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波振荡电路基本原理
并联型石英 晶体振荡器
30 2020/2/29
(2)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利用石英晶体在频率
为 f和s 之f p 间呈感性特点,与外接电容器可构成并
联晶体振荡器,又称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由于
f s 和非常f p 接近,故其振荡器频率高度稳定。
31 2020/2/29
9.3非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基本原理
9.2.1 RC型正弦波振荡器 1.RC串并联电路的选频特性
RC串并联选频电路
F=
Uf Uo
=
R
+
R∥ 1
j C
1 +R ∥
1
j C
j C
令f 0
=
1 ,则F= 2π RC
3+
j(
1 f
f0 )
f0 f
若f
=
f0
=
1 2π RC
,则FMAX
=
1 3
,j
f
=0
RC正弦波振荡电路副频特性 RC正弦波振荡电路相频特性
Y = 1 = + jC R + jL
=
R2
R
+ (L)2
+
j[C
R2
L + (L)
2
]
LC并联网络
发生并联谐振的条件为: C
=
R2
L + (L) 2
谐振角频率为:
0 =
1 LC
或f 0
=
2
1 LC
2.变压器反馈式LC正弦波振荡电路 必须有合适的同名端!
变压器反馈式LC 正弦波振荡电路
矩形波
三波
锯齿波
尖顶波
阶梯波
【常用的非正弦波】
32 2020/2/29
9.3.1 矩形波发生器 1. 工作状态 输出无稳态,有两个暂态; 定义为第一暂态与第二暂态。 2. 电路组成 (1)开关电路:输出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状 态,采用电压比较器。 (2)反馈网络:自控,在输出为某一状态时孕育 翻转成另一状态的条件。应引入反馈。
555引脚功能
2.应用电路实例 (1)多谐振荡器:
多谐电路
工作波形
输出信号周期:
T = T1 + T2 = 0.7(R1 + 2R2 )C
振荡频率和占空比分别为 :
1
1.43
f = T R1 + 2R2 C
q = T1 R1 + R2 T R1 + 2R2
(2)施密特触发器:
施密特触发器
Uf:反馈电压 F:反馈系数 Uf = FUo Uo = AUi
正弦波振荡电路框图
没有输入信号时,U = U 此时,Uo=AUi=Auf=AFUo
i
f°
即: A F = 1 A F = 1
幅度平衡
j A + j F = 2 n π 相位平衡
正弦波振荡电路起振副度条件:
5G8038典型应用电路
函数发生器所产生的振荡频率为:
fo
=
1.66RPACT
1
1 +
RPB 2RPA RPB
9.4.2 555集成信号发生器
1. 电路结构 555 定时电路由电阻分压器、比较器、 基本RS触发器、MOS开关及输出缓冲 器五个基本单位组成。
555内部框图
工作波形
【施密特触发器的应用】 (1)将正弦波(或三角波)变换成矩形波; (2)波形的整形; (3)幅度鉴别。
作业 1、4、7、9
当Uc下降到UV≥ 时,比较器又一次改变状态, 输出电压跳变为,高平 +U.Z
37 2020/2/29
4.输出方波周期
T = RC ln(1+ 2R1 ) Rf
若利用二极管
的单向导点性,使电容充电和放电回路时间常
数不同,便可得到占空比可调的矩波信号发生
器。
38 2020/2/29
9.3.2 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器 1. 电路组成 用积分运算电路可将方波变为三角波。
振荡达到一定幅度后,环路增益从大于1,自动 减小到1,维持等幅输出。
一般有两类稳幅措施:(1)利用放大器件本身 的非线性;(2)采用正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稳 幅。
5.振荡频率计算
R兹C的型低正频弦信波号振。荡f器=适2合1R产C 生几赫兹至几百千赫
振荡频率:
9.2.2 LC正弦波振荡器
1.LC并联回路的选频特性
R1
R1 + RF
UZ
此时,u 0通过电阻R向电容C充电,电容电压 uC
以时间常数 =RC的指数规律上升。
36 2020/2/29
(2)当 uC 上升到时u,C≥比u较+器翻转,输出低电
平
(U第Z 二暂态),电压比较器同相
输入端电位变为
u+
=
R1
R1 + RF
UZ
此时,电容以时间常数 =RC的规律放电,Uc下降,
分析电路的步骤: (1)组成部分是否完整 (2) 放大电路是否能正常工作 (3) 是否满足相位条件 电路特点: 优点:易振,波形较好; 缺点:耦合不紧密,损耗大,
