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长江、黄河)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长江、黄河)
人为原因:
①陡坡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造成地面失去植被保护 ②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重环保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治理措施
1. 生物措施:①恢复植被,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②禁止陡坡开垦,退耕还林还草 2. 工程措施:塬地平整土地,缓坡修建梯田,打坝淤地,兴 修水库 3. 管理措施:矿区开展覆盖工作,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4. 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道路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
从湖北枝江到湖南洞 庭湖口的城陵矶,这段长
江习惯上称荆江,有“九
曲回肠”之称,是长江最 易泛滥成灾的地方。
裁弯取直 加固大堤
防洪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①流域面积大,集水量多; 自然因素 ②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多且集中; (季风进退规律异常,降水量增多) ③中游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凌汛:上游、下游
凌汛,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 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
凌汛:上游、下游
凌汛形成的两个条件: ①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河段。②冬季结冰的河流。
黄河凌汛分布河段: ①上游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②下游山东境内
黄河凌汛发生的时间:①冬季结冰时 ②春季融冰时
渤 海
看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
黄河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
甘
青 海 肃 四 川
宁 夏
山 西 陕 西 河南
渤海
山东
流经9个省、自治区
黄河干流流经地形区
100。E
“塞上江南”——
宁 夏 平 原
110。E
内蒙古高原
河套平原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华 北 平 原
黄河主要的支流
银川
太原
西宁
西安
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
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一
3
三、长江
长江的开发和利用 上游:水能宝库——水能资源丰富
中下游:黄金水道——航运价值高
水能宝库
6200米 3500千米
6600米
长江的水能主要集中在哪一段?为什么?
上游河段,特别是自源头至宜宾,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 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是长江水 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另外三峡段水能资源也十分丰富
水能宝库
1. 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地形:地势起伏大、落差大 气候:季风气候,降水丰沛 水流急 流量大 水能丰富
2. 水能开发:修建水利枢纽工程和水电站
丹江口
龚嘴
三峡 葛洲坝
二滩
3. 问题:水能利用率低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工程的位置
三 峡 工 程 修 建 前 后 的 瞿 塘 峡
三峡工程建设的效益和效应
下游:洪水、改道
• 河流决口后放弃原来河床而另 循新道称为改道
• 从公元前602年到公元1938
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 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
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
一次大改道。1938年黄河改 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 淮河,受灾人口1250万,死 亡89万淹没了使得黄淮平原 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 荒凉的“黄泛区” 。
2
河流的水系特征
——河流河道的特征
①河流的源头、归属、流向、流程长短
②流域面积 : 大小
③支流多少、河网密度 ④水系形状 ⑤落差或峡谷的分布 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等
水系形状
(四川盆地、刚果盆地) 1)向心状水系
思考: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 的理由。(5分) 答案:盆地(1分) ①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 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2分);②再从(500米)等 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2分)。
水系形状
2)放射状水系(海南岛)
思考:海南岛水系特征(2分)
答案:河流众多、短小(1分);由岛屿中部向四周分流(1分)
水系形状
3)树枝状水系(大多数河流,如长江、亚马逊河)
长江 南北对称状水系 :正常年份 ,错开洪峰
亚马逊河
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
水系形状
4)扇形状水系(海河)
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
一
二、分析河流的方法
发源地、流经地区、注入海洋
河流概况
长度、流域面积 主要支流、分段 上游
河流特征
中游
下游 治理保护 开发利用
河流与人类关系
一
1
三、长江
长江的概况
沱沱河
东 海
