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主要原因及预防对策

2020年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主要原因及预防对策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主要
原因及预防对策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2020年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主要原因及预防
对策
石油化工生产中使用的原材料(包括成品及半成品)大多易燃、易爆、易腐蚀,生产过程伴有高温、高压及深冷,工艺操作连续化,化学反应复杂,生产设备繁多,易形成爆炸混合物,且生产中使用的电源、火源及其他热源较多,故石油化工生产具有火灾及爆炸危险性。

国内外火灾案例亦已证明,一旦石油化工企业发生火灾,就可能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较大人员伤亡,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分析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做好防火工作,以达到控制火灾发生,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应成为消防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笔者跟踪调查了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扬子石化公司自1991年至1999年发生的火灾事故,分析了9年中共发生的122起生产火灾,找出了引发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以期有助于进一步做好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工作。

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
每起石油化工火灾的燃烧物、点火源、火势及损失各不相同,但究其成因,许多火灾有类似之处,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为:
一、设备泄漏。

分析结果表明,设备泄漏是引发石油化工火灾最主要的原因。

122起火灾中由于泄漏引发的有42起,占总起数的34.43%。

设备泄漏与设备设计、设备材质、检修质量及工艺特点有直接关系。

设备泄漏有三个因素:受热影响、受载荷影响或材质性能下降。

设备泄漏引发火灾甚至装置停车的例子很多。

如本公司炼油厂在1995年发生的10起火灾中就有8起是由于设备泄漏引发的。

二、违章动火。

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检修过程中少不了动火,而因违章动火引发的火灾也占很大比例。

9年中扬子公司共发生22起因违章动火引起的火灾,占总起数的18.03%。

违章动火体现在两方面:1.领导违章指挥。

为了生产、检修进度,一些领导不顾或忽
视安全规定,在不具备动火的条件下指挥人员动火。

2.职工盲目动火。

有的职工不熟悉动火管理规定,或存在侥幸心理,不办动火手续,不采取措施清除可燃物,在不备灭火器材、无人在现场监护的情况下盲目动火,引发火灾。

三、误操作。

石油化工企业大多生产规模大,工艺流程复杂,工艺参数多,这就给操作带来难度,而9年中扬子公司火灾事故表明,误操作是引发火灾的又一重要原因。

由于操作引发的火灾共19起,占总起数15.258%。

误操作有管理上的问题也有操作人员业务素质上的问题等。

误操作表现为错开(闭)阀门,或未关严阀门,该置换的容器及管道未置换或置换不彻底,或不采取有效措施拆卸设备等,这就造成流程走向错误,设备超压、超温、物料泄漏,最终导致火灾。

例如:1992年7月18日,本公司炼油厂裂解车间TA—1324污油罐发生着火爆炸事故,398名消防官兵参战,出车37台次用了2小时才将大火扑灭,直接经济损失4.74万元。

究其原因是由于职工张某误操作使高压蒸汽串入吹扫线,导致油罐渣油冒顶,被温度高达340℃的吹扫管线引燃造成的。

四、电气故障。

由于设计、选型错误,安装、使用不当,设备线路老化,防雷、防静电设施不全等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在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中也占有较大比例。

扬子公司9年中因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就有18起,占总起数的14.75%。

如1994年8月9日,芳烃厂给排水车间2600#的隔油池A2601发生火灾,消防队出动12台车,用30分钟才将大火扑灭。

调查发现,火灾就是因为某溶助剂厂擅自使用非防爆型泥浆泵清理油池时,产生电火花引燃了油蒸气造成的。

五、自燃。

由于生产中高温表面多,采用高压压缩工艺,以及一些物质的本身性质,石油化工企业都有可能发生因自燃而引起的火灾,9年中扬子公司共发生此类火灾12起,占总起数9.84%。

如催化剂三乙基铝自燃、聚丙烯自燃等。

9年中,由于设备泄漏,违章动火、误操作、电气故障、自燃五方面的原因引发的火灾共为113起,占总起数的92.62%,这足以说明这五方面原因是引发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预防火灾的基本对策
要预防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的发生,必须综合来自上述几个方面
的危险因素而探求防火安全基本对策,使整个生产系统具有相当的安全可靠性,笔者认为采取措施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基本上就能达到消除火灾因素,预防火灾发生的目的。

