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培训手册关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培训的说明为规范本中心的管理,杜绝未经过专业系统培训人员进出本中心进行动物实验、随意带人进出等现象,我部门对于在本中心进行动物实验人员的相关培训进行如下调整:一、申请培训条件持有“江苏省实验动物专业技能培训记录卡”并需要在本中心进行动物实验人员均可报名本中心培训。

二、培训内容本中心的培训包括理论培训和现场培训两部分。

理论培训主要是以集中授课的方式为实验人员讲解本中心的现状、办事流程、动物实验以及实验动物相关知识等;现场培训主要是以现场参观动物设施为主,并讲解有关设施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等。

按照报名人数和报名的先后顺序进行培训安排并进行公示。

三、报名培训时间及渠道每学期开学前三个星期接收培训报名,报名渠道(动物中心网站-理论培训报名入口),根据报名情况汇总人数和报名的先后顺序进行培训安排。

四、关于培训有关细则(1)每期培训班人数:每期培训班人数在15-20人;(2)理论培训时间:通常每个月一次,以具体通知时间为准;(3)理论培训合格者在动物到达并在本中心实验之前需要进行二次现场培训;(4)培训成绩有效期:通过本中心理论培训考试的成绩有效期均为半年,如半年内在本中心持续进行动物实验表现较好者可以进行免培训申请;(5)二次现场培训:为了更好的完成动物实验,二次现场培训在首次培训的基础好能更加明确动物设施内的使用等,因此是非常必要的。

二次培训除了在首次培训的基础上我们还增加了清洗笼盒等工作安排。

(6)最终解释权归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中心所有。

目录1.实验动物中心简介2.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3.动物设施培训3.1动物实验前办事流程3.2人员、动物、物品进出标准操作程序3.3动物设施日常饲养管理4.意外情况处理5.门禁卡办理及使用6.处罚条例一、实验动物中心简介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实验动物中心是我校集动物实验、科研、教学、从业人员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动物机构,是中医药研究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

本中心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在1988年国家《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发布后,按照国家的最新要求,学校又兴建了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实验动物设施,并于2002年通过江苏省科技厅验收,获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2012年建成唐仲英科技楼辅楼,于2014年获得江苏省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2017年9月完成D8普通环境设施改造,并于2018年4月获得江苏省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

目前本中心占地4500m2,包括工作人员办公室、储物间、洗刷间、解剖室、配电间等辅助设施以及动物设施等。

其中,屏障系统包括五楼350m2,四楼350m2,普通设施包括四楼350 m2,三楼400m2,D8 350m2,可同时容纳大小鼠7000只、豚鼠600只、兔300只和犬160只。

本中心隶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与产业处,现有工作人员17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3人。

同时,本中心承担着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的《医学实验动物学》、《动物实验生物安全与防护》教学任务和本校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培训等任务。

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和校级课数十项,参与编写《医学实验动物学》教材2部。

目前中心年使用动物8万只左右,年开展动物实验500多项,承担教学量250多课时,授课400多人次,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支撑。

二、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基本知识点2.1什么是实验动物?常用实验动物有哪些?实验动物指由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常用实验动物主要有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兔、犬、小型猪、猴等。

目前大鼠和小鼠是用量最大的两类实验动物。

2. 2 什么是动物实验动物实验即是采用标准的实验动物进行各项生命科学研究。

只有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实验动物研究出的实验结果才能被认可。

2. 3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分类及其控制要求实验动物按其微生物控制要求不同,由高到低分为无菌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即SPF级动物)、清洁级动物和普通级动物。

无菌动物指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无可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实验动物。

已有无菌动物主要有小鼠、大鼠、豚鼠、兔等。

SPF级动物指除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常用SPF级动物有小鼠、大鼠。

清洁级动物指除普通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简称清洁动物。

常用清洁级动物有小鼠、大鼠、豚鼠和兔。

普通级动物指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简称普通动物。

常用普通级动物有豚鼠、地鼠、兔、犬、猪和猴。

目前我国已取消普通级大鼠和小鼠。

其中无菌动物需饲养在隔离环境中,SPF级和清洁级动物需饲养在屏障环境中,普通级动物需饲养普通环境中。

2.2 环境基本知识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按微生物控制级别高低分为隔离环境、屏障环境和普通环境。

屏障环境指符合动物居住的要求,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空气的进出,适用于饲育清洁级和SPF级动物的环境。

根据国标14925-2010要求,屏障环境需控制的环境参数有:温度、日温差、相对湿度、换气次数、气流速度、压差、空气洁净度、沉降菌浓度、氨浓度、噪音、光照。

三、动物设施培训3.1动物实验必须履行的手续我校动物设施包括普通设施和屏障设施,设施内人员、动物和物品的进出均有严格要求,动物饲养和动物实验均需规范化操作。

因此,在动物设施内饲养动物和动物实验必需遵循规范化程序。

在我校动物设施内进行动物实验标准流程如下:培训合格者→登录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网站--实验动物管理系统()填写动物实验相关信息→动物中心审核→订购动物(由动物中心代购,特殊情况可申请自行订购)→动物入驻(领取门禁卡、动物合格证、动物发票复印件)办理动物经费结算→交回已签字报销单(两周内完成)→结束实验→笼位费结算→退门禁卡附:实验动物管理系统动物实验申请流程3.2人员、动物、物品进出标准操作程序3.2.1人员进出标准操作程序门厅(脱外衣、放实验无关物品、穿鞋套)→登记→更衣室(穿隔离服、戴口罩、手套、穿洁净鞋)→清洁走廊→实验室→清洁走廊→更衣室→出动物设施附:进出四楼屏障系统(1)登记刷卡:登记信息后刷卡进入设施一更。

