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毛细血管舒张
增加散热
教材深挖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 h内都处 于39 ℃,此人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对吗? 为什么?
提示 不对。此人在24 h内体温一直处 于恒定状态,为 39 ℃,说明整个过程中 产热量与散热量是相等的。
二、水盐调节
知识梳理
2.水盐平衡调节机制 (1)调节机制: (2)调节
神经—体液
人体的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
考纲要要求: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Ⅱ
• 1.体温调节的结构与机制
• (1)体温调节的结构
• ①温度感受器:不只分布在 皮肤 中,还广 泛分布在黏膜及 内脏器官 中。 • ②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下丘脑 • ③体温“感觉”中枢:位于 大脑皮层 。 。
• (2)体温调节机制
练习:考向1、2 第 1 —4 题
调节制。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 大脑皮层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3)调节图解
体内失水过多
大脑皮层 产生渴觉
垂体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教材拾遗必修3第32页“资料分析” 如果某人一天要喝10多千克水,经检查发现他的 垂体功能有问题,请分析此人多饮的原因可能是 什么?
提示 垂体功能出现问题,则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释放由下丘脑细 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减少,尿量增加,只能通过神经调节将信息传到大 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造成多饮。
2.下图表示的是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过程示 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分别是什么激素? (2)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与激素c具有协同作用 的激素是什么? (3)在寒冷环境中,皮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是促甲状腺激素, c是甲状腺激素, d是抗利尿激素。 (2)肾上腺素。 (3)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立毛 肌收缩等。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 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 是 。
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甲状腺
低温环境下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 腺激素
收缩
减弱
甲状腺
散热
产热
产热
高温环境下
皮肤温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汗腺 分泌增强
传出神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