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

分析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

分析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的现代木工程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大面积广泛的使用混凝土材料已经成为土木工程建筑未来发
展的趋势,混凝土的施工在土木工程建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要提高土木
工程建筑的质量,就要从混凝土的质量做起。

只有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才
能使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 混凝土的概念
混凝土就是把砂子、石头、水资源和水泥通过一定的比例研究调制而成的一
种在建筑施工和土木工程过程中大面积使用的材料。

混凝土特点很多,商品混凝
土的特点是易成型、连续作业以及较大的输送能力,有着其它建筑材料所无法比
拟的许多优势。

运输混凝土的速度很快,节省了混凝土的运输时间,把工程的工
期有效快速地提高了。

目前,各种中小层、超高层以及高层建筑中都广泛的把混
凝土应用到了其中。

商品混凝土的推广,土木工程建筑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为
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所规定的要求,对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进行施工作业,还要进行有必要的质量控制,对其进行
高度的重视。

因混凝土的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各种事故,以及某些没有严格符合国
家相关规定以及施工方的质量要求的混凝土,是绝对不能投入到土木工程的建设
当中去的。

2 土木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前,首先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通常在进行大体积混凝
土施工前,需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增加、质量、配合比以及现场施工所需的其他
工作进行准备,这是因为大体积混凝土在开始浇筑时必须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若施工中因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而出现中断的现象,就会极大的影响到混凝土的浇
筑质量。

2.1 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骨料、水等基本材料,还有一些调节混凝土性
能质量的粉煤灰以及外加剂等其他原材料。

在选择这些材料时,需要严格把关材
料质量,确保所有的原材料质量都能够符合技术要求。

例如,水泥的强度等级必
须要符合要求,骨料的含泥量与含水量都必须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水中不
得含有侵蚀性物质。

而对于外加剂,增加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需求,选择最合理
的外加剂,以满足混凝土的性能需求。

一般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会加人适量
的粉煤灰用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

而外加剂则主要是添加膨胀剂,以尽可能的
降低混凝土的收缩补偿作用,减少或避免裂缝现象的发生。

2.2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定
混凝土的配合比的确定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其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工程的施
工质量。

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定中,需要充分结合实际的施工状况、气候环境以
及原材料的相关参数等,根据试验室的试验结果合理确定配合比。

其中尤其需要
注意到水的比例设定。

因为若水含量过高,则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而水含量过少,又会使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出现堵塞现象,这点是需要设计人员格外注意的
问题。

2.3 施工现场的其他准备工作
除了混凝土的配制以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还需要将施工的基础处理做好,
相关的隐蔽工程要进行验收处理,模板支撑体系也要确保牢固可靠,不留缝隙。

另外,还需要做好测温管的安置,在冬季施工时还需要准备养护所需的保温材料。

最后,经基础施工等技术交底工作经隐蔽验收及技术交底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大
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3 混凝土施工技术
3.1 混凝土的材质控制技术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

比如最基本
的原料水,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及海水均不能使用。

另外,水泥强度的掌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品质产生直接影响。

混泥土施工水
泥是必不能少的应用材料,主要有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三种。

混凝土
水泥一般使用通用水泥(通用水泥一般指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硅
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硅酸盐水泥)。

所以一
定要掌握水泥的性能及应用方法,然后再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

另外,在水泥施工时应注意保持水泥储藏地的干燥,防止水泥受潮变质;施工工
地上的水泥应遵照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及出厂批号进行标示,以便分类储
存和应用。

3.2 水泥水热化降低技术
首先混凝土本身的热量就是水泥的水热化产生的,因此,在土木工程及建筑
施工选购原材料时就要选择水热化比较低的的矿渣硅酸盐水泥。

之后必将进行科
学合理的利用混凝土后期的强度,以此来降低水泥的用量。

然后是要利用施工现
场的条件,来选择使用比较优良的骨料,科学的采用和添加粉煤灰和减水剂,这
样的情况下就可以改善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水泥的用量降低,最终来达到降低水热化的目的。

其次是可以通过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的办法
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也就是说通过可以通过循环冷却水的办法就可以降低混凝
土的水热化的温度的。

最后想要降低混凝土的水热化温度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通
过掺加一些块石。

3.3 混泥土的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时,浇筑顺序首先应自然流淌、水平分层,再斜向分段、
持续推移,最后一次到顶。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随意向已搅拌好的混凝土
进行加水,任意加水会导致水灰比过大,和易性变差及沁水离析,造成混凝土强
度降低。

而混凝土分层的厚度需要把握准确,在进行上一层的混凝土浇筑时,需
要确认之前一层是否已被覆盖,因此把握好两层浇筑的时间间隔,才能控制在下
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从而防止因间隔的时间过长而产生裂缝。

同时,在浇筑时应考虑到天气的因素,尽量避免在天气变化频繁、剧烈时施工。

3.4 混泥土的振捣技术
混凝土振捣时,应对混凝土的坡脚、坡中部、坡顶三处进行三道振捣。

这三
道位置需符合要求,再经过合理的配合,才可使振捣覆盖全部坡面,从而使混凝
土振捣密实在使用振捣棒时,需控制好振捣时间与振捣棒插入的深度,其深度最
好在下层的混凝土 50 毫米以上,移动间距在 40 厘米左右,振捣棒需快速插入、
缓慢拔出。

在混凝土密实后,需采用刮杠将混凝土的表面刮平,而混凝土终凝前
需用木板抹平,其次数应多于两次。

3.5 技术规范不标准
混凝土在实验室进行配比的过程中虽然技术规范都达到了规定标准程度,但
是由于在施工的过程中与实验室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配
合与分析,使得其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混凝土施工强度要求模式。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大土木工程的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尤其注意做好混凝土的
温度控制工作,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我国的土木工程有着很多的种类,也
是非常复杂的,它会朝着更先进的方向发展,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的建设核心,
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应当不断地加强对混
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从而建设出质量更安全的工程。

参考文献:
[1]刘琛,刘启兵.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力分析及养护[J].科
学之友,2011 年 06 期.
[2]张功,李留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华章,2012 年22 期.
[3]金俊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研究[J],建筑,2011 年 23 期.
[4]李广强.混凝土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2(05)
[5]赵明章.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视界.2014(03)
[6]王佳.关于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4(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