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单则材料型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单则材料型
例3: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 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 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 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 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 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审题分析: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 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 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 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 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 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 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过程分析 材料中的人、事、物: ①老人②年轻人③胡杨树
• 从涉及到的人、事、物得出的立意: • ①老人:在子女的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 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长远的眼光。 • ②年轻人:一味关心爱护有可能会贻误被 关爱者的一生。 • ③胡杨树:逆境成才、顺境可能会使生命 变得脆弱、要夯实基础。
有的材料提到的不只一个人 或一件事,而往往牵涉到不少的 人和事。那我们应该通过些什么 方法去审题呢?
审题分析:
这则材料是借助对农夫这个艺术形象的揶揄来达 到教育人的目的的,是贬性材料。它告诉人们这 样一个道理:贪婪要不得。这是材料的基本点, 利用它,论题又可以如此确立:小议贪婪的危害 性。 此外,从农夫不听别人劝阻的角度,又可提取出 “不听正确意见”这个意义点。据此,论题又可 以这样确立:不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必将一事无 成。 但万万不能大谈特谈农夫如何善于“替他人着想” 的可贵品质。如那样,不仅背离了材料的情感性 质,也违背了出题者命题的意图。
三、抓关键 (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关 键句,比如议论句等)
例4: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 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获甚微。天使可怜农夫 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往前跑一 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 于是农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 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 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活,又拼命地往前跑„„有 人告诉他,你到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就 完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 地。最后,他终因心衰力竭,倒地而亡。生命没 有了,土地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欲望使他失 去了一切。
二、分主次 (分清对象的主次)
郑重提醒:主要人物、事件常是立意 的最佳角度。
例2: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 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 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 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 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 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 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 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 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 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从螃蟹的 角度思考: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 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立意: 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从青蛙的 角度思考: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只是从自身 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 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 立意: 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之 单则材料型
• 面对一则材料,我们首先应 该抓住什么来审题立意?
一、抓对象 (抓材料涉及的对象)
例1: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树。 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 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 即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 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 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风停后, 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 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 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年轻人 很诧异,问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 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载活以 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 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 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从螃蟹的角度思考:要结合自己的实际。 从青蛙的角度思考: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 全面理解: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五、查原因 (分析事件的结果和可能 的原因;辨析人、事、物 等诸方面的关系等)
小结:
(一)抓对象(抓材料涉及的对象) (二)分主次(分清对象的主次) (三)抓关键(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关
审题分析:这则材料出现了老鹰、乌鸦、山羊、 牧羊人和牧羊人孩子等5个“人物”,但贯穿材料 始终的只有乌鸦,它是材料的“主人公”,是立 意的最佳角度。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从正面立 意:①找准自己的位置;②要量力而行;③盲目 模仿必然导致失败;④人贵有自知之明;⑤切不 可忘乎所以;⑥一切应从实际出发;⑦选择适合 自己的方式。也可以从正反对比的角度立意: ① 可贵的勇气与科学的态度; ②精神可嘉,做法不 可取; ③愚蠢与可爱; ④梦想和现实。这种立意, 既肯定了乌鸦勇于尝试的精神,同时也批评了它 违反客观规律,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态度,只有 既要发扬可贵的勇气,又要讲究科学的态度,才
从情感褒贬的角度看,命题人给的材料 有的是褒性的,有的是贬性的,有的是中性 的,有的是褒贬共存的。但不管是哪类材料, 命题者在出示材料时,总会用明确的语句或 褒贬的词语将其喜怒哀乐之情蕴藏其中。审 题时,若能分清这一点,也能做到恰切立意。
四、辨是非 (揣摩材料的情感倾向, 辨析事件的是非曲直)
例5: 螃蟹的责备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 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 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 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 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 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 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 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 当然到不了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