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怎样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最新资料推荐------------------------------------------------------怎样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怎样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2 面对21世纪的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应如何把人类承载下来的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如何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尤其是班主任如何提高教育管理的工作艺术,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

那么,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做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呢?一、做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型教师今天,在教育领域中更多的是事务型教师,缺乏学者型教师,尤其是缺乏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型教师。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是那个时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他的名著《政治学》、《范畴篇》、《解释篇》等之所以能跨越时空流传千古。

经久不衰。

关键是他的作品里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人类文明的精华。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信息时代的教师,决不能停留于过去的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传统教育理念,而应升华为教师所拥有的知识是源源不断的大江大河,是浩瀚无垠的海洋。

今天的教育是终身教育,我们教师不仅是教育者,更重要的还是受教育者,要时刻充电,时刻丰富自己的知识。

古往今来,凡是在教坛上游刃有余,作出非凡贡献的教师,无1 / 10不是知识渊博、博古通今、学海纵横的学者型教师。

比如,魏书生,文史哲样样精通;孙维刚,除教数学之外,还兼教过物理、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等。

他们的工作艺术之所以有口皆碑,与他们是教育教学的多面手、知识的杂家是分不开的。

他们已经把自己的身心融入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钱梦龙、于漪、刘京海等教坛中的佼佼者也不例外。

所以,除了他们的人格魅力能够征服学生之外,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更是他们驾轻就熟、创造教育奇迹的根基。

也就是说,一位优秀的班主任,特别是讲究科学,艺术高超的班主任应该具备丰富的学识素养。

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精通和知新。

作为教师,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能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知识,还要深刻把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

教师应文理兼容,既要学好自然科学,又要学好社会科学知识,因为二者是互相渗透的。

知新就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讲课有新意。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要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探险家,对未知充满渴望,要不断汲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最新资料推荐------------------------------------------------------ 所以,现代班主任不应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苦干型班主任,而应做科研型的、学者型的班主任。

因为它是驾驱教育教学规律,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基石和源泉。

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在生命的长河中,每个人都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中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

正值豆寇年华的青少年朋友,生活中荡漾着欢歌笑语,也夹杂着莫名其妙的烦恼。

一些同学成就感比较缺乏,受挫力差,易迁怒别人,报复心强,有的自暴自弃,意志脆弱,严重的导致鸡蛋壳病。

因此,如何增进心理健康与人们息息相关。

首先,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掌握身心发展规律,克服弱点。

其次,要注重实践,主动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不同。

只有先面对自己,冷静地分析自我之后,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一个人个别时期心理上出现某种问题是很正常的。

3 / 10假如自己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就不妨向知心朋友倾诉或走进心理咨询室敞开自己的心扉,进行真诚的对话。

即使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只要自己能真心地与自己配合,那么就一定会卸下心理包袱,最终在征服忧虑和烦恼之中战胜自我。

除此之外,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心理品质教育。

如果教师本身心理都不健康,怎样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心理需要即被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只有得到满足之后才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所以,教师经常要用爱心去融化学生中久积的坚冰。

同时,帮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的基础。

班主任必须进入心理医生的角色,自己要学好心理学,比如根据学生气质挖掘教育方法。

努力创设良好的人际氛围,使自己成为调整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主任不仅要正确认识学生外在体貌特征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要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进入青春期,既要做决策的参谋者,又要做苦恼的倾听者。

三、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

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方法的重要性。

学生在校学习主要学什么?这如同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既要有干粮、更要有猎枪。

---------------------------------------------------------------最新资料推荐------------------------------------------------------ 干粮好比是学生学习的知识,而猎枪就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对于21世纪的未来建设者来说,今天的在校学生他们更需要猎枪,也就是说更需要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我觉得学生学习的关键是培养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有人说,播种一种思想,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需要多种思维方式的参与,例如经验思维、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辐合思维、发散思维等。

孔子关于学与思结合的观点早已为人们熟知。

心之官则思。

思维在学生的认知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又在认识发展中得到锤炼与发展。

把思维不断引向深入,是成功的学习方法的重要特征。

思维可以向横的方面伸展,也可以向纵的方面开掘。

可以由一点向四周辐射,也可以由四周向一点集中。

从纵,横,分,聚等不同的方面去发展思维。

既能培养思维品质,又能提高学习频率。

由于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不同影响,不同的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都会在影响到学5 / 10生的学习。

因而,班主任应对学生的上述差异有较为全面的了解,针对学生的差异给以不同的指导,帮助他们采取并逐步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学习和思维方法。

比如,对外向与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就要给以不同的指导。

前者属于行动型,性格开朗,争强好胜,易于组织集体学习,但往往缺乏计划性;后者属于思考型,情绪稳定,慎重细致,但过于拘泥,不太喜欢集体活动,有时有自卑感。

这些都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以不同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去怎样发现真理。

所以,今天的教师,很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求知。

四、做基础教育的播火者,努力成为学生中永不磨灭的人格丰碑教师职业需要你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信实的眼睛;永远操着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

我认为班主任人格形象价值内涵的主要特征要素是:爱心、民主、求真、践履。

爱心。

班主任是爱的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夏丐尊先生曾说过这一段话:---------------------------------------------------------------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

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型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

博爱就是你漫在班级之池的水,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对每个学生都付出真诚的情感和尊重,使每个学生都获得爱的平等权利。

这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理性。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民主。

中学生是未成年人,认识问题有不可克服的局限。

但发扬民主却量中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在商量中实现对学生的主体价值。

班主任在建立民主的氛围中,需要特别注意对话的平等,这是所谓商量的意义所在。

民主作为现在社会的基本共识和基本追求,也是社会理性的重要标志。

求真。

7 / 10它是可具体为探究精神。

班主任的探究精神是班主任习惯探索、追根刨底的执着态度。

在班主任的广阔工作空间中,在和学生包括学习指导在内的广泛交往中,以及课程实践中,会遇到许多不解和未知问题,班主任应以坦诚和自觉探究的姿态显现在学生面前,把自己探究的过程袒露给学生。

唯理精神就是坚持科学、坚持正义,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势,只唯理。

践履。

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是一个貌似容易,却难以真正做到的自我要求,践履精神其实是中国传统人格的一个重要内涵,勿以善小而不为,先扫一屋而后安天下,知行合一等,都强调了:做的精神。

践履的人格内涵的另一层是强健、自强不息、耐挫,是百折不挠的意志精神。

五、教育工作是植根于科学土壤之上的艺术之花班主任工作应该是扎根于教育科学土壤之上的艺术之花。

也就是说班主任工作既要科学合理又要出神入化。

班主任工作对象一般都是未成年人,这个群体有着共同的身心发展规律,又呈现出扑朔迷离的个体差异性。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即通过教育的魅力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最新资料推荐------------------------------------------------------ 这种震撼力就是教育艺术的充分体现。

这种震撼力影响每一个学生的生活道路。

班主任工作只有实现艺术化,才能使工作炉火纯青,才能充分捕捉学生身心变化的信息,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去圆满完成四有新人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而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正如托尔斯泰曾描述过的那样:在自己心里唤起自身感受过的一种情感,然后运用动作,线条,颜色或语言表达的形式,把那种情感传达出去,以使旁人也可以感受到那种情感--这就是艺术的活动。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通过有创造性的各种组织活动,有针对性个体交流,从而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师生个性上的交流和共鸣,塑造美的心灵,使学生形成内心的道德信念,养成道德行为习惯,使之获取终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