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纸的秘密中班教案

纸的秘密中班教案

纸的秘密中班教案【篇一:中班主题活动纸的一家】主题活动:纸的一家教师:班级:时间: 2015年3月-5月主题活动:纸的一家主题说明:从3月3日起我们将和孩子们进入《纸的一家》的主题活动中。

“纸”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物品,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也充满了和纸相处的经验:从纸巾、纸盒到纸袋,从书籍、报纸到海报??纸,在儿童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将带领孩子与各种各样的纸展开一系列互动。

让孩子从撕贴和折叠中直接去触摸和感受纸的材质,了解不同的纸各自具有的特色;他们会有机会探索和研究某些纸的来源,也能学会珍惜省用各种纸,在废止回收利用的过程中懂得保护资源;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真正地和纸玩游戏,他们可以折一折、玩一玩各式各样的纸;可以开动脑筋,想办法让平面的纸站起来,让立体的纸变化出不同的空间。

厚的、薄的、粗的、滑的、硬的、软的,大张或是小张的,平凡的纸成为孩子创作或游戏的素材,给予他们一片尽情想象的空间。

准备好了吗?欢迎您和孩子一起进入纸的宽广世界。

活动总目标:1、了解纸的种类、用途,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纸的分类。

2、能积极参与收集和讨论活动,乐意与同伴分享知道的有关纸的信息。

3、体验纸艺的创作乐趣,能大胆想象,有创意地开展活动。

4、知道纸可以回收再利用,增强节约用纸的意识。

5、了解书的结构及各部分。

主题网络图:活动一:纸的由来▲活动内容:谈话——纸从哪里来活动准备:活动前观看过有关录象;挂图:纸的发展史。

活动过程:1、指导幼儿回忆录象中的内容并提问(1)纸是谁发明的?(2)蔡伦是用什么来造纸?(3)纸是怎样分明的?2、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讲述纸的发展过程。

在讲述中,意思表达不清楚时,师予以帮助和提示。

3、介绍后,师布置“纸的发展史”专栏让幼儿互相观看、介绍4、引导幼儿提出有关纸的问题观察与推进:本次活动课前通过录像,部分孩子已经对纸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大部分幼儿对纸的缺乏相关的感性经验,因此在欣赏故事过程中个别幼儿不理解其中的一些情节,建议在观看录象时进行分段讲解,增加感性认识。

通过活动孩子对纸有了初步的认识,下节课我们将一起了解古代造纸。

▲活动内容:古代的纸(半日)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古代和现代的不同记录方式,感受现代记录工具的先进。

2、体验玩纸的乐趣。

活动准备:大贝壳、竹木片、雪糕棍子、筷子、树叶、石头、笔等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讨论:古代人是怎样记录事情的?。

2、观看纸的演变历史的vcd,帮助幼儿了解古代记录事情的方式。

3、引导幼儿参观“纸的演变展示区”。

启发幼儿观察比较近现代各种纸及纸的代替物,了解现代先进的书写用品极其不同的用途。

4、提供大贝壳、竹木片、雪糕棍子、筷子、树叶、石头、笔材料,让幼儿模仿古人的方式记录某一件事,体验古代书写的艰难。

5、提供笔、白纸、报纸、复印纸、复写纸、录音机等现代记录工具,让幼儿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体验现代记录工具的简便。

6、启发幼儿谈一谈:未来人们还会发明什么样的纸?未来的书写工具将会是怎么样的?观察与推进:本次活动孩子对古代人记录事情的方法很好奇,通过观看vcd,孩子们基本了解了纸的演变历史。

在模仿古人记录时,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但部分选择“用石头刻”等方法的孩子反映说:老师,我没办法写呀!从中了解了古代书写的艰难。

活动中发现孩子对毛笔、砚台等很感兴趣,因此下一活动将与孩子一起认识文房四宝。

▲活动内容:文房四宝(半日)活动目的:1、知道中国特有的文房四宝的名称。

2、初步了解毛笔书写的方法。

3、感受民族文化,体验创作乐趣。

活动准备:请家长协助收集各种有特色的纸、砚、毛笔、墨等文房四宝的实物或挂图、 vcd,中国画毛笔书法作品的图片,宣纸、砚、毛笔、墨各若干。

活动过程:1、观看vcd,了解文房四宝。

2、引导幼儿参观“文房四宝展示台”。

启发幼儿说说展示台上有什么?为什么它们是“文房四宝”【篇二:中班科学教案】焦桥镇中心幼儿园2015~2016学年度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水一、活动背景水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是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二、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

2.能仔细观察,乐于尝试,懂得保护水。

(二)活动准备:1.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一条金鱼,一缸米内有塑料彩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组一份菊花精、白糖、盐、沙、石子、红豆。

2.人手一只塑料小篮、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条毛巾。

(三)活动过程:1、教师导入课题(1)出示一杯清水— 1 —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

