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相关文件和记录
BF/QJ –053 《不合格品评审报告》
BF/QJ –054 《不合格品处理方案通知单》批准审核编制 Nhomakorabea日期
日期
日期
“评审”须写明以下处理意见:
a.返工,以达到规定要求;
b.报废。
(注:返工后的产品应重新进行检验,并进行标识和记录)
管理者代表向总经理汇报评审会议的决定。
总经理批准隔离处理的决定,并向生产部、工程部等有关职能部门下发命令。
相关职能部门根据《不合格品评审报告》并根据其职责,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质检员负责监督、验证“不合格品”处理的全过程。
管理者代表负责主持召开“不合格品评审会议”。
厂务经理审核并批准《不合格品评审报告》。
生产部负责执行《不合格品评审报告》中决定的处理方法,工程部质检员负责监督、跟踪不合格品处理的全过程。
4.定义:无
5.工作程序
工程部对原材料及产品进行检测,并依据检验结果开具检验报告。
当不合格原材料出现时,必须将这些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隔离,并在其放置区域标识“不合格”。同时由工程部通知采购业务部尽快联系退货。退货记录于《供方质量跟踪表》上。
当不合格成品出现时,由质检员在相应的产品上挂上“不合格”标识,同时上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负责召开由采购业务部、工程部和生产部等负责人参加的“不合格品评审会议”,讨论不合格成品的处理方式并由工程部填写《不合格品评审报告》。
“评审”需列出原因分析,对不合格产成品要检查生产过程中有关环节,记录不合格原因。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目的:
建立并保持不合格品控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防止不合格品及验收不合格工程的非预期使用,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记录、评审和处置,并通知有关职能部门,从而评审和控制不合格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原材料及产成品中不合格品的控制。
3.职责:
工程部负责检验原材料及、成品是否合格,并规定其标识方法和记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