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豆物候期观测试验

大豆物候期观测试验


生殖生长并进时间较长, 导致花期也延后。7 月份 2. 2 物候期调查分析
表 2 大豆叶片数物候调查项目
出苗 年份 日期 播种至出
月 日 苗天数
2006 5 23
15
2007 5 25
17
2008 5 30
17
3叶 1 心( 复叶) 日期 出苗至3叶 积温
月 日 1 心天数
6 20
27 497. 5
2007 年活动积温为 2910. 9 , 无霜期 136d。4 ~ 5 月降水正常, 土壤墒情好, 大豆出苗整齐一致。 6~ 8 月降水量 157. 0mm, 比历年同期平均少112. 0 mm; 气温持续偏高, 平均气温 22. 3 , 比历年同期 平均高 1. 8 。夏季高温、少雨, 出现历史上少有的 旱情, 其中 6 月 7 日至 8 月 8 日降水只有 24. 1m m, 而且大部分为无效降雨, 旱情非常严重。7 月 17 日 进行喷灌一次, 6 月上旬的高温、少雨, 物候期延后, 尤其对无限结荚习性的品种影响较大。营养生长与
生长一片复叶。进入 5 叶 1 心至 7 叶 1 心需要经历 5~ 11d, 2007 年 6 月 7 日至 8 月 8 日高温干旱, 但 对 5 叶 1 心至 7 叶 1 心的生长影响不大, 此间光照 充足, 温度较高, 适宜生长; 2008 年 6 月下旬至 7 月 初, 光照不足, 使大豆光合产物少, 吸收的热量不足, 使叶片生长过缓, 平均 3. 5d 长一片复叶, 正常 2d 长 一片复叶。7 叶 1 心至 12 叶 1 心需 13~ 26d, 进入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需要的温度、光照、 水分、热能都要充足, 2007 年和 2008 年 7 月下旬这 个阶段高温干旱导致 7 叶 1 心至 12 叶 1 心长达 24 ~ 26d, 温度过高, 水分过少, 使作物处于营养饥渴状 态, 导致物候期延后。这个阶段是脱离母体供给的 养分, 是靠自身的生长, 开始了依靠根吸收土壤养分
降水为零, 历年为 108. 3mm。 8 月 9~ 14 日 降水 117. 2m m, 使旱情得到了解决, 但此时 又出现连阴 雨, 导致大豆有根腐病发生, 造成大豆减产。
2008 年的活 动积 温 2995. 6 , 无霜 期 135d。 前期低温多雨。光照不足, 土壤湿度大, 出苗慢, 生 长缓慢, 6 月份气温高, 上、中旬有小幅度的降雨, 下 旬光照充足。使大豆长势较好, 7 月份高温多雨, 使 大豆出现徒长, 植株过于繁茂, 通风透光不好, 有不 同程度的霜霉病发生, 并且还有底花落花现象, 8 月 出现干旱, 大豆病害发生很少, 直到 9 月中旬才有降 雨, 8 月中旬至 9 月中旬正是大豆鼓粒期, 需水最多 的时期, 干旱会造成部分顶花脱落, 因此在 8 月 15 日进行一次喷灌, 缓解了一部分旱情, 以降低干旱对 大豆产量的影响。
0 121. 4 28. 0
日照时数 h 272. 8 206. 1 281. 2 329. 5 254. 4 171. 4
平均气温 9. 4 12. 7 21. 7 23. 5 21. 2 15. 0
2008 年
降雨量 mm 日照时数 h
24. 1
210. 1
114. 6
215. 7
36. 6
294. 4
现代化农业 2010 年第 5 期( 总第 370 期)
9
大豆物候期观测试验
周兆芳1 , 王友林1 , 王海民2
( 1.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二九一分公司, 黑龙江 集贤 155923; 2. 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
摘要: 采用固定区域, 观察大豆长势与气候变化的 规律, 了解温 度、光照、降水对 大豆生 长发育 及产量 的影响, 以解决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尽量避免和减少气候 灾害给作物生产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 020)
10
现 代化农业 2010 年第 5 期( 总第 370 期)
2006~ 2008 年的气象资料见表 1, 其中气温为 日平均值, 其它为累计值。
表 1 2006~ 2008 年气象观测结果

份 平均气 温
4
3. 7
5
15. 9
6
18. 2
7
23. 0
8
22. 4
9
14. 9
2006 年 降雨量 mm
276. 4
689. 0 24. 5 9. 84
4
2. 58
253. 0
644. 2 16. 4 8. 46

