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推拿复习资料第一章推拿概述一、名词解释1.推拿:是以中西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不同的手法或手的代替物刺激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产生的直接生物学效应,以提高或改善人体生理功能、消除疲劳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2.运动推拿:是随着推拿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而随之逐渐发展起来的,是指应用各种推拿手法,使运动员或体育运动参加者提高身体运动能力,消除疲劳和治疗运动性伤病。
二、填空题1.推拿古称按摩,而推拿这一名称首见于我国明代。
2.据文献记载,我国最早的按摩专著是《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3.推拿的基本作用原理为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改变有关的系统內能、信息调整和纠正解剖位置与改变系统内能、调整信息相结合。
4.推拿对运动创伤的治疗康复作用包括理筋正骨、整形复位、舒筋活络、宣通气血、活血散瘀、减轻疼痛和加速康复、恢复功能。
5.推拿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应用原则为明确诊断,对症应用、精力集中,位置得体、操作卫生,时间灵活和手法有序,力量适宜。
三、判断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是《黄帝岐伯按摩十卷》。
( N )2.宋代太医院开始设立按摩博士和按摩师职位。
( N )3.推拿放松肌肉的机理就是将肌肉充分拉长。
( N )4.推拿可以消除肌紧张,原发性压痛点是治疗中的关键。
( Y )5.推拿不但可以直接放松肌肉,并能解除引起肌紧张的原因。
( Y )6.推拿能畅通气血,因而不能对高血压病起作用。
( N )7.女性月经期和妊娠期不能做腹部推拿。
( Y )8.按摩的方向一般说来应按淋巴流动的方向进行,淋巴结所在部位应重点按摩。
( N )四、选择题1.我国最早的推拿专著是( B )A.《黄帝内经》 B.《黄帝岐伯按摩十卷》C.《小儿推拿秘诀》 D.《小儿按摩经》2.首次将按摩与其它内服、外治法并称,明确地将按摩作为一种疗法提出的是以下哪部著作:( A )A.《黄帝内经》 B.《引书》 C.《五十二病方》 D.《阴阳十一脉灸经》3.早期的按摩疗法仅用于少数疾病的治疗,手法种类也较少,其中常用的两种手法是( D )A.按、搓 B.按、压 C.推、拿 D.按、摩4.我国历史上太医院最早设立按摩科是在( B )A.汉代 B.隋唐 C.宋元 D.明代5.推拿流传至海外始于( B )A.隋 B.唐 C.宋 D.元6. “推拿”一词首见于我国( D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7.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椎骨错缝的原理为( A )A.纠正解剖位置异常 B.改变内能 C.调整信息 D.活血化瘀8.肌肉痉挛的治疗原理为( C )A.纠正解剖位置异常 B.信息调整C.改变有关系统内能 D.纠正解剖位置异常与改变系统内能的结合9.关于推拿疗法的一般注意事项中,以下哪项不正确:( A )A.妇女月经期的腰臀部、腹部穴位要重刺激B.病人有思想顾虑或畏惧情绪时,应先做好解释工作C.手法要尽可能轻柔以避免医源性损伤,特别是关节运动类手法,如颈椎斜扳法,常引发医疗事故D.病人在过于饥饿、饱胀、疲劳、精神紧张时,不宜立即推拿10.下列哪种情况可以进行推拿? ( B )A.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B.闭合性软组织损伤24-48小时后C.极度衰弱者 D.骨折、骨肿瘤者五、问答题1.试述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原理。
答:①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②改变有关的系统內能③信息调整④纠正解剖位置与改变系统内能、调整信息相结合2.试述推拿对运动创伤的治疗康复作用原理。
答:①理筋正骨、整形复位②舒筋活络、宣通气血③活血散瘀、减轻疼痛④加速康复、恢复功能3.试述推拿操作时所必须遵循的应用原则。
答:①明确诊断,对症应用②精力集中,位置得体③操作卫生,时间灵活④手法有序,力量适宜第二章推拿手法一、名词解释1.手法:以医疗为目的,术者用手或肢体其它部分,或手持器械,在受术者身体特定部位进行的各种具有规范化动作结构的操作技术。
2.推法:术者用手掌、掌根或手指着力,紧贴体表,运用适当的压力,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压移动,称为推法。
3.擦法:用拇指或四指指腹、大鱼际、小鱼际、手掌、掌根贴于皮肤上,做来回直线形往返运动,称为擦法,亦称擦摩。
动作要柔和,力量均匀,速度稍快,作用力主要在皮肤上,亦可达皮下组织。
4.揉法:以指面、手掌或前臂吸定在治疗部位及穴位上进行左右、前后的内旋或外旋揉动的手法,称为揉法。
5.拿揉:用拇指与食、中二指或其余四指对称用力,将治疗部位夹持、提起,并同时捻搓揉捏的手法。
6.按法:按法是以手指、手掌或肘尖等着力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至一定深度并稍作停留的手法。
7.运拉:推拿者在被推拿者的某一关节部位,根据关节活动的可能性,作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环转以及牵引等活动的手法,称为运拉法。
8.滚法:用手掌尺侧面的背部及掌指关节背侧突起处,在操作部位做来回翻掌、旋转动作的手法。
9.分筋:以拇指指端深按于肌腱部,着力按而拨动的手法。
10.理筋:用拇指指腹压迫伤部,顺着肌纤维、韧带或神经行走的方向缓慢移动,以顺理其筋的手法。
11.扳法:用双手分别固定关节的远、近端或肢体的一定部位,向同一方向或相反方向用力,使关节伸展或旋转的手法。
二、填空题1.作用于人体软组织类手法的施术原则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2.作用于人体骨关节类手法的施术原则是关节运动轴面原则、关节运动区位原则、关节运动解剖学结构原则和省力原则。
3.按法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指按法、掌按法和肘按法等,操作时用力下按,按而留之,不可暴力猛然按压,常与揉法结合使用成复合手法。