一、抓好基础阶段的防火工作。

如设备泄漏、电气故障等一些引发火灾的主要原因往往源于基础阶段。

要降低石油化工企业火灾概率,抓好基础阶段的防火工作十分重要。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备的设计、选材、制造和布置及安装均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

严格把好设计关,根据不同工艺过程的特点,选用相应的耐高温或低温、耐腐蚀、满足压力要求的材质,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制造和安装,特别是有爆炸危险性场所的电气设备应正确设计选型。

二是新建、改建、扩建生产装置布局,单元设备布置,防火安全设施的设计和实施应遵循有关规范,做好严格的防火审核工作,并通过严格的试车和验收,夯实防火安全基础。

二、提高生产操作技术水平。

一方面应加强职工的工艺和操作纪律,制定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

制定生产类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提高职工事故状态下的应变
能力。

另一方面,要对装置原有的生产操作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如进行DCS改造,尽可能地采用最新科学技术,运用全自动程序控制系统进行生产操作中的检测、调节、操纵工作,自动完成全部生产工序,正常控制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等工艺参数,减少人为操作失误。

还应采用联锁、联动控制系统,在设备、装置出现异常情况时,如设备损坏、泄漏、动力源中断,及时报警并自动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三、控制火源。

火源是发生火灾的三个必要条件之一,控制火源是预防火灾的有效措施。

石油化工生产火源繁多,如明火、高热物或高温表面、电气火花、静电火花、冲击与摩擦、绝热压缩、自燃发热、热辐射等。

1.明火的控制。

建立严格的明火使用及管理制度,杜绝非必要明火在厂区出现。

对生产用火应严格审核,加强检查,特别是要加强检修动火的管理,坚持抓好“三不动火”工作,杜绝各种违章动火现象。

2.电气火花和静电火花的控制。

危险场所应采用本质安全防爆电气设备,控制电气火花;采用抑制、接地、增湿等方法消除静电火花。

3.高温表面的控制。

采用冷却降温、绝
热保温、隔热措施控制高温表面,使其不能作为点火源。

4.冲击与摩擦。

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在生产操作中避免冲击与摩擦产生火花,如用非金属材料制作冲击或摩擦工具,加强设备的润滑保养。

5.加强其他火源控制。

四、化学危险物的处理。

应根据生产工艺特点或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分别采取措施,加强化学危险物的处理,在生产中采用密闭操作或惰性气体保护及通风置换等工艺手段,对本身具有自燃能力或遇空气自燃、遇湿燃烧的物质,应分别采取隔绝空气、防水防潮、通风、散热、降湿等措施。

分别存放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物质。

一些危险物质的排污或放空物应采用相应的防火对策。

五、防火安全装置的设置。

常见的在生产中广泛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有:1.阻火设备。

它包括安全液封、水封井、阻火器、单向阀、阻火阀等,其作用是防止火焰闯入设备、管道或阻止火焰在其间扩展。

2.防爆泄压设备。

包括安全阀、爆破片(防爆片)、放空管等,安装于压力容器、管道等生产设备上,起降压防爆作用。

3.火星熄灭器。

安装于产生火星的设备和装置,防止火星飞出引燃可
燃物。

如机动车辆使用的火星熄灭器。

4.消防自动报警器。

一种是用于自动检测可燃气体浓度,当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自动报警或起动联锁装置自动停车。

另一种是用于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并启动自动灭火联锁设施,及时运作,快速灭火。

六、搞好生产装置的火灾危险评价。

石油化工企业须对现有生产装置进行火灾危险度评价,找出生产中各种潜在火灾危险因素,从而为消除隐患,保证安全生产提供具体而可靠的依据。

评价是以生产设备为主体,逐一分析生产过程中所用物质的火灾爆炸敏感性及工艺参数,综合起来定量分析,评定装置火灾危险度等级,并确定该等级应具备的防火安全标准,再对照此标准通过多种有效的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找出不足之处,采取措施,整改火灾隐患。

特别是应吸取石化企业发生事故的教训,根据生产装置火灾危险度评价结果,确定企业的重点生产装置及重点检查、重点监督管理的内容和方式以确保生产安全。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