(2)一更更衣换鞋:脱去普通工作服和鞋子放入更衣柜内,用75%酒精溶液消毒双手,刷感应开关进入二更。

(3)二更穿戴:打开净化隔离服包裹按顺序穿戴好净化隔离服、口罩和手套(按下列顺序穿戴:净化隔离服→戴口罩→戴手套),穿上拖鞋。

用75%酒精溶液消毒手套,刷感应开关进入风淋室。

(4)风淋:举起双手慢慢转动身体,每个方向停留15秒,风淋1分钟,打开另一侧门,进入清洁走廊,进入实验室。

(5)污物走廊退出:实验结束,经最后工作的房间进入污物走廊(进入后不可返回),由污物走廊缓冲间退出。

在消洗间脱去手套,脱下隔离服、口罩,将其放入指定收纳箱(桶)内。

回到一更用75%酒精溶液消毒双手,穿上普通工作服和鞋,将设施内专用拖鞋放入指定收纳箱内,退出设施。

进出五楼屏障系统(1)登记刷卡:登记信息后刷卡进入设施一更。

(2)一更更衣换鞋:脱去普通工作服和鞋子放入更衣柜内,用75%酒精溶液消毒双手,刷感应开关进入二更。

(3)二更穿戴:打开净化隔离服包裹按顺序穿戴好净化隔离服、口罩和手套(按下列顺序穿戴:净化隔离服→戴口罩→戴手套),穿上拖鞋。

用75%酒精溶液消毒手套,刷感应开关进入风淋室。

(4)风淋:举起双手慢慢转动身体,每个方向停留15秒,风淋1分钟,打开另一侧门,进入走廊,进入实验区。

(5)原路退出:实验结束,原路返回一更,脱去手套,脱下隔离服、口罩、拖鞋,用75%酒精溶液消毒双手,穿好普通工作服、鞋。

退出设施,并将隔离服、口罩、灭菌包裹、拖鞋一并带出,放入指定收纳箱内。

进出四楼家兔豚鼠设施(1)登记刷卡:登记信息后刷卡进入设施一更。

(2)一更更衣换鞋:脱去普通工作服和鞋子放入更衣柜内,用75%酒精溶液消毒双手,刷感应开关进入二更。

(3)二更穿戴:打开净化隔离服包裹按顺序穿戴好净化隔离服、口罩和手套(按下列顺序穿戴:净化隔离服→戴口罩→戴手套),穿上拖鞋。

用75%酒精溶液消毒手套,刷感应开关进入缓冲间。

(4)进入设施:刷感应开关进入走廊,进入家兔或豚鼠实验室。

(5)原路退出:实验结束,原路返回一更,脱去手套,脱下隔离服、口罩、拖鞋,用75%酒精溶液消毒双手,穿好普通工作服、鞋。

退出设施,并将隔离服、口罩、灭菌包裹、拖鞋一并带出,放入指定收纳箱内。

进出三楼犬设施(1)登记刷卡:登记信息后刷卡进入设施一更。

(2)一更更衣换鞋:脱去普通工作服和鞋子放入更衣柜内,用75%酒精溶液消毒双手,刷感应开关进入二更。

(3)二更穿戴:打开净化隔离服包裹按顺序穿戴好净化隔离服、口罩和手套(按下列顺序穿戴:净化隔离服→戴口罩→戴手套),穿上工作鞋。

用75%酒精溶液消毒手套。

(4)进入设施:刷感应开关进入走廊,进入犬实验室。

(5)原路退出:实验结束,原路返回一更,脱去手套,脱下隔离服、口罩、工作鞋,用75%酒精溶液消毒双手,穿好普通工作服、鞋。

退出设施,并将隔离服、口罩、灭菌包裹、工作鞋一并带出,放入指定收纳箱内。

进出D8普通设施(1)登记刷卡:登记信息刷卡进入走廊后,进入更衣室。

(2)更衣穿戴:脱去外套和鞋子放入更衣柜内,穿上实验衣和工作鞋。

(3)进入设施:出更衣室通过走廊进入实验室。

(4)退出:实验结束,退回更衣室更衣后退出设施。

3.2.2动物进出标准操作程序屏障环境采购实验动物→动物到达(核对订购信息、合格证等,检查动物运输包装盒完整性,登记)→放入缓冲间或动物传递间(连同包装盒),擦拭或喷雾消毒液→开启紫外灯20min→进入隔离检疫室→打开包装→观察动物状态→分笼适应性饲养→填写动物标签(标签在检疫室,可按需取用,原则上每笼1个)→悬挂标签→实验结束出动物设施→登记备注:(1)动物在进入屏障系统前,运输包装盒应严格保持密封状态。

若动物在进入屏障系统前,运输包装盒在运输途中破损或被人为打开,均不能进入屏障系统。

(2)标签必须包含信息:项目名称、导师姓名、实验者姓名及联系电话、起止时间。

普通环境:采购实验动物→验收登记→缓冲间(动物接收间)→检疫室→观察动物状态→分笼适应性饲养→填写动物标签(标签在检疫室,可按需取用,原则上每笼1个)→悬挂标签→实验结束出动物设施→登记3.2.3 物品进出标准操作程序物品→传递窗、缓冲间或高压灭菌器→洁库→清洁走廊→实验室→清洁走廊→缓冲间→出屏障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