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材料及其应用测试题

工程材料及其应用测试题

工程材料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填空题1、机械零件选材的基本原则有使用性能原则、工艺性原则、经济性原则2、现今意义上的陶瓷材料是指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统称。

3、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合成纤维、橡胶和胶粘剂。

4、腐蚀失效包括应力腐蚀开裂、腐蚀疲劳、氢致开裂等。

5、填出下列性能指标符号名称:σs屈服强度,σb 抗拉强度,ψ断面收缩率,HRC 洛氏硬度,HBS 布氏硬度,HV 维氏硬度。

6、碳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主要是纤维,该类材料除具有碳和石墨的特点外还有优越的综合性能,是很好的工程材料,耐温高达 2800 ℃。

7、根据石墨形态,铸铁可分为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

其中,球墨铸铁有球状石墨。

8、按钢中合金元素含量,可将合金钢分为低合金钢、中合金刚、高合金钢几类。

9、HT250牌号中“HT”表示灰口铸铁,数字“250”表示最小抗拉强度值。

10、高分子材料的聚集状态有玻璃态、高弹态、沾流态三种。

11、填出下列钢组织代号名称:F 铁素体,P 珠光体,S 索氏体,M 马氏体,A 奥氏体。

12、纯铁在室温条件下的晶体结构是体心立方晶格,在912 ℃以上转变为面心立方晶格。

固态金属随温度的不同发生的晶体结构转变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13、常见的热塑性塑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尼龙、有机玻璃14、HT200牌号中“HT”表示灰口铸铁,数字“200”表示最小抗拉强度值。

15、滑移的本质是位错运动的结果。

16、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在结构上是发生了交联和降解。

17、机械设计时常用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两种强度指标。

18、一般工程结构用金属是多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相同,这就是实际金属的各向同性现象。

19、实际金属存在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三种缺陷。

实际晶体的强度比理想晶体的强度低(高,低)得多。

20、把两个45钢的退火态小试样分别加热到Ac1~Ac3之间和Ac3以上温度水冷淬火,所得到的组织前者为马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后者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二、单项选择题1、T10钢的碳的质量分数为:( B )A)0.1% B)1.0% C)10%2、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 A )A)亚共析钢 B)共析钢 C)过共析钢3、钢的回火处理是在:( C )A)退火后进行 B)正火后进行 C)淬火后进行4、聚氯乙烯是一种:( B )A)热固性塑料,可制作化工用排污管道; B)热塑性塑料,可制作导线外皮等绝缘材料; C)合成橡胶,可制作轮胎; D)热固性塑料,可制作雨衣、台布等;5、橡胶的弹性极高,其弹性变形量可达:( D )A)30% B)50% C)100% D)100--1000%6、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 B )A)碳含量 B)冷却介质 C)合金元素7、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 B )A)越高 B)越低 C)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8、PVC是:( C )A)聚乙烯 B)聚丙烯 C)聚氯乙烯 D)聚苯乙烯9、有机玻璃与无机玻璃相比,透光度:( B )A)较低 B)较高 C)相同 D)难以比较10、铁素体的机械性能特点是:( C )A)强度高、塑性好、硬度低 B)强度低、塑性差、硬度低C)强度低、塑性好、硬度低11、针对下列工件,从已给材料中选择正确的材料:①.坦克履带( A )②.热锻模具( H )。

③.钳工錾子( G )。

④.滚动轴承( E )⑤. 机床床身( F )⑥. 减振弹簧( B )⑦. 麻花钻头( C )⑧. 汽车齿轮( D )现有材料:A). ZGMn13 B). 60Si2Mn C). W18Cr4V D). 20CrMnTiE) .GCr15 F). HT200 G). T8 H) . 5CrMnMo12、选择对应的材料牌号或代号:①.尼龙( I )②.球墨铸铁( C )③.有机玻璃( G )④.超硬铝( J)⑤. 聚氯乙烯( E)⑥. 可锻铸铁( D )⑦. 防锈铝( B )⑧. 黄铜( F )牌号代号: A). HT200 B). LF11 C). QT500-7 D). KTZ450-06E). PVC F). H62 G). PMMA H). LY12 I).PA J). LC4 K).PE13、选择适当的热处理方法:①.提高40Cr机床主轴的综合力学性能。

