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篇一: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复习题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1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

(留五个空,任意填。

)11、课程标准把三个领域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是( 科学探究 )( 情感、态度、价值观)( 生命世界 )( 物质世界)( 地球与宇宙 )。

12、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 对待科学学习 )(对待科学)( 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对待自然 )213、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 多样的生物 )( 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 )( 健康生活 )14、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 物体与物质 )( 运动与力 )(能量的表现形式 )15、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 )(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 天空中的星体 )16、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 )、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 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17、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 )、(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

18、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 科学学习的态度 )。

19、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20、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其观察要点以( 观察对象为标志)和以( 观察现象为标志 )分为两种。

二、简答题。

1、科学探究式教学有什么特征,答:(1)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3(2)学习者获取可以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科学性问题的论据。

(3)学习者要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对科学性问题做出回答。

(4)学习者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科学性理解的解释,来评价他们自己的解释。

(5)学习者要交流和论证他们所提出的解释。

2、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

把科学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

?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

?在各4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4、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

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

(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三、案例分析1、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

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

”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

”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

”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

”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好落后了。

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5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

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答题思路: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

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C、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为什么学生需要规范的实验程序,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

但对放土豆6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科学需要客观精神,为保证获得的事实对证明一个问题的有效性,观察与实验必须要规范。

在观察与实验所遵循的规则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控制变量,如果应控制的变量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实验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

在《沉与浮》一课这一实验中,土豆的密度应该保持不变,是需要控制的变量,因此要避免任何影响改变土豆密度的因素。

教法部分参考书目1、《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2、走近新课程丛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科学试题库小学科学部分(二)一、简答题篇二: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新桥外国语学校《科学课标》测试题姓名分数一、填空(每空1分计20分)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 )为宗旨的( )课程。

72、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 ),乐于探究,(),并树立();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 )中遇到的问题。

3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 )和( )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让他们自己( )、( ),比( )更有效。

4、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 ),又是( )。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 )。

5、新课和标准强调用( )的学习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6、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

7、( )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二、判断(20分)()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

()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3、科学课程的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而不应包括家长。

()4、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

()5、科学探究的重点应着眼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

()6、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

()7、专题研究是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一种类8型。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编写科学教材的依据。

()9、科学课程中的总目标分为三个分目标,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

()10、以科学探究为主的科学课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

三、选择(10分)1、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 ) A、控制严格的B、间接的C、直接的D、限制较死 2、“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A、物体与物质B、珍爱生命C、生命的共同特征D、天气的变化 3、为了便于考查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主语最好是:() A、教师B、学生C、家长D、不确定4、教学建议中指出,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A、起始阶段B、观察、实验阶段C、结束之前D、搜集、整理信息阶段5、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 )A、搜集资料B、观察、实验C、表达与交流D、思考行动计划五、论述题(20分)1、你是怎样理解“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四、简答(每题10分计30分)91、科学探究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2、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答:3、请描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答答案一、填空1、科学素养、科学启蒙2、科学的本质、热爱科学、社会责任感、自身学习、日常生活3、发展需要、已有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讲授训练4、目标、科学学习的方式、主要途径5、科学探究式6、主渠道、主阵地7、科学探究二、判断(?)(×)(×)(?)(×)(×)(?)(×)(×)(?)三、选择(10分)B C B A D四、简答1、科学探究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答:(1)、目标的双重性。

(2)、活动的过程性。

(3)、方法的针对性。

(4)、工具的有效性。

(5)、证据的重要性。

(6)、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

(7)、结论的开放性。

2、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答:小学科学课程是以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3、请描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答: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0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五、论述题1、你是怎样理解“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1)、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