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接触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论文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接触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论文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接触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

儿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

所以,语言和交际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

正如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inston brembeck所说:“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

由于语言所具有的作为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的特征,不了解该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种语言。

我们把“文化意识”这一概念引入英语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它有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助于培养世界意识。

现行初中英语教材有意识地安排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力求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文化知识,让学生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

这就要求教师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通过课堂教学培养文化意识
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应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在语言教学的同时,传授文化背景知识。

教师需注意就语言材料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进行讲解,指明文化意义或使用中的文化规约。

通常第一堂英语课会进行介绍与问候,由于中外两种文化对礼貌称呼的习惯存在着差异,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进行简
单的阐述。

中国人初次见面对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

有鉴于此,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教师可适时向学生传授英美人谈话的禁忌。

在英语国家,只有在彼此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don”。

应该向学生指出,按英语习惯,亲属之间是直接用名字相称的。

如果不用名字而用表示亲属关系的词称呼长辈时,可降一辈来称呼。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又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二、在课堂活动中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
学生学习外语时往往难以摆脱母语的干扰,即使他们对一些固定的表达方式或习惯用语了如指掌,真正使用时,仍会出现错误。

例如,某位学生穿了件新衣服,显得格外精神,教师在free talk时对他说:oh,you look nice in this new coat.这位学生马上显得不知所措。

又如,在教学打电话这一内容时,学生会脱口而出who are you?他们并非不知道如何应答,只是缺乏练习的机会。

因此,在课堂上要多组织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练习活动,如在学习pair work,group work,role play等。

这样做,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机会学说英语。

如,学完a birthday party一课后,教师可组织学生编一段为某位同学过生日的对话。

事先,让他们了解西方人习惯当面打开礼物,并表达自己的
谢意。

在了解这一习俗后,学生的对话流畅而自然。

这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使之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

三、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适时传播文化知识
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也渗透了文化意识。

人教版初中课本的内容设置很大部分是结合日常生活、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展开各种交际会话,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每一个细节,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播文化知识。

例如unit1、unit2主要是介绍国家、人民和职业等。

借这个机会,教师可以通过世界地图把学生带到英语地图london,new york,tokyo,beijing,andsydney等地。

每到一处,就扮作导游说说对当地的了解,向全班介绍这些地区的主要建筑和标志。

如:big ben(英国的大本钟),the liberty statue(美国的自由女神
像),fuji moun-tains(日本的富士山),the great wall(中国的长城)、terracotta worries(兵马俑),悉尼的opera house(歌剧院)等等。

这些标志物通常是该国的民族象征和骄傲,这些国家的人民常常引以为豪。

四、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传播文化知识
(1)校园里通常有宣传栏和板报,我们可在上面开辟英语学习园地,介绍一些习惯用语、名言名句、猜谜游戏、各国风俗和朗朗上口的童谣等,利用这些展板定期进行英语文化宣传。

(2)鼓励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

例如,学生对一些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和文娱活动都很熟悉,有的还很喜爱。

当举办一些国际活动的时候,教师不妨和学
生一起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介绍。

(3)要求学生定期收看程度相当的英语动画片或教学节目,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动画片供学生欣赏。

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像和光盘运用于教学之中,电子计算机等多媒体引入课堂,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注重引导,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有些学生对国外的风俗习惯津津乐道,对本国的传统习俗却不屑一顾,甚至一无所知。

这时,教师要用浅显的语言向学生阐明:文化习俗并无优劣之分,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特点。

我们要了解西方文化,吸收其先进思想,但不能因此放弃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要使学生意识到,中西方文化各有特色,各有所长。

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爱国、爱家乡意识,增强将来报效祖国的信念。

文化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教会学生得体地运用语言,最终达到能够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目的。

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做出良好的铺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