( F )②.满足20Cr钢变速齿轮表硬内韧的要求. ( G )③.改善T10钢的切削性能。

( D )④.65Mn弹簧获得弹性。

( A )⑤.9SiCr丝锥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

( B )⑥.提高LY11的强度。

( C )热处理方法:A). 淬火+中温回火 B). 淬火+低温回火C). 固溶-时效强化 D). 球化退火E). 氮化 F). 调质 G). 渗碳淬火 H).正火14、晶体中的位错属于:( C )A)体缺陷 B)面缺陷 C)线缺陷 D)点缺陷15、高聚物受力变形后所产生的应力随时间而逐渐衰减的现象被称为:( C )A)蠕变 B)柔顺性 C)应力松弛 D)内耗16、钢的淬硬性主要取决于:( A )A)碳含量 B)冷却介质 C)合金元素1.钢在淬火后所得的组织是(A )A.淬火马氏体B.回火索氏体C.回火屈氏体D.索氏体17、在淬火钢中,当含碳量增加到0.6%以后,随含碳量的增加,硬度增加缓慢,这是因为(A )A. 随含碳量的增加,残余奥氏体的量增多B. 随含碳量的增加,片状马氏体的量增多C. 随含碳量的增加,淬火内应力增大D. 随含碳量的增加,非马氏体的量减少18、若钢中加入的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左移,则将使钢的淬透性( B )A.提高B.降低C.不改变D.对小试样堤高,对大试样则降低19、下列钢铁材料中切削性能较好的是( B )A.工业纯铁B.45钢C.白口铸铁D.T12A钢20、钢锭中的疏松可以能过下面哪种方法改善(B )A.完全退火B.足够变形量的锻轧C.扩散退火D.正火21、退火亚共析钢,随含碳量的增加(B )A.HBS、σb值减小,δ、a K值增加B. HBS、σb值增加,δ、a K值减小C. HBS、σb值增加,δ、a K值增加D. HBS、σb值减小,δ、a K值减小22、碳含量为Wc=4.3%的铁碳合金具有良好的( D. )A. 可锻性B. 切削加工性能C. 可焊性D. 铸造性能23、建筑用钢筋宜选用(C )A. 高碳钢B.中碳钢C. 低碳钢D.工具钢24、下述退火态钢中强度最高的是( D. )A.T13钢B.45钢C.65钢D.T8钢25、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A )A. AB. MC. P26、在铁碳合金相图中,钢与铸铁分界点的含碳量为:(B )A. S(0.77%)B.E(2.11%)C. C(4.3%)27、金属铸造时,为细化晶粒,可采用:( C. )A 快速浇注 B. 以砂型代替金属型 C. 采取机械振动28、使钢产生热脆的元素是:(C. )A. 锰B.磷 c.硫29、反复弯折铁丝,铁丝会越来越硬,最后会断裂,这是由于产生了:( A )A.加工硬化现象B.再结晶现象 c.去应力退火30、消除加工硬化应采取的热处理工艺是:( B )A.去应力退火B.再结晶退火 c.球化退火31、若钢中加入的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左移,则将使钢的淬透性:(B)A.提高B.降低 c.不改变32、制造机床床身应采用:( A )A. HT150B. Cr12MoV c. Q235C33、检测退火钢件的硬度一般采用:( A )A . HBS B. HRB c. HRC34、钢在淬火后获得M组织的粗细主要取决于:( B )A. A的本质晶粒度B. A的实际晶粒度 c. A的起始晶粒度35、可锻铸铁的石墨形态是( B )A. 片状B. 团絮状 c. 球状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调质处理 = 淬火+高温回火。

B. 过共析钢淬火温度越高,淬火后马氏体的含碳量越高,残余奥氏体越多。

c. 可锻铸铁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因此可以通过锻造成形。

三、判断题1.凡是由液体凝固成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2.T12A钢在淬火加热保温时,必须达到完全奥氏体化。

×3.20钢比T12钢的碳质量分数要高。

×4.钢的淬透性好,则淬透层的深度也越大。

√5.所有的合金元素都能提高钢的淬透性。

×6.不锈钢的Cr元素含量大于12.5% 。

√7.可锻铸铁在高温时可以进行锻造加工。

×8.陶瓷的塑性很差,但强度都很高。

×9.表面淬火既能改变钢的表面组织,也能改善心部的组织和性能。

×10.可锻铸铁可以锻造,其强度高于球墨铸铁。

×14.淬透性好的钢其淬硬性也好。

×18.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间隙式固溶体。

×19.拉伸实验只能做出抗拉强度等强度指标。

×2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少,板条状马氏体增多。

×,片状马氏体增多,板条马氏体减少22.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和过冷奥氏体分解时形成的屈氏体、索氏体,只是形成过程不同,但组织形态和性能则是相同的。

×,组织形态和性能也不同23.退火工件常用HRC标出其硬度,淬火工件常用HBS标出其硬度。

×,退火工件硬度用HBS标出,淬火工件硬度用HRC标出24.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膨胀。

√25.表面淬火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

×,表面淬火只能改变工件表面的组织与性能26.化学热处理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

√27.高碳钢淬火时,将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但由于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终止温度在0℃以下,故钢淬火后的组织中保留有少量的残余奥氏体。

√28.为了消除加工硬化便于进一步加工,常对冷加工后的金属进行完全退火。

×,进行再结晶退火29.片状珠光体的机械性能主要决定于珠光体的含碳量。

×,取决于珠光体的片间距30.由于钢回火的加热温度在A1以下,所以淬火钢在回火时没有组织变化。

×,尽管钢回火的加热温度在A1以下,但是淬火钢在回火时仍有组织变化31.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砂型铸造比金属型铸造的铸件晶粒更细。

×32.固溶强化是指因形成固溶体而引起的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33.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都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34.碳的质量分数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是:随着钢中碳的质量分数的增加,硬度、强度增加,塑性、韧性也随着增加。

×35.淬火临界冷却速度是钢获得马氏体的最小冷却速度。

×36.淬透性好的钢,其淬硬性也一定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