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必答题
(必答题包括第一、二、三题,每题20分)
一、本题包括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按照资源配置方式不同,我们将经济体系划分为( )
A.传统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B.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
C.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
D,传统经济和新经济
2.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动时,需求量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变动,这种变动通常被称作( )
A.需求的变动
B.需求的变化
C.需求量的变动
D.需求量的变化
3.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产生分工的原因首先是( )
A.分工的经济性
B.生产活动可以被分为不同的操作
C.劳动的熟练性
D.追求利益性
4.经济规模变动引起成本的变动,关于这种变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成本随着经济规模扩大而增加,即规模收益递增
B.平均成本随着经济规模扩大而增加,即规模收益递减
C.平均成本随着经济规模扩大而出现波浪式的递增
D.平均成本不随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5.一般情况下,人们将现代企业主要划分为三种法定基本形态,下列哪种形态不属于其中之一( )
A.独资企业
B.合伙企业
C.外资企业
D.公司
6.具有一定的组织机构、独立的财产、独立核算、自己的组织章程和场所,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经济活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依照法定程序设立的组织,一般称为( )
A.合伙人
B.法人
C.出资人
D.法人代表
7.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纵深阶段,行会承担着很多职能。
下列不属于行会职能的是( )
A.提出行业发展的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依据
B.向政府反映会员的愿望和要求,并提出建议事项
C.开展咨询服务,为会员提供国内外政治情报和技术情报
D.发展本行业的公益事业,开展有益于本行业的其他活动
8.西方国家工会的主要武器是( )
A..怠工
B.出工不出力
C.辞职
D.罢工
9.一般公共政策的研究主要从三种学科途径来研究,这三种学科是( )
A.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
B.宪法学、政治学、经济学
C.政治学、哲学、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宗教学
10.一国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和管理应达到的目标应当是( )
A.物价平稳上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收支平衡
B.物价稳定、自然就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收支平衡
C.物价平稳上升、自然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1.我过目前下岗工人的失业主要属于(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一般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为( )
A.兴旺、停滞、萧条和复苏
B.繁荣、停滞、萧条和恢复
C.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D.兴旺、衰退、萧条和恢复
13.当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进行减收税收时,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分别为( )
A.二者同增
B.二者同减
C.增加和减少
D.减少和增加
14.为了实现产业政策目标,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A.政府协调和干预、采取立法手段和经济手段、政策的间接干预
B.政府指引和协调、采取立法手段和强制手段、政策的间接干预
C.政府指引和干预、采取立法手段和强制手段、政策的直接干预
D.政府指引和协调、采取立法手段和经济手段、政策的直接干预
15.当政府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对利率和总产出的影响为( )
A.不确定和减少
B.不确定和增加
C.减少和增加
D.增加和减少
16.物质需要是消费者为获得快感与满足而拥有或使用某种商品或服务的( )
A.要求
B.希望
C.欲望
D.需要
17.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五个层次依次是( )
A.物质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敬需要和精神需要
B.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C.物质需要、安全需要、精神需要、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8.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将原来一个人或组织生产活动中所包含的不同职能的操作分开进行的活动称为( )
A.专业化
B.合作
C.专业生产
D.分工
19.在一定技术水平下,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称为( )
A.规模收益递增
B.规模收益不变
C.边际收益递减
D.规模经济
20.政党在公共决策系统中的作用主要包括( )
A.目标制定、利益整合、制度化功能、精英的形成与遴选
B.宪法制定、利益表达与聚合、制度化功能、精英的培养与遴选
C.宪法制定、利益整合、动员和社会化功能、精英的培养与遴选
D.目标制定、利益表达与聚合、动员和社会化功能、精英的形成与遴选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案例,然后回答第二、三题。
案例(纯属虚构):
欧盟的经济一体化
1951年4月18日,比利时、联邦德国(西德)、法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等六国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六个煤钢共同体的成员国在1957年3月又签订了《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联合组成“欧洲共同体”。
英国、爱尔兰和丹麦三国于1973年1月1 aiE式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
1981年,希腊加入了欧洲共同体。
1986年1月1口,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欧洲共同体。
1995年,瑞典、挪威与芬兰一起成为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成员国,从而使该组织的成员国增加到15个。
自1998年开始,欧盟又先后与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浦路斯、马耳他等12国谈判,此外,瑞士和土耳其等国也希望加入。
欧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制化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在过去40年的时间里,欧洲逐步由最初的关税同盟发展为现在的经济和货币联盟,并正着手进行政治联盟的工作。
成员国从1968年7月1日开始建立了共同体统一的对外关税。
从1975年,共同体的关税收入全部归共同体支配,标志着关税同盟的完成o 1992年底,欧洲统一大市场初步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在成员国内部基本实现了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随着共市场的建成,成员国的短期经济政策对其他成员国经济的影响加强,需要协调它们之间的经济与货币政策。
因此建立实行经济政策的共同基础,有助于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1991年12月,第46届欧共体首脑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签订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简称《马约》)。
《马约》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单一货币、欧洲中央银行和共同的经济政策。
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和政治联盟。
欧洲政治联盟有三个支柱:一是欧洲共同体,二是共同对外和安全政策,三是司法和国内事务方面的合作。
1991年12月9日至10日,第46届欧共体首脑会议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还草签了《政治联盟条约》。
欧洲政治联盟是欧共体长期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世界局势、特别是欧洲局势重大变化的产物。
二、本题包括21—24题四个小题,共20分。
21.什么是欧盟机构中的理事会?(2分)
22.欧洲走向政治联盟的四个条件是什么?(4分)
23.解释欧洲执行委员会,并说明其职能。
(6分)
24.简述欧洲投资银行与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8分)
三、本题包括25—26题四个小题,共20分。
25.结合本案例和欧洲各国的发展历程,说明为什么欧洲的各国领导者要签订《马约》呢?(10分)
26.结合《马约》内容,说明经济与货币联盟是如何实施的?(10分)
第二部分选答题
(选答题部分包括第四、五、六、七题,每题20分。
任选两题回答,不得多选,多选者整个选答题部分不给分)
四、本题包括27—28题两个小题,共20分。
27.什么是国际收支平衡表?(5分)
28.解释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平衡项目。
(1) 经常项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