频率稳定性不高。
3.电感反馈式LC正弦波振荡电路
电感反馈式LC 正弦波振荡电路
电感的三个抽头分别接晶体管的三个极 ,故称之为电感三点式电路。 电路特点: 优点:耦合紧密,易振,振幅大,C 用可调
率固定的场合。 用LC并联回路担任选频网络的LC正弦波振器。其 振荡频率一般在1MHz以上,甚至可高达 1000MHz。
9.2.3 石英晶体振荡器 1.石英晶体的基本特点 SiO2结晶体按一定方向切割的晶片。 压电效应和压电振荡:机械变形和电场的关系 固有频率取决于其几何尺寸,故非常稳定。
26 2020/2/29
33 2020/2/29
矩形波发生器
(3)延迟环节:使得两个状态均维持一定的时 间,决定振荡频率。利用RC电路实现。
电容上的波形
输出波形
35 2020/2/29
3.原理分析 (1)电容初始电压为零,设电源接通瞬间电压比较 器输出高电平 +U(Z 第一暂态),电压比较器同相 输入端的电位为
u+
=
电容可获得较宽范围的振荡频率。 缺点:波形较差,常含有高次谐波。为使振
荡波形好,采用电容反馈式电路。
4.电容反馈式LC正弦波振荡电路
电容反馈式LC 正弦波振荡电路
f0 2π
1 L C1C2 (C1 + C2 )
若C C1且C C2,则
f0
2π
1 LC
电路特点:波形好,振荡频率调整范围小,适于频
A F > 1 A F > 1
j A + j F = 2 n π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 (1) 放大电路:放大作用 (2) 正反馈网络:满足相位条件 (3) 选频网络:确定,保证电路产生
正弦波振荡 (4) 非线性环节(稳幅环节):稳幅
【正弦波振荡的分析方法】 (1)电路的组成是否具备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四个基本 环节; (2)判断基本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工作,是否建立起合 适的静态工作点并能正常放大; (3)利用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是否引入正反馈; (4)分析是否满足幅值条件。
9.4集成信号发生器
9.4.1集成函数发生器及其应用 1. 5G8038的原理框图、封装外形
5G8038结构框图
5G8038引脚图
2.5G8038主要特点 (1)同时有三种波形输出:正弦波、三角波、
方波。 (2)工作频率范围:0。001Hz~500kHz 。 (3)失真度低:1%。 (4)使用简单,外接元件少。 3.集成函数发生器应用 如图所示是产生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的函 数发生器的典型电路图。输出信号可直接从2、 3、9脚高阻输出或经一个集成放大器低阻输出。
三角波发生器
2020/2/29
三角波形图
39
2.原理分析
A1同相输入端电位可根据叠加原理求出,即
u U1+ =
R2 R1 + R2
+ ‘
0
R1
R1 + R2
u0
由于A1反相输入端电压U1_=0,有U1+=0,所以
U0 =
R2 R1
u,0
=
R2 R1
Uz
在三角波信号发生器的基础上,只要对电路稍加 改动,即可构成锯齿波信号发生电路。
按电路元件分类:
分立元件振荡器(由R、L、C、三极管、变压器的元件构成) 集成振荡器(由集成放大器和门电路组成) 晶体振荡器(物理器件 — 石英晶体)
按振荡器输出频率分类:
超低频振荡器(1Hz以下) 低频振荡器(1Hz — 3KHz) 高频振荡器(3KHz — 3MHz) 超高频振荡器(3MHz以上)
第九章 振荡电路
9.1振荡电路的作用及分类 9.2正弦波振荡电路基本原理 9.3非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基本原理 9.4集成信号发生器
1 2020/2/29
9.1振荡电路的作用与分类
【振荡电路 (也称为振荡器)的作用】一是能 量的传递,二是信号的处理。
【振荡器的分类】 按振荡器工作原理分类:
反馈振荡器非 正正 弦弦 波波 振振 荡荡 器器 (( 需采 满足用定 幅时 度强 、制 相正 位平反馈 衡方 条式 件) ) 负阻振荡器非 正正 弦弦 波波 振振 荡荡 器器 (( 用用 器件器件 的的 负负 阻阻 效效 应应 维维 持持 振振 荡荡 ))
9.2正弦波振荡电路基本原理
【振荡电路的特点】 (1)无外加信号,输出一定频率一定幅值的信号; (2)电路中引入的是正反馈,且振荡频率可控; (3)在电扰动下,对于某一特定频率的信号形成正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