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金鱼缸,一个缸内装水,一个缸内装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有的说水里有条金鱼在游来游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幼:有的说一看就知道;有的说透过水看到的。

师:看看米里有什么?幼:有的说只有米;有的说什么也没有;有的说看不出。

教师从米里拿出塑料彩球。

小结:水是无色透明的,能看见水里的物体;米不透明,看不见里面的。

(评:以探索秘密引出课题,萌发幼儿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以具体形象的猜一猜活动,让幼儿自己感受水是透明的。

)2、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1)盛水活动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篮、请你们选一样来盛水,看看会怎样?小结:水会流动。

— 2 —(提供材料,幼儿在自己的尝试操作中感知水会流动,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结论,使幼儿有了成功的体验,为下一尝试活动奠定基础。

)(2)溶解实验师:请小朋友从桌上的白糖、盐、菊花精……中取几样东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及实物在水中的变化。

建议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提供多种材料,引让幼儿尝试操作,并引导幼儿自己观察、比较,讲述自己的发现。

既为幼儿间的互动提供了机会,又使幼儿的主动活动得到了充分体现,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理解了溶解的含义。

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3、引导幼儿保护水(评:教师适当引导,使幼儿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激发幼儿保护水,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 3 —焦桥镇中心幼儿园2015~2016学年度中班科学教案:不怕水的纸船活动目标1.能观察比较不同性质纸的吸水性。

2.懂得进行简单的实验记录,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3.积极探索纸的秘密,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知识准备:已认识过各种各样的纸、滴管的使用方法。

物质准备:(1)蜡光纸、报纸、宣纸、牛皮纸。

(2)滴管、碗、泥工板、脸盆。

(3)记录表、勾线笔、投影仪。

(4)折纸小船、毛巾。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小蚂蚁要到河的对岸参加比赛,可是小河上没有桥。

请小朋友帮小蚂蚁想想要用什么办法过河。

师:小朋友们真棒!帮小蚂蚁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很多小朋友都认为可以用船来帮助小蚂蚁过河。

— 4 —过渡语:老师带来了四种不同材料的纸船,哪种纸船才可以帮助小蚂蚁过河呢?二、介绍材料,引发猜想。

师:我先来看看这几只纸船是什么纸做的。

你们觉得用报纸、宣纸、牛皮纸、蜡光纸做的小船,哪些不怕水?能够帮助小蚂蚁过河呢?为什么呢?谁来说一说?过渡语:到底哪个纸宝宝做的小船能够帮助小蚂蚁过河呢?让我们用这些纸先动手试一试。

三、幼儿探究操作,观察纸张的吸水性。

1.介绍记录表,提出操作要求。

师:到底哪些纸能帮小蚂蚁过河?2.提出操作要求。

(1)用滴管同时滴几滴水在每张纸宝宝的身上,滴完之后用你们的小眼睛来看看每张纸宝宝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纸会吸水,什么纸不会吸水。

(2)将观察结果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在记录表里面。

(3)如果不小心把水洒在桌子上,记得用毛巾来擦一擦。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1)分享交流探索结果。

— 5 —【篇三:大班科学:纸的秘密】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探索纸的秘密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能力。

3、引导幼儿通过摸摸、玩玩,感知纸的特性。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纸若干,如卡纸、宣纸、绘画纸、皱纹纸、牛皮纸等。

多媒体课件、即时贴、每组一盆水。

活动过程1、带领幼儿欣赏手工制品,引出活动主题。

今天这里举办了手工作品展,我们一块去看看吧。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它们使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他们虽然都是纸,让我们来找找什么地方不一样?2、幼儿自由玩纸,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引导幼儿摸一摸、吹一吹、撕一撕、听一听,放到眼睛上看一看等方式来发现纸的不同。

3、和幼儿一起做实验,了解纸的特性。

(易撕碎、揉皱;怕水、吸水性强;怕火、易燃烧)4、请幼儿说出生活中那些东西使用纸做成的,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纸。

(不要把纸弄湿、不在火旁看书、)5、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特殊功用的纸。

教师小结:纸在我们生活中用处特别大,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处,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希望小朋友好好学习,长大后发明出更多特殊作用的纸。

活动延伸:启发幼儿利用小篮子里的纸进行手工制作。

在美工区投放各种类型的纸,供幼儿操作,进一步感受纸的特性。

请家长为幼儿讲解纸的用途。

效果分析:本次活动从幼儿熟悉的事物入手,幼儿在摸一摸、吹一吹、撕一撕、听一听、做实验等过程,使幼儿发现了质的特性。

活动中教师的积极引导,幼儿的主动探索表现得非常明显。

幼儿明白纸的用途非常广泛,接下来让幼儿看录像,激发了幼儿对科学家的崇敬,活动目标完成的很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