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经济学3
备费、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利息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2001年暂时停止征 收)
在会计核算中,购建固定资产的实际支出(包括建设期借款利息、外币借款汇兑差额及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即为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购置费用+运输费+安装调试费+外币借款汇兑差额+建设期固定 资产贷款利息+投资方向调节税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残值:固定资产寿命期结束时,固定资产的残余价值。 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残值-清理费用
二、成本与费用(现金流出)
广义成本与费用: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所付出的代价。 狭义成本与费用:是指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产品成
本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 币表现,是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生产费用,也称生产 成本或生产经营成本。期间费用是指生产过程中除产 品成本以外发生的各项耗费。 技术经济中的成本费用指狭义概念。 技术经济分析中常用的成本费用概念有以下几种: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
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如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 器、设备、器具工具等资产。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 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也应视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购建费用: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基本预
例1:有一块有限的土地,若在地上种植小麦可得年收入6千元,若种大
豆年收入为7千元,若种玉米可获得8千元。问选择种什么? 例2:某人辞职读研究生,原来工作的收益就是一种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将以各种方式影响现金流量。
沉没成本:指决策前已经支出的费用或已经承诺将来必 须支付的费用,所以决策跟此成本无关。
总成本费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由于生产和销 售商品及提供劳务发生的全部费用。
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直接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经营成本:在一定期间(通常为1年)内由于生产和销售 商品及提供劳务而实际发生的现金支出。其是项目评价特 有的概念,主要用于现金流量分析。
解:单位工作量折旧额=(10 000-0)/100 000=0.1元 第1年折旧额=20 000*0.1=2000元 依此可算出各年的折旧额如下表:
年份
1 2 3 4 5
产量
20 000 20 000 30 000 10 000 20 000
折旧额
2000 2000 3000 1000 2000
学生训练题: 某厂购置设备一台,该设备原始价值为10万元,预计 净残值率为10%,预计总工作时间为10000小时,而 本期工作时间为3000小时,问用单位产量法折旧计算, 本期应计提折旧费多少?
累计净现金流量曲线图
为了综合反映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累计净现金流量随时间变化趋 势,以分析和计算有关评价指标,可绘制累计净现金流量曲线图。
2. 构成和影响现金流量的基本经济要素
构成和影响现金流量的基本经济要素有投资,成 本与费用,折旧,销售收入、利润及税金。 一、投资(现金流出)
广义投资:一种有目的的经济行为,即以一定的资源
解: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残值) /预计使用期限内可完成的工作量=100000*(1-10%) /10000=9元 本期折旧费=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年实际完成工作量 =9*3000=27000元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残值)*当年折旧率
单位产量法:对于某些专业设备、大型设备以及运输
车辆等,可按产量、工作时间或行使里程计提折旧。 属于直线折旧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残值)/预计使用期 限内可完成的工作量 年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年实际完成工作量
例:计算一台估计生产100 000个单位的设备折旧额。 设备成本为10 000元,预计前2年每年生产20 000个单 位,第3年生产30 000个单位,第4年生产10 000个单 位,最后一年生产20 000个单位,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折旧费的计算
基本公式为:应提折旧额=折旧率*折旧基数 折旧率、折旧基数确定方法不同,因此折旧方法有多种。直线折旧
法(平均年限法、单位产量法)快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 额递减法)。
平均年限法:把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价值按其使用
年限平均分摊的一种办法。属于直线折旧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残值)/折旧年限 年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 年限
