

营销部同事和该刊物编辑充分沟通,全力推荐。

他们选择了卡门安乐死这一最感人的章节,在很好的位置用了3个整版做了选载。

5. 它山之石。

在我们引进简体中文版权的同时,我国台湾也引进了繁体版权,
在台湾三大书店金石堂、诚品、博客来长期排名第一,在台湾也是畅销图书。

由于国内很多读者很关注台版图书信息,我们也及时将这些销售信息在网络上发布出去,对读者的购买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五、关注小语种图书
近年,引进版权的图书在图书市场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畅销图书涌现,从早期的《达芬奇密码》到后来的《追风筝的人》、《巴别塔之犬》、《灿烂千阳》和“哈利·波特”系列,到现在的《暮色之城》系列,不过我们在关注英美日韩畅销图书的同时,也不应该放弃小语种的图书,优秀的图书是没有语种限制的,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开阔自己的眼界,关注更多国家的图书,同时对图书的内容和市场有较为准确的判断,今年的畅销图书榜,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德国作者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巴西作家保罗·艾柯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澳大利亚作家马克思苏萨克的《偷书贼》等,小语种图书同样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结尾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