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德县人民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2016.8.30) 定稿

贵德县人民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2016.8.30) 定稿

贵德县人民医院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院长谢峰(2016年8月30日)尊敬的各位领导:根据会议安排,现就贵德县人民医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院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医改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任务,强化责任,以优化就医环境、提升就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为抓手,积极创新模式,全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医院基本情况贵德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0年,是一所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习医院。

担负着全县12余万人口的疾病救治、急诊急救等任务。

医院核定人员编制188人,实际在岗职工264人(编内职工173人,临聘人员91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43人,占全院职工92.1%;医院核定床位编制数床位160张,实际开放床位220张。

设有职能科室5个、临床及医技科室19个。

二、医改工作进展情况(一)全面深化管理体制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一是及时成立了医院医改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科室主任、护士长等中层领导干部,由院办公室兼任医改领导小组职责,为公立医院改革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医院领导班子深入临床科室一线调研,结合医院实际。

制定并印发了《贵德县人民医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夯实了各方责任。

三是建立和完善了贵德县人民医院考核、评价、奖惩体系,制定了《贵德县人民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贵德县人民医院请销假制度》、《贵德县人民医院综合管理奖惩办法》、《分级诊疗制度》等46项制度办法,加强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医疗服务的极大提升。

四是狠抓医德医风建设,把医德考评作为绩效考核、评优、晋职的评选条件,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有力地促进了医疗服务的极大提升。

五是医院严格执行院长负责制,建立起了院长任期目标管理制度和工作问责制,完善院长激励和约束机制。

落实院务公开,加强民主决策,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强化内部人事制度改革。

2012年县卫生局、县人社局、县编办按照县级医院岗位设置标准对我院核定了人员总量,我院按照“公开、公平、民主、择优”的原则,因需设岗、按岗定编,通过青海省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平台,招聘专业技术人员32人。

并将48名长期临时卫生技术人员聘用为同工同酬医务工作者,使人员编制从改革前的130名增加到现在的188名,解决了长期以来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问题,稳定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医院有效建立了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以岗位职责和绩效为基础的考核、激励机制。

采取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加大向临床一线、医技等科室,技术含量高、医疗分险大、工作量大的工作岗位以及医技卫生人员的倾斜力度。

科室病区实行二次分配,以“患者满意度”为核心进一步细化考核制度,目前临床一线医护人员月绩效工资最高达到2150元,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患者“大病不出县”就医需求我院于2011年年底建成的住院医技综合楼已投入使用;先后引进了双排螺旋CT、制氧机、518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呼吸机、酶免分析仪、GE彩色心脏超声仪、高压氧舱、DR等医疗设备,新开设了急诊科、中心血库、理疗科等相关科室,夯实了医疗医务服务基础,进一步改善了就医环境,服务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医疗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群众就医更便利、更高效。

201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对贵德县人民医院实施整体搬迁建设项目,该工程占地面积88.6亩,总建筑面积30483.75平方米,新建门诊综合楼、外科住院楼、内科住院楼和120急救中心。

项目总投资15067.24万元,设计床位达350 张,停车位300个。

目前该工程已顺利完成主体封顶,现正在实施室内装饰。

今年还将陆续开工建设地下停车场、食堂、院内道路硬化和亮化工程、围墙、庭院绿化及其它配套设施。

新医院建成后,将成为贵德乃至青南地区最大的县级综合医院之一。

为保障我县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严格执行药品销售制度,破除以药补医模式按照省卫计委的统一部署,我院于2011年6月份,正式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青海省新增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并进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

截止2016年4月份,院内国家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率达85%,提前实现了医改中基药使用率目标;2011年9月份,我院又严格遵循省州县文件要求,取消所有药品加成,将全部药品和一次性耗材实行零差价销售,截止2016年7月底累计让利于群众1478万元,上级补助233万元,切实减轻了患者看病负担。

(四)优化医院服务流程推行“无假日医院”,在候诊区增添便民设施,提供就医咨询、配备导诊等服务,实行“门诊划价、收费一站式和先就诊、后挂号,先住院、后结算”服务以及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时报销住院费用等十项制度。

自2012年9月份开始实行“先住院后结算”制度以来,我院共收住病人23027人次,其中达到享受标准的10608人次,占45.2%,欠款0人次。

这些优质服务措施的实施,确实得到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普遍好评,患者满意度从医改前的87%,提高到目前为97%,得到了上级政府的肯定和患者群众的一致认可。

(五)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我院于2011年率先在外科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之后,医院将此项工作全面铺开,实现优质护理全覆盖。