5
2. 25
285. 0
637. 4 15. 2 8. 35
6
2. 56
216. 6
553. 3
7. 32
试验结果表明( 见表 2) , 药剂各处理对甜瓜均 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以阿米西达与低聚糖素间隔使
关键词: 大豆; 物候期; 观测分析; 产量
2006~ 2008 年连续 3 年对大豆物候期 进行观 测, 以此分析此地区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阶段内 不断波动的温度、光照、降水对大豆生长发育、主要 生育时期、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光照不足造成温 度偏低时, 会使大豆生育期延后 10d 左右; 降水偏少 时, 会使大豆生育期延后 2~ 3d; 影响大豆生长发育 的顺序是光照、温度、降水。
用增产最佳, 达 24. 5% ; 药剂各处理对甜瓜 含糖量 均有明显提高, 以阿米西达与低聚糖素间隔使用含 糖量提高幅度最大, 达 34. 4% 。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阿米西达不同处理对甜瓜白粉 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通过对甜瓜不同生育期病
情指数、防效以及甜瓜产量与品质的调查, 以阿米西 达和低聚糖素间隔使用效果最佳。因此, 在甜瓜栽 培过程中, 为了达到防病、增产、改善品质的目的, 建 议采用阿米西达和低聚糖素间隔使用这一处理。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 1 气象条件分析
2. 2 不同处理对甜瓜产量的影响
表 2 不同处理对甜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处理 每株瓜数 单瓜重量 单株产量 增产 含糖量

g
g
%

1
2. 58
250. 9
630. 0 13. 9 9. 59
2
2. 50
268. 2
673. 3 21. 7 9. 19
3
2. 50
现代化农业 2010 年第 5 期( 总第 370 期)
11
表 3 大豆花期物候观测调查结果
年份 日期 月日
出苗至初 花天数
初花 积温
株高 节间 叶片
cm


日期 月日
初花至 终 花天数
终花 积温
株高 节间 叶片
cm


20 06 20 07
6 30 72
37
704. 1 20. 4 5. 0 7. 7
121. 8
232. 7
22. 7
253. 4
42. 0
225. 3
2006 年活动 积温 2891. 5 , 无霜 期 121d。前 期降雨较多, 出苗整齐。由于 5 月中下旬至 6 月上 旬严重干旱, 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 5 月 30 日进行 喷灌一次。在 6、7 月中旬和 8 月下旬雨水充足, 后 期温度较高, 大豆植株长势好, 产量较高。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在二九一分公司科技开发中 心试验 站。土壤类型草甸黑土, 土壤质地黏重, 有机质含量 3. 52% , pH 值 7. 5, 速 效氮 159. 2mg/ kg , 速 效 磷 24. 6mg/ kg , 速效钾 224. 0mg / kg, 2006~ 2008 年前 茬均为玉米, 春起垄。供试大豆品种为绥农 14 号, 公顷保苗 27 万株。公顷施 尿素 40kg + 磷酸二 铵
试验采用大区条田对比, 不设重复, 每处理 10 行, 行长 25m, 行距 0. 65m。
调查大豆生育时期: 播种期、出苗期、3 叶 1 心 期、5 叶 1 心期、7 叶 1 心期、12 叶 1 心期、初花期、 末花期、成熟期。收获前每处理取有代表性的 3 点, 每点 1. 3m 2, 实查收获株数。在取点部位拔取 20 株 有代表性的样品, 室内考种; 同时每处理实取 3 点, 每点实收 5. 2m 2 测产, 折成公顷产量。
87
40
777. 9 28. 3 6. 4 8. 6
88
38
878. 5 75. 9 16. 1 18. 1
37
877. 2 52. 0 14. 0 16. 0
2008 7 4
36
756. 3 52. 0 7. 1 8. 5
82
29
679. 9 90. 0 15. 0 17. 0
和茎叶光合作用保证植株生长发育的时期。
花芽分化, 花芽分化的早晚, 受光、温因素的影响, 大 豆是短日照植物, 日照时数对花的发育影响大, 日照 长短不适宜会明显提早或延后开花。2007、2008 两
期之前为营养生长, 从出苗至 3 叶 1 心期, 所需的积 温为 242. 2~ 497. 5 , 天数在 14~ 27d, 大豆为短日 照作物, 即在比较长的黑暗条件下才能通过光照阶
[ 4] 靳 学慧, 马汇泉. 农业植物病理学[ M ] . 赤峰: 内蒙古 科 学 技术出版社, 1999.
[ 5] 杨 金妹. 果树贮藏 加工 实验指 导[ M ] . 北京: 中 国农 业 出 版社, 1999: 12 15.
[ 6] 方 中达. 植病研究 法( 第三 版) [ M ] . 北京: 中国 农业 出 版 社, 1998.
35. 0 20. 5 136. 3 87. 9 94. 2 33. 4
日照时数 h 173. 2 281. 1 169. 7 252. 8 249. 9 213.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