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建工程四电接口施工验收标准(终)

土建工程四电接口施工验收标准(终)

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四电接口施工验收细则二○○九年七月目录1车站及路基段接口预留要求21.1接触网基础预留要求21.1.1H型钢柱基础21.1.2钢管支柱基础31.1.3无拉线下锚支柱基础31.1.4下锚拉线基础41.1.5支柱基础与拉线基础施工误差要求51.1.6钢管硬横跨基础51.1.7硬横跨基础施工误差要求61.2电缆槽预留要求71.3电缆过轨要求72桥梁接口预留要求92.1接触网基础预留要求92.1.1H型钢柱基础92.1.2下锚拉线基础102.1.3基础施工误差要求112.1.4硬横跨基础112.1.5硬横跨基础施工误差要求122.2电缆槽预留要求132.3电缆上桥预留要求132.3.1电牵电缆上桥132.3.2通信基站电缆上桥142.3.3信号中继站电缆上桥152.3.4电缆上桥槽道预埋要求152.3.5锯齿槽预留要求152.3.6高架站电缆过轨及桥下槽道预留:153隧道接口预留要求163.1预埋槽道说明163.2预埋槽道要求203.3电缆槽预留要求224四电对综合接地预留要求224.1综合接地系统施工验收注意事项224.2桥梁区段综合接地预留要求234.3隧道区段综合接地预留要求254.4路基区段综合接地预留要求274.5站场综合接地预留要求304.5.1路基段站场综合接地预留要求304.5.2高架站站场综合接地预留要求314.6接地电阻的测试314.7接地效果达不到要求时的补救措施341车站及路基段接口预留要求1.1接触网基础预留要求1.1.1H型钢柱基础H型钢柱基础型号、位置符合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有砟区段基础中心至线路中心3250mm,无砟区段基础中心至线路中心3150mm(站场除外)。

如下图所示:H型钢支柱基础应预留6根M39锚栓,材质为Q345(16Mn)或35号优质碳素钢。

每根锚栓配3个螺母、2个垫圈,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与锚栓配套。

锚栓采用其他材质时,其机械性能不应低于Q345钢,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等级应与之配套。

锚栓、螺母、垫圈及预埋钢板均应做防腐处理。

当采用热浸镀锌防腐时,基础面以下150mm范围内的锚栓及其外露部分、螺母、垫圈、预埋钢板均应进行防腐,锚栓、螺母及垫圈的锌层附着量不低于350g/m2,即任何局部锌层厚度不低于50μm;预埋钢板的锌层附着量不低于610g/m2,即任何局部锌层厚度不低于86μm。

当采用其它防腐技术时,其防腐性能不应低于上述热浸镀锌的防腐性能。

1.1.2钢管支柱基础一般在枢纽车站采用钢管支柱基础,如下图:每个钢管柱基础应预留6根M39锚栓,材质为Q345(16Mn)或35号优质碳素钢。

每根锚栓配3个螺母、2个垫圈,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与锚栓配套。

锚栓采用其他材质时,其机械性能不应低于Q345钢,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等级应与之配套。

锚栓、螺母、垫圈及预埋钢板的防腐要求同H型钢柱基础。

1.1.3无拉线下锚支柱基础一般在枢纽车站采用无拉线下锚支柱基础,如下图:每个无拉线下锚支柱基础应预留12根M42锚栓,材质为Q345(16Mn)或35号优质碳素钢。

每根锚栓配3个螺母、2个垫圈,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与锚栓配套。

锚栓采用其他材质时,其机械性能不应低于Q345钢,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等级应与之配套。

锚栓、螺母、垫圈及预埋钢板的防腐要求同H型钢柱基础。

1.1.4下锚拉线基础每个拉线基础应预留4根M24锚栓,材质为Q345(16Mn)或35号优质碳素钢。

每根锚栓配2个螺母、1个垫圈,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与锚栓配套。

锚栓采用其他材质时,其机械性能不应低于Q345钢,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等级应与之配套。

