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纪念西安事变演讲稿汇编
国旗下演讲稿:西安事变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纪念日。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
日军很快占领了中国东北和华北的土地。
中华民族处在危亡的严重关头,蒋介石却仍然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一致结外。
全国人民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
1936年春,国民党政府的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合抗日。
蒋介石不但不接受他们的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政要围攻红军。
12月4日,蒋介石带领南京政府的大批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
12月9日那天,西安1万多名学生游行请愿,
向蒋介石驻地临潼前进,要求联合抗日。
蒋介石布置军队架设机枪拦阻还命令张学良、杨虎城用武力镇压。
形势十分严重。
张学良赶去劝阻,学生们悲愤地高呼:“我们愿意为救国而死,我们前进吧!”张学良深受感动,表示要用实际行动答复他们的抗日要求。
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行动,派东北军冲进临潼华清池的蒋介石驻地,解除了蒋介石卫队的武装。
蒋介石从睡梦中惊醒,听到枪声,连衣服也没有穿,就慌忙跳过后墙,躲到了骊山的一块岩石旁。
东北军战士冲进蒋介石的卧室,不见蒋介石,只见他的衣帽等都还在,一摸被窝,还是暧暧的,便立即搜山。
天亮以后,战士们在山上逮捕了蒋介石。
同时二七路军将士也解除了西安城里反动军队的武装,控制了飞机场、火车站、电台等要害部门,跟随蒋介石来西安的国民党军政要员,被全部扣留了,当天,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这就是“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党中央和毛主席派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等到达西安,与各方面进行协商,周恩来提出:只要蒋介石答应抗日,就释放他,以争取一切力量抵
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全国人民的压力,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条件。
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
这样,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及其团结抗日的斗争,实现了从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伟大转变。
纪念西安事变演讲稿
历史不是1页书签,历史不是已经成为化石的过去,历史不是时间长河中1段孤立的截取场景;历史是祖先的脚印,历史是1艘摆渡华夏民族的巨船,历史是1个民族曾经的精神符号的记忆,历史是1段段螺旋上升帮助我们民族抵达1个又1个高度的楼梯……
西安事变虽然已经过去70年了,但至今仍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崇高爱国义举,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国家遭受外来侵略、民族濒临危亡面前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凝聚力,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族和睦,综
合国力日益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地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征程上。
伟大而欣欣向荣的时代,更加需要伟大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只有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才能实现新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
我们纪念西安事变,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精神。
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充分说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克服困难、团结奋进的力量源泉,是凝聚中华民族、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
越是在困难时刻,越是在危急关头,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越发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坚韧不拔地为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奋斗。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我们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振奋民族精神,把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