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_问题_对策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_问题_对策

城市 城市生态 city
中 国 生 现状 态 城 市 建 设 的
问题
对策
潘安敏 郭冬梅
一、引言
环境意识普遍提高, 人们对于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 环境的要求标准更高。为此, 一些
步的标志, 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回 学者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设想,
顾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 人类对于 即要求城市环境在物质、能源、水、
坏 ”、“ 边 治 理 、边 污 染 ”的 情 况 发 生, 政府应该强化执法监督, 坚决 制止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获利行 为。不仅如此, 公众参与还应体现 在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和环境监督,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投资, 支持个人 保护环境的行为等。
3.提 高 环 保 和 生 态 意 识 , 建 设 有特色的个性化生态城市。环境质 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 环 境 保 护 是 城 市 生 态 建 设 、生 态 恢 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 的手段。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就 是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 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 尊重 历史文化, 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 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维持城市生态 系统的高质量运行。提高公众的生 态意识除了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 和教育外, 还应让市民亲身感受到
会带来严重污染的生活垃圾, 如电 池 、塑 料 制 品 以 及 其 他 化 学 合 成 制 品等, 往往与普通生活垃圾混装, 给处理工作造成困难。
四 、中 国 如 何 进 行 生 态 城 市 建设
针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 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 中国 进 行 生 态 城 市 建 设 必 须 以“国 情 ” 为基点, 有的放矢, 才能取得良好 效果。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综合国 力 、科 技 水 平 、人 口 素 质 、意 识 观 念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城市环 境 基 础 差 、底 子 薄 , 城 市 建 设 资 金 短缺, 城市化率较低、农业人口多。 据此, 我们特提出以下生态城市建 设的对策:
根据生态城市建设的指导思 想和建设目标,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应当做到: 城市农业应以转变经营 方式为重点, 促进传统的城市农业 经 济 向 现 代 科 技 型 、优 质 高 效 型 的 生态农业经济转型; 城市工业应以 生态产业为龙头, 以发展循环经济
为模式, 走一条资源高效利用、环 境有效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 要 产 业 示 范 园 区 ”为 重 点 ; 以 生 产 绿
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 根据 色产品为目标, 从而达到市场经济
自 己 的 特 点 因 地 制 宜 、扬 长 避 短 , 与城市生态经济的同步协调发展。
从一个或几个侧面, 抓住优势, 体
五、结语
现 个 性 。 制 定 实 际 的 、具 有 自 己 特
作者认为, 城市生态规划应全 面 地 从 城 市 的 经 济 、社 会 、生 态 环 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 制 定 战 略 性 的 、能 指 导 和 控 制 生 态 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 必 须 具 备 科 学 性 、综 合 性 、预 见 性 和可操作性。城市生态规划应把生 态 建 设 、生 态 恢 复 、生 态 平 衡 作 为 强制性内容。城市生态规划一旦被 批准, 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 任 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 行。从内容上, 城市生态规划应包 括 生 态 概 念 规 划 、生 态 工 程 规 划 和 生态管理规划三个不同层次。生态 概念规划是最高层次的规划, 它要 求对自然和人文生态因子, 对空间 与 时 间 、数 量 与 结 构 等 生 态 关 系 进 行规划, 对生产、生活、流通、还原、 调控的生态功能以及对物质代谢、 能 源 聚 散 、水 系 统 、交 通 运 输 、景 观 机 理 、社 会 文 脉 、管 理 体 制 、安 全 保 障等生态网络进行系统的总体规 划。生态工程规划是技术层次的规 划, 它要求对城市供水、供电、供 热 、交 通 、通 信 、地 面 景 观 和 建 筑 工 程等进行系统规划。生态管理规划 包括生态资产管理与生态服务管 理规划, 具体应做好城市的生态服 务 、生 态 代 谢 、生 态 体 制 、生 态 文 明 等方面的管理。总之, 城市生态规 划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即城市自然 生态与人类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 产业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人居环境建设与景观生态建设的 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生态价值和生命支持功能, 达到降 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但 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 既 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又要照顾 到公众的承受力。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化 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这在 西方国家法律上有明确规定。而且 公民环境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 展不断充实, 现已包括环境知情 权 、环 境 议 政 权 和 环 境 索 赔 权 。 随 着环境法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公 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 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将既有理论 依据, 又有法律依据, 更有群众基 础。然而, 在我国很多地区, 特别是 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 公众环 境意识还普遍不高, 企业急功近利 的思想还普遍存在。因此, 只依靠 宣 传 教 育 难 以 遏 制“边 建 设 、边 破