锚栓、螺母、垫圈及预埋钢板的防腐要求同H型钢柱基础。

1.1.5支柱基础与拉线基础施工误差要求序项目误差要号求1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50mm/-0mm2螺栓组中心顺线路方向偏移±50mm3基础预埋件应牢固可靠,螺栓外露长度及螺纹长度+10mm/-0mm4螺栓相邻间距±1mm5螺栓对角线间距±1.5mm6预埋钢板应与基础面齐平或略高+5mm/-0 mm7预埋钢板中部预留孔中混凝土略高于预埋钢板顶面+5mm/-0 mm8预埋钢板应水平,高低偏差<5mm 9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个螺栓的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1mm1 0靠近线路侧螺栓连线的法线应垂直线路中心线,一组螺栓的整体扭转±1.5°1 1基础面至轨面距离(以内轨为标准);基础面高出路基面距离;基础平台尺寸;预埋钢板尺寸±5mm1 2基础断面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20mm/-0mm1.1.6钢管硬横跨基础每个钢管硬横跨基础应预留8根M42锚栓,材质为Q345(16Mn)或35号优质碳素钢。

每根锚栓配3个螺母、2个垫圈,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与锚栓配套。

锚栓采用其他材质时,其机械性能不应低于Q345钢,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等级应与之配套。

锚栓、螺母、垫圈及预埋钢板的防腐要求同H型钢柱基础。

1.1.7硬横跨基础施工误差要求序号项目误差要求1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50mm/-0mm2螺栓组中心顺线路方向偏移±25mm3基础预埋件应牢固可靠,螺栓外露长度及螺纹长度+10mm/-0mm4螺栓相邻间距±1mm5螺栓对角线间距±1.5mm6预埋钢板应与基础面齐平或略高+5mm/-0 mm7预埋钢板中部预留孔中混凝土略高于预埋钢板顶面+5mm/-0 mm8预埋钢板应水平,高低偏差<5mm1.2电缆槽预留要求(1)通信、信号及电力电缆槽严格满足净宽350mm*净深300mm,弯曲角度不小于120°。

(2)路基段与桥梁、隧道连接处的电缆槽应贯通,在连接点处应设置手孔,手孔内部空间尺寸不小于800mm宽(垂直线路方向)*700mm高*800mm长(顺线路方向),以保证贯通地线、电缆等平顺连接。

(3)车站在信号机械室一侧设置从主干道电缆槽(靠近信号机械室)到信号楼电缆井连通的电缆槽或者电缆管涵,电缆槽净宽120cm*净深35cm,电缆槽中间宽60cm处设置隔断,上面分别铺设盖板。

如果采用电缆管涵200cm*200cm,要求人能正常通过,涵洞侧壁上预埋电缆桥架。

电缆槽或者管涵要有排水。

(4)站内牵出线线路设置电缆槽,电缆槽尺寸应满足净宽200mm,净深300mm,电缆槽应与站场的主干道电缆槽连通。

1.3电缆过轨要求(1)电缆上桥及过轨位置符合电化院2008年9月提供电气化牵引变电所、分区所、AT所电缆上桥、过轨平面布置图。

具体做法参见简支箱梁通用图,以及铁三、铁四院相关图纸。

(2)站内电缆过轨设置间距、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过轨钢管为内径100mm 的热镀锌钢管,两端穿入电缆槽或手孔(电缆井),管内无异物,过轨钢管无变形,管口应封堵完好。

(3)区间通信信号基站、直放站、中继站电缆过轨标准:所有通信基站位置、所有隧道外两侧直放站位置、所有中国移动基站位置及所有区间牵引供电、电力供电专业的所、亭位置均设置2根过轨钢管(内径100mm)。