4.叩打法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叩击、轻拍和切击。
5.各推拿手法中,通常用于提高皮肤温度的基本手法是擦法,而通常应用于末端病的治疗手法则为刮法,治疗腰肌劳损为促使挛缩的筋膜得到舒展,则多用辗转拿法。
6.按法的用力方向应垂直体表,而理筋的操作方向则需顺着肌纤维、韧带或神经行走的方向。
三、判断题1.推拿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 N )2.推拿手法治疗的疗效与力度成正比。
( N )3.轻推法对神经系统起镇静、止痛作用,而重推法则能加速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可消肿散瘀、提高局部温度。
( Y )4.擦法有较强的温热作用,故一般不直接在患者衣服上操作,以防损伤衣物。
( N )5.以掌指贴附在体表作直线或环旋移动称为揉法。
( Y )6.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和肩部等。
( Y )7.叩打法操作时不宜在体表有拖动动作。
( Y )8.搓法在临床应用方面,多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
( N )9.抖法在多用于四肢部尤以上肢最为常用。
( Y )10.滚法为最常用的推拿手法之一,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和松解粘连的作用。
( Y )11.按摩时的用力方向应为离心方向。
( N )四、选择题1.推法的应用范围是( D )A.头面部 B.四肢部 C.腰背部 D.以上各部2.擦法的运动形式是( B )。
A.单向直线 B.往返直线 C.环形 D.弧形3.操作时需充分暴露治疗部位的手法是( B )A.推法 B.擦法 C.搓法 D.抖法4.下列按法的操作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D )A.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 B.用力要由轻到重C.常与揉法结合运用 D.用力要小,均匀深透5.叩打手法操作时用力必须( C )A.深沉 B.缓和 C.快速而短暂 D.轻重交替6.抖法操作的要点是( A )A.颤动幅度小,频率快 B.颤动频率高,着力稍重C.前臂边抖动边用力下击 D.可与滚法结合使用7.抖法在临床上常适用的部位是:( C )A.腰部 B.手腕部 C.四肢部 D.下肢部8.一般作为推拿治疗的结束手法的是( C )。
A.擦法 B.按法 C.搓法 D.弹筋9.滚法在临床上常用的部位是:( D )A.肩背部 B.腰臂部 C.四肢部 D.以上都是10.弹筋常用于治疗下列( A )种运动性疾病。
A.慢性肌肉损伤 B.髌腱末端病 C.狭窄性腱鞘炎 D.脊椎小关节紊乱症11.通常应用于末端病的推拿治疗手法为( C )A.弹筋 B.滚法 C.刮法 D.切法12.用于牵伸腰背筋膜,放松腰肌,消除运动后腰背肌肉酸痛的按摩方法是( D )。
A.推摩 B.擦摩 C.揉捏 D.背法五、问答题1.作用于人体软组织类手法的施术原则是什么,应如何理解?答:⑴原则:①持久②有力③均匀④柔和⑤深透⑵治疗的时间要持久,手法要有力,有节奏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2.简述推法的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答:⑴操作:①掌轻推法:肘关节微屈,拇指分开,四指并拢,全手贴于皮肤上,沿着淋巴流动方向轻轻向前推动,动作要柔和均匀,力量只达皮肤。
②掌重推法:手法与轻推法基本相同,但用力较重,操作时,虎口稍抬起,着力点在掌根极大、小鱼际处。
力量达皮下组织。
③拇指推法:用拇指指腹或指尖接触皮肤,向一定方向推动,其余四指分开助力。
⑵注意事项:①动作沉稳着实,保持足够按压力②单方向匀速直线运动,中间不可出现停顿③方向:顺血液或淋巴液回流的方向,从远心端向近心端;运动创伤急性期:不痛点→通点;慢性期:痛点→不痛点。
3.简述按法的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答:⑴操作:①指按法:用拇指的指腹或指端按压穴位或痛点。
如果用单手按感到力量不足时,可以用另一拇指重叠按压,以加强按压的力量。
按摩腹部时,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个手指指腹按压,必要时还可用另一手的四个手指重叠按压。
②掌按法:将一手或双手的手掌或掌根(如用双掌压时,多将双掌重叠)贴于被按摩部位,腕关背伸,用较大的力量向下按压,力量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作用点在肌肉或关节上。
③拳按法:将手握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近端的指间关节背面着力按压穴位或身体一部位,并作小范围的推压或拨动。
可用单拳压,也可用双拳同时按压,以增强按摩效果。
④肘按法:用肘尖部按压穴位或痛点,刺激作用较强。
⑤踩法:是用足踩压的一种按法,多用于运动后按摩。
⑵注意事项:①垂直体表,缓慢加力,达到得气,停留片刻,再慢慢放松②切忌突然加力,突然减力③按法后一般加揉法,以使紧张肌肉放松。
4.拨(分)筋与理筋在手法上有何区别,各应用于何种情况?答:⑴区别:拨筋手法方向垂直于肌纤维(或肌腱、韧带)或经络;理筋手法方向顺着肌纤维、韧带或神经行走的方向。
⑵拨筋法具有解痉止痛、分解粘连、梳理肌筋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慢性损伤。
理筋法具有调和气血、理筋归位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第三章经穴推拿一、名词解释1.经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出而聚集于体表的部位,同时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
2.经穴推拿: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古老而独特的防治疾病的方法之一,它以中医的气血、经络和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运用手法技巧直接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上,以达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畅通气血、消除疲劳、防治伤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