例:某建设项目初始投资为100万元,当年见效, 每年产生的净收益为40万元。项目第5年追加投 资为50万元,使每年的净收益由原来的40万元增 加到80万元,项目的寿命期是10年,寿命期末有 残余价值20万元,请画出项目的现金流量图。
直接标注法:
画法:在时间轴上用带有正负号的数据表示现金流量,现金流入为 正,现金流出为负。如果在同一时点上既有流入和流出,则应标注 净现金流量。
在建设项目或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中,现金流量一般以年为时间
单位,用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图来表示。 现金流量图: 定义:表示建设项目或技术方案在整个寿命期内的现金流量 与时间对应关系的图形。 画法(箭线表示法):
• 画一条带有时间坐标的水平线,表示一个项目或一个技术方案, 每一格代表一个时间单位(一般为年),并从左向右依次用0, 1,2,…n 编号, 表示各年年末。 • 画与带有时间坐标水平线相垂直的箭线,表示现金流量。箭头 表示现金流量的方向。箭头向上表示现金流入,箭头向下表示 现金流出。箭头长短与现金流入和流出基本成比例。(为了简 化计算,一般假设投资在年初发生,其它经营费用或收益均在 年末发生)
投入某项计划,以获取所期望的报酬。 狭义投资:投入的资金,即为了保证项目投产和生产 经营活动正常进行而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价值总 和,主要由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两部分构成。 技术经济学里的投资是指狭义上的概念。 总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产投资 总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流动资产
学生训练题: 一个用于半导体生产的空气净化器期初投资为50000 元,使用年限为8年,每年在扣除运营费用后的毛利为 14000元,期末残值为零,所得税率为33%。试确定 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额折旧方法下每年的税后现金 流量。
解: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额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残值)/折旧 年限=(50000-0)/8=6250元 每年的税后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14000(14000-6250)*33%=11442.5元
第3章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经济要素
所讲内容:
项目现金流量 构成和影响现金流量的基本经济要素
重点掌握知识点:
1. 掌握项目现金流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掌握构成和影响现金流量的基本经济要素。 3. 掌握投资、成本、收入、税金等基本概念及计算口
径。 4. 掌握折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递延资产:咨询调查费、人员培训费、其他筹建费 项目筹建期内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除计入固定资产资产:指在1年内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可变现或者耗用资产。 流动资产:存货(材料、燃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应收及预付帐款、短期 投资、现金及各种存款。
1. 项目现金流量
一、项目现金流量的概念
任何一项工业生产活动,都可以从物质形态和货币形态两方面考
虑。
物质形态 货币形态
对于一个特定的经济系统(技术方案,投资项目、企业、社区、
部门、国家),投入的资金,花费的成本,获取的收益,都可以 看成是以货币形式体现的资金流入和流出。
现金流量概念:在技术经济分析中,把各个时间点上实际发生的资 金流出或资金流入称为现金流量(CF),流出系统的资金称为现金 流出(CO),流入系统的资金称为现金流入(CI),现金流入与流 出之差称为净现金流量(NCF)。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与净现金流 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NCFt=CIt-COt.
例:某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 4%,折旧年限为5年,则按平均法计算年折旧率、年 折旧额及第3年末帐面净值分别为多少?
解: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 =(1-4%)/5=19.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10000*19.2%=1920 第3年末帐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总折旧额=10000-1920*3=424
续费、股票或债券的发行费用 资金占用费:占用资金支付的费用,如股票的股利、债券或借款 的利息。 资金成本率=资金占用费/筹资净额 (筹资净额=筹资总额-筹集费)
三、折旧(非现金流量)
一项资产满足在经营或生产过程中使用,寿命期长于1
年,由于自然原因而磨损、损耗、废弃或者贬值等特 点就可以计提折旧。折旧普遍用于耐用设备。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 而逐步转移到产品价值中的那部分固定资产的价值。 由于固定资产在买入的当期已经计入现金流出,故固 定资产折旧费不重新计算,既不是现金流入,也不是 现金流出,而是非现金费用。 根据税法规定,总成本计算时可把折旧计入,销售收 入减少,故折旧可起到避税作用,间接影响技术方案 的现金流量。
例:某企业租用办公房,月租金1万元,租期2年,现企业使用1年后不
再需要该办公房,打算转租出去,但别人最高仅愿意出每月8000元,问 是否该转租?
资金成本: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资 金筹集费(筹资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资费用)两部分。
资金成本=资金筹集费+资金占用费 资金筹集费:在资金筹集过程中支付的各项费用,如银行借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