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学科普及和全面应用,人们对信息技术学科认知有了明显的变化。
而我们农村文化相对落后,因而先进的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应用也相对较迟,虽说信息技术已经走进了课堂,但没有考试,没有升学压力,信息技术教学得不到重视,致使好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不重视,导致信息技术这门课也难以发展,本人从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自己对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应该让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新的认识,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要让学生有这种思想,激发学生的兴趣,信息技术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的活动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一个起点。
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于他们来说,“计算机”是新奇的“东西”,那么,怎样引导他们学习计算机知识呢?那就要靠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鼓励学生在动脑的同时又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就变得相当活跃,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自然也就高涨起来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欲望,就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二、通过有趣游戏的练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七年级刚入学时,大部分学生没碰过电脑,对鼠标和键盘的基
本操作非常陌生。
例如,鼠标的双击和拖动更是难以掌握。
我们应该巧妙地安排“扫雷”和“纸牌”游戏,这样从枯燥的练习鼠标的操作中走出来了,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游戏,一方面消除了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又熟练地掌握了键盘和鼠标。
用计算机在玩中游戏、娱乐、学习等,既可以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的好奇心,又可以迎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找准切入点,采取形象化、游戏化等青少年易接受的教学手段,实施“认知化”计算机教学。
再比如,学习键盘是非常枯燥的,我们通过“金山打字通”软件来学习,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学生在“太空大战”“打地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
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
在这种情况下,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对键盘的学习就感到轻松自如了。
三、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围绕一个个典型的任务展开教学活动,它要求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教学之前要精心设计教学任务。
例如,在“画图”软件的教学中,先给学生展示要画的精美的图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画图”软件,这样就事半功倍了。
恰当地设计教学任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把信息技术课的任务分为三种:信息采集型任务、信息处理型任务和综合型任务。
在搜索引擎教学中,部分基础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因特网直接获取。
如,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的发展、因特网是指什么等等。
这样的任务是信息采集型任务,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并通过所获得的信息学习相关知识。
让学生在word 中制作一个篮球比赛通知,或是利用excel电子表格对自己班级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这些都属于信息处理型任务。
综合型任务一般放在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结束时,作为检验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手段。
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搞清楚任务目标,让学生知道这次任务是什么。
多重任务可以将原先学过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既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又提升学生新知识的应用能力。
其次,尽量采用生活中的实例,这样可以扩展学生现实中的内容。
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用有限的资源中的例子进行自学,若整个教学仅围绕已有的例子来进行,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灵活。
因此,在设计任务时,要动脑设计一些针对性强、能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实例,从而提高信息课的教学质量。
四、加强信息技术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这是内在的根本原因。
要保障这一内因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外部环境,学校应积极地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只有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教师的素质才会提高。
就目
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素质偏低的情况,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措施来保障。
1.加大投入,完善设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设备上还要努力完善,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不能因为起点低、资金少就产生消极懈怠情绪。
要多渠道地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不断地完善、更新教学设备。
2.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了解更多的信息,教师的观念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不断的更新,农村中学教师的领导和信息技术项目负责人有责任在学校建立一套
信息技术教育的学习制度。
定期开展学习活动,信息技术教师要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让自己的观念、知识得到及时的更新。
3.信息技术教师应参加培训,增强技能
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的是学习和教学相结合的任务,工作量大,但不能因工作任务繁重而放弃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
在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前提下,要有计划地参加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一些培训学习活动。
有效地吸收别人先进的经验,增强教学技能,让自己的信息视野更加开阔。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生产、学习、工作以及科学技术
的深刻影响。
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讨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正确把握学生年龄结构、学习环境、认知能力,科学灵活地采取形象化、游戏化、认知化等教学手段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能使他们较快地掌握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新技术。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李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