所有区间公路跨铁路路基处,均设置2根过轨钢管(内径100mm)。

路基地段通信基站和信号中继站共址处设置过轨钢管8根(内径100mm);路基地段通信基站和信号线路所共址处设置过轨钢管10根(内径100mm);信号独立中继站处设置过轨钢管8根(内径100mm);信号独立线路所处设置过轨钢管10根(内径100mm)。

对应中继站处,线路两侧路肩均设置手孔,中继站一侧坡脚也设置手孔。

路肩手孔间预埋8根(内径100mm)过轨管,从路肩手孔至坡脚手孔预埋10根(内径100mm)过轨管,要求距电力过轨管净距在600mm以上。

每处过轨管两端均与手孔连接,手孔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过轨管底部距手孔底部10mm以上。

坡脚处手孔应高出地面100mm。

应预留通往中继站的电缆槽孔洞,尺寸为300mm*300mm净空,上部距手孔盖板下表面200mm以上,底部距手孔底部100mm以上。

过轨管与手孔内壁平齐。

过轨管均采用热镀锌钢管,必须抗震、抗压,并打磨光滑,两端应暂时封堵,内预设2根直径4mm的铁丝。

电缆槽及路肩上手孔有排水槽道。

坡脚处手孔的底部设渗水孔。

路肩手孔及过轨预埋示意图如下:站场:坡脚手孔及过轨预埋示意图如下:2桥梁接口预留要求2.1接触网基础预留要求2.1.1H型钢柱基础H型钢柱基础型号、位置符合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正线桥梁段支柱限界不小于3000mm;如下图所示:H型钢支柱基础应预留6或8根M39锚栓,材质为Q345(16Mn)或35号优质碳素钢。

每根锚栓配3个螺母、2个垫圈,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与锚栓配套。

锚栓采用其他材质时,其机械性能不应低于Q345钢,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等级应与之配套。

地脚螺栓、螺母、垫圈及预埋钢板均应做防腐处理。

基础面以下150mm范围内的锚栓及其外露部分均应采用多元合金共渗+达可乐技术+封闭层处理,预埋钢板1(上部钢板)采用多元合金共渗+封闭层处理。

2.1.2下锚拉线基础每个拉线基础应预留4根M24锚栓,材质为Q345(16Mn)或35号优质碳素钢。

每根锚栓配2个螺母、1个垫圈,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与锚栓配套。

锚栓采用其他材质时,其机械性能不应低于Q345钢,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等级应与之配套。

地脚螺栓、螺母、垫圈及预埋钢板均应做防腐处理。

基础面以下150mm范围内的锚栓及其外露部分均应采用多元合金共渗+达可乐技术+封闭层处理,预埋钢板1(上部钢板)采用多元合金共渗+封闭层处理。

2.1.3基础施工误差要求序号项目误差要求1螺栓组中心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50mm/-0mm2螺栓组中心顺线路方向偏移±50mm3基础预埋件应牢固可靠,螺栓外露长度及螺纹长度+10mm/-0mm1序号项目误差要求4螺栓相邻间距±1mm5螺栓对角线间距±1.5mm6预埋钢板应与基础面齐平或略高+5mm/-0 mm7预埋钢板中部预留孔中混凝土略高于预埋钢板顶面+5mm/-0 mm8预埋钢板应水平,高低偏差<5mm 9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个螺栓的中心偏差在顶端偏移<1mm1 0靠近线路侧螺栓连线的法线应垂直线路中心线,一组螺栓的整体扭转±1.5°1 1基础面至轨面距离;基础面高出桥梁面距离;基础平台尺寸;预埋钢板尺寸±5mm1 2基础断面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20mm/-0mm2.1.4硬横跨基础每个钢管硬横跨基础应预留8根M42锚栓,材质为Q345(16Mn)或35号优质碳素钢。

每根锚栓配3个螺母、2个垫圈,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与锚栓配套。

锚栓采用其他材质时,其机械性能不应低于Q345钢,螺母、垫圈的机械性能等级应与之配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