二、何为生态城市建设
过 于 稠 密 、居 住 环 境 质 量 差 、城 市
2002 年 8 月, 在深圳举办的第
犯罪率居高不下等诸多“城市病”。 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上, 通过了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世界范围的 《关于生态城市建设 的 深 圳 宣 言 》,
将建设生态城市的内容更加详细 具 体 地 概 括 为 : 生 态 安 全 、生 态 卫 生 、生 态 产 业 代 谢 、生 态 景 观 整 合 、 生态意识培养。总之, 未来城市环 境建设要实现几个转变: 一是从对 物理空间的需求上升到对人的生 活质量的需求; 二是从对污染治理 的需求上升到对人的生理和心理 健康的需求; 三是从城市绿化需求 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 四是从面向 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过程的环 境优化。
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 21 世 纪 初 , 中 国 先 后 建 起 了 一 批
一 体 , 既 体 现 生 态 城 市 建 设 的 优 “生态省”、“生态市”。与此同时, 人
势, 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为 们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也
有 利 于 生 态 城 市 的 建 设 及 其 成 果 在逐步提高。生态观念的加强 , 为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 中
色 的 生 态 城 市 建 设 方 案 , 融“山 水 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城 市 ”、“园 林 城 市 ”、“花 园 城 市 ”、 “九 五 ”期 间 是 中 国 环 境 保 护 与 城
“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 市生态环境建设大发展的五年; 至
三、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问题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生态城市 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但仍然存在 不少问题,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 方面: 1.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没有 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在城 市化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无 视生态环境; 城市规划时, 没有对 城 市 绿 地 、城 市 建 筑 群 的 密 度 和 高 度 、城 市 基 础 设 施 进 行 精 心 设 计 和 安排; 规划方案中没有体现城市生 态的设计理念。 2.城市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管 理, 各自为政。某些单位为了满足 自身利益, 不顾城市环境的美观整 洁, 甚至无视公众利益, 任意挤占 和扩展地盘, 侵占公共用地。 3.某些企业的污染物没有达到 排放标准, 任意排放, 使城市环境 污染依然严重, 城市生态恶化趋势 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4.城 市 居 民 生 态 意 识 不 强 , 生 活垃圾没有分装处理, 随意乱扔。 特别是对于自然界不可降解的且
根 据“深 圳 宣 言 ”对 建 设 生 态
城市 2007.1 63
城市 城市生态
city
城市内容的概述, 我们认为: 生态 城市建设是指在城市生态系统承 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 理和系统工程方法, 通过改变生产 与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 充 分挖掘城市的资源潜力, 建设一类 经 济 发 达 、生 态 高 效 的 产 业 , 体 制 合 理 、社 会 和 谐 的 文 化 以 及 生 态 健 康 、景 观 适 宜 的 环 境 , 实 现 城 市 经 济 发 展 与 环 境 保 护 相 结 合 、城 市 物 质 文 明 与 精 神 文 明 相 协 调 、城 市 自 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相统一的可持 续发展目标。简言之, 生态城市建 设就是建设生态健康的城市, 使自 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的保护, 管理者应建立制度, 提倡 城市生态建设与发展扫除了认识
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 形成生态城 上的障碍。
市的规矩和风尚。
然而, 我们也要看到, 中国在
4.发展城市绿色经济和绿色产 生 态 城 市 建 设 过 程 中 还 面 临 着 诸
业, 实现市场经济与城市生态经济 多困难和问题。城市化过程中 , 指
2.以 政 府 为 主 导 、以 市 场 为 动 力 、以 公 众 参 与 为 手 段 , 整 体 推 进 生态城市建设。我国的生态城市建
城市 2007.1 64
城市 城市生态 city
设 必 须 建 立 政 府 主 导 、市 场 推 进 、 公众参与的新机制, 以促进城市经 济 、社 会 、生 态 三 者 保 持 高 度 和 谐 。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以后, 政府在生态城市建设中仍然 起着主导作用。城市政府的主要职 责 是 规 划 好 、建 设 好 、管 理 好 城 市 , 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 进行环 境的综合治理。政府应成为生态城 市建设的主导力量, 应加大力度、 有 效 地 引 导 、规 范 、维 护 、激 励 整 个 社会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行为。
城市 2007.1 65
城市 城市生态
city
环境和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 从而 附 加 值 、无 污 染 、高 营 养 绿 色 产 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