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设施与设备 课程标准

物流设施与设备 课程标准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物流设施与设备
【适用专业】
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专业
一.前言
1.1课程性质
《物流设施与设备》是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和介绍物流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定义、构成、基本原理和使用领域与方法。

《物流设施与设备》作为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的主干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加强此课程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管理能力,进行物流过程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设计思路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精神,开展基于岗位能力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根据岗位任职要求,将工作任务分解为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同时参照职业标准进行课程模块设计,校企合作制定课程考核标准,以此为基础组织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实训条件与教学团队建设,并组织实施,校企合作完成对学生的评价。

本课程根据物流企业岗位任职要求,对基层管理岗位任职要求进行任务分解,在此基础上制订课程考核标准;按照标准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并组织实施与考核。

课程设计理念: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设计课程标准。

根据制造企业和综合物流企业物流设备管理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物流师国家职业标准,开发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标准。

与传统学科型课程不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设计采用倒推法,即从企业上岗标准出发,来构建课程模块,设计教学活动。

融教、学、做于一体,引入顶岗实习、项目教学、案例讨论等多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手段,强化能力培养,同时,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合作精神等职业素养得到培养。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依据物流活动的基本环节中各自不同的作业流程,介绍各流程作业
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流设施与设备,重点介绍各种设施与设备的基本功能、结构特点、操作方法和管理手段等。

通过对这些设施和设备的功能、技术参数、结构特点及应用范围的介绍,使学生对物流装备的合理选择、正确配置、合理使用及规范化管理有较深切的认识,正确了解物流技术装备在现代物流系统的作用,通过切实选好、用好、管好物流设备,充分发挥其效能。

具体目标:
(1)应知目标:掌握物流设备相关的选用原则;掌握各种物流运输设备的主要特点和适用场合;掌握托盘,集装箱等集装化设备的分类,结构和适用场合;掌握物流装卸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连续输送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仓储设施与设备的主要组成及基本知识;掌握物流信息设备的结构和特点;掌握流通加工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应会目标:具有良好的物流管理从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不怕脏不怕累掌握物流设备正确应用、配置原则;掌握物流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安全管理方法;掌握物流设备正确选择和识别;掌握常用运输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安全管理方法;掌握集装化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掌握常用装卸搬运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安全管理方法;掌握自动化立体仓库主要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安全管理方法;掌握条形码,射频设备的操作技术;掌握常用流通加工设备的操作技术;学会运用掌握的常用物流设备的知识来分析物流设备应用中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物流设施与设备》是一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课程,面向市场,主要面向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物流设备选择、使用、管理、维护岗位,制造类企业流设备管理和维护岗位。

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按照知识、技能、实际应用等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

物流设施与设备总的教学学时为54学时。

物流设施与设备总的教学学时为54学时。

每周3学时。

四.实施要求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学环节上,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典刑案例,以专题形式讲述本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通过讲述本课程的思路、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面授讲解、讨论、座谈、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了解和熟悉远程教育规律,研究成人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通过视频资料提供有关设施与设备的材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有关设备的用途、使用要求、技术特点、工作原理、主要操作注意事项与管理重点进行分析与说明。

教学手段上,可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如知识讲授法、案例讨论法、项目驱动法,参观交流等的培养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知识讲授法精心制作《物流设施与设备》多媒体课件,增加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有关实例和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意识。

案例讨论法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从旁加以引导启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开创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驱动法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激励学生动脑、动手,培养综合能力。

参观交流使学生了解物流技术现状,掌握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物流技术的应用。

4.1教案编写
本课程的教案包括课件、视频资料等。

视频资料主要以实物图像讲解方式,介绍物流设备的基本功能、结构、参数及管理要求,强化学生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感性认识,多媒体课件主要介绍各种设施与设备的操作、维护与保养等内容,使学生通过模拟操作掌握各种设施与设备的使用情况与管理重点。

教学环节上,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典刑案例,以专题形式讲述本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通过讲述本课程的思路、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面授讲解、讨论、座谈、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通过视频资料提供有关设施与设备的材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有关设备的用途、使用要求、技术特点、工作原理、主要操作注意事项与管理重点进行分析与说明。

4.2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员对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有所知晓,能达到简单列举程度。

掌握:要求学员对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能够较为详细地说明其所用的原理、操作方法。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理解透彻,并能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4.3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考核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员对课程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检测学员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参考书目:
①魏国辰主编, 《物流机械设备的运用与管理》,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04
②程国全主编, 《现代物流网络与设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业出版社, 2004.08
报刊杂志及网络资源:
①物流技术杂志
②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③中国储运杂志
④中国流通经济杂志
⑤中国物流网
⑥中国物流产品网
⑦物流中国网
⑧物流技术网
⑨浙江物流网
⑩广州物流杂志网站
4.5教材编写与选用
编写关于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教材两本。

一是华南理工出版社出版的《物流设施与设备》,陈杰伦主编;二是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出版的物流设施与装备,杨秀环副主编。

目前选用的就是最新出版的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出版的《物流设施与装备》。

五、教师要求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了解和熟悉高职物流教育的特点与规律,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六、其他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专业(三年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