遵循“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改善住院服务设施、加强护理三基三严培训、延伸护理服务内涵。

为了方便患者,各病区病房设立便民服务盆(内有针、线、纸、笔、水杯、指甲刀等物品),急诊科和内科每天为住院病人送洗脚水,外科和产科免费为术后第一次进食和产后第一天的患者送免费送粥、送红糖水,各病区还为长期卧床的患者洗头、梳头、修剪指甲、温水擦洗、喂饭、协助大小便等。

截止2016年7月,累计免费送粥8542次、送红糖水3012次。

通过以上举措,使我院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逐年提高。

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进医院活动”,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精神,精心组织志愿者为患者提供包括导医、导诊、预约诊疗、排队、咨询、解释、护送、取药、陪同检查、取送检查检验报告单、费用查询、健康教育等服务。

(六)加速人才培养加强急救服务能力建设,建立急救人员培训制度,开展急救演练和竞赛,不断提高急救人员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

医院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注重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和开展,不断增加经费投入,提高医院综合治疗水平。

充分利用与解放军210医院、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和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的对口支援契机,每年派出5-10名医务人员进修学习。

同时开展支援单位派来的专家学者来我院进行医疗技术培训工作。

(七)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医院严格执行《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十六禁”》规定,规范医务人员的依法执业与廉洁行医。

认真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行动,严格处方审查,加强合理用药监测,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2015年我院药占比为44.8%,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医院还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严格执行新调整后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及时将检验费,诊查费、护理费、床位费、手术费、治疗费等进行相应调整,真正做到让利于民。

(八)加强远程医疗工作我院通过公开招标,购置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将医学检验、电子病历、用药监测、抗菌素分级以及医院各部门的管理有效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了医院现行工作的运转效率。

特别是依托远程会诊系统,建立了以北大人民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为核心,并延伸至我县辖区内乡、村医疗机构的六级医疗卫生服务联合体系。

截止2016年8月份,通过远程会诊系统网上接受北大人民医院、省医院授课培训71次,共有1685人次接受了培训,网上会诊22次,网上预约挂号12次。

(九)完善双向转诊工作医院成立分机诊疗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出台了《贵德县人民医院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办法》,进一步简化手续、规范转诊流程。

实施门诊、住院首诊负责制。

根据当地疾病谱及医院诊疗水平,进行病种分析,合理制定诊疗目录,确定了急性阑尾炎等12种疾病临床路径管理,完善鼓励提供和使用中藏医药服务,积极开展成本相对较低、疗效相对较好的中藏医药诊疗服务,确保医疗资源发挥到最大化。

医院通过印发分级诊疗双语宣传册、横幅、电子显示屏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分级诊疗制度,相关职能科室人员深入临床一线,讲解分级诊疗的政策和意义,化解患者群众对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的疑惑。

自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以来,我院住院人次同比上升8.3%。

向上一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转诊人次同比下降9.5%,转院率控制在18%左右,向基层卫生院转诊187人次进行恢复性诊疗和康复。

初步形成了双向转诊、分级医疗的就医格局。

(十)建立科学的控费机制结合基本医疗保障能力、医药服务成本变化、医疗技术发展等情况,合理确定门急诊和住院部次均医药费用管理目标,并纳入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绩效考核范围。

在开展医保付费总额控制的同时,加快推进按病种为主的付费方式改革,积极探索按人头付费模式。

加大与省内二级以上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和临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推行力度,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

完善医院用药管理、处方审核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开展合理使用抗生素、心血管药物专项行动,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制定对基本医保目录外药品和诊疗费用和诊疗费用比率、药占比等考核指标,控制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外的医药服务。

缩短平均住院日、严格控制次均费用。

门急诊次均费用上涨幅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93.08元、2013年98.37元、2014年111.3元、2015年113.6元);住院次均费用上涨幅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2年3371元、2013年4066元、2014年4334.3元、2015年4635.3元);平均住院日为7.27天。

各项指标比往年同期逐步下降,切实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贵。

(十一)深化城乡对口支援按照“专业相关、形式多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从实际工作出发,注重实效。

建立了以县医院为核心,联合本地区其它乡镇卫生院共同组成医联体。

并成立医联体工作小组,制订出台《贵德县人民医院区域医疗联合体工作实施方案》,以技术、服务为纽带,以服务协议为行为准则,积极发挥县医院管理能力和业务技术能力优势,规范管理,做好传帮带,为基层卫生院带出了一大批业务骨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