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源头、注入的海洋
长江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
青 海 安 江 苏
四 西藏自治区
川
重 庆
云 南
湖
北
徽
上海
江 西
湖 南
流经11个省、自治区
长江干流流经地形区
100。E
青 藏 高 原 四川盆地 横断山区
110。E
120。E
想一想: 为什么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
流量:入海水量是全国河流总水量的37% 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千米 长度:6300多千米
长江主要的支流和湖泊
嘉 岷 陵 江 江
太湖
洞庭湖 赣 鄱阳湖 江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中国区域地理
一
1
一、河流的基本知识
河流的水文特征
①流量:大小 ②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出现季节(春汛、夏汛、 冬汛)和长短 ③补给类型: 5种 ④含沙量:大小 ⑤结冰期:有无及长短;是否有凌汛(两条件:a有结 冰期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b低 纬流向高纬) ⑥水能:上游山区河段,一般水能丰富 ⑦航运价值:中下游平原河段,一般航运条件较好
黄土梁:平行于沟谷的长条状高地,梁长一般可达上 千米,几公里或十几公里, 呈鱼脊状往两面沟谷微倾
黄土峁:呈孤立的黄土丘,浑圆状形如馒头。大多数峁 是由黄土梁进一步侵蚀切割形成的。
中游: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地: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坡度陡 ②气: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③生:地表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 ④土: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遇水易崩解 ⑤构造运动剧烈,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加 剧黄土高原表面的破碎
子牙河及南运河等五大支 流在天津附近汇合后入海, 庞大的支流构成了“扇 面”,汇合后的入海河道
是短而粗的“扇柄”。这
种水系使支流洪水集中, 容易发生洪水灾害。
水系形状
5)羽状水系(淮河)
水流汇集、 易成洪涝
思考:从图中看,淮河流域的干支流水系特点是什么?
支流众多,北岸支流多而长,南岸支流少而短,南北不对称
下游:断流
自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 的长度逐年增加,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
下游:断流
黄河下游发生断流的原因
①黄河流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季节 降水少,入河水量少; ②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没支流汇入,几乎没 有地下水补充; ③北方干燥风大,蒸发量大 ④植被破坏,涵养水源减少; 人为因素
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
上 游
嘉 陵 江 重庆
中游
下游
宜 昌
武汉
湖 口 南京
上海
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重庆
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武汉
长江下游最大的城市——上海
一
2
三、长江
长江的各河段特征
上游:落差大,多峡谷,水流急,水能丰富
中游:河道弯曲,支流、湖泊多 下游:河道宽阔,流量大,水流平稳
上游:多峡谷急流,富水能
梯田
淤坝地
小流域综合治理——保塬、护坡、固沟
下游:地上河
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图
中游流经 土质疏松 沙 黄土高原 植被破坏 量 大 含 下游进入 平原地区
水 面 流速减缓 河
床 泥沙沉积 抬 高
河 床 面
地 上 河
地 面
水 面
河 床 面
地 面
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
(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
长江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①地处湿润地区,流域降水量大,流量大; 自然条件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流流速较慢, 江宽水深; ③无结冰期;通航里程长 ④长江流域人口密集,城镇众多,工农业
社会经济
条件
经济发达,运输大;
⑤长江与其它交通线交织成网,便于联系 东西、南北的交通。
一
4
三、长江
长江的治理和保护
自然因素
⑤人口剧增、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生活 耗水量大增;
⑥水浪费严重; ⑦水资源管理不协调 ,水量分配不合理等。
下游:断流
自1998年底,黄河下游连续几年没有出现断流, 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 A.黄河上中游地区工农业的发展有所减缓
B.黄河流域降水量逐年增多
C.夏季风对黄河流域的影响逐年变大 D.国家对黄河用水实行统一管理和调配
人为因素
④上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 沉积,河床抬升; ⑤围湖造田,湖泊调节能力降低。
防洪是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治理措施
上游(山地):植树造林和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中游(洼地):①兴修水库和分洪蓄洪工程
②退田还湖 ③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疏浚河道
下游(平原):加固江防大坝
一
1
四、黄河
黄河的概况
河口
上游 中游 下游
旧孟津
一
2
四、黄河
黄河的各河段特征
上游:流量大,含沙量少,多峡谷 中游:支流多,含沙量大 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河口
旧孟津
一
3
四、黄河
黄河的贡献(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