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与公式整理版一、分数乘法、分数除法1. 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2×5表示求5个12的和是多少,或者表示12的5倍是多少。
3.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4×13表示求4的13是多少。
3×13表示3的13是多少。
4. 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2)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5. 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乘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如:25÷5=? 已知两个乘数(因数)的积是25,其中的一个因数是5,求另一因数是多少?6. 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1)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2)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3)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4)当除数<1时,商大于被除数;(商就是得数)5)当除数=1时,商等于被除数; 6)当除数>1时,商小于被除数。
7. 倒数的一个数的9. 分数混号的先算10. 运算1)乘2)乘运用运11. 分数分数与12. 一个一个数一个数13.分数乘 2)已14. 原价15. 找单①总数量是单位“1”;例如:小红看完整本书的12,那么单位“1”是整本书的页码。
②原价就是单位“1”;例如:笔记本电脑原价是3000元,现在降价了12,那么单位“1”是原价3000元。
③分数比率之前的“的”字前面的量是单位“1”;例如:全校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2,那么单位“1”是女生人数。
④一个东西比另一个东西多几分之几中“比”后面的东西是单位“1”。
例如:商店卖的苹果比橘子多12,那么单位“1”是橘子数量。
总结:单位“1”在总数、原价的前面、比后面。
16. 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分率就是几分之几)题型1:商店卖出的苹果6千克,卖出的苹果比橘子多12,求卖出橘子多少千克?【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单位“1”该题中:单位“1”是“比”字后面的东西——橘子数量。
第二步:判断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已知用乘,未知用除。
如果单位“1”已知,就用乘法解,用单位“1”的量乘以谁的分率就算谁的具体量。
如果“1”的量出的数量第三该题果数量6苹果比橘子同学们可题型【解题第一步该题问第二步该题得出:6题型3:求平均数的应用题,求谁的量就把谁做除数。
例:一堆煤,5天烧了10吨,求平均每天烧多少吨?求每天,天就作为除数,把5天做除数,即10÷5=2(吨);例:一堆煤,5天烧了10吨,求平均每吨烧多少天?求每吨,吨就做除数,即5÷10=0.5(天)。
注意:得数的单位应该与被除数的单位一致。
17. 分数应用题如何列式:用乘法的情况如下用除法的情况如下知道单位“1”时不知道单位“1”时知道总数求部分的公式:总数× 对应的分数 = 部分知道部分求总数的公式:知道的部分÷对应的分数 = 总数题目形式题目形式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百分之几数多少。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数多少,求这个数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数多少,求这个数二、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体积和容积1. 两个面别叫做长2. 长方体的面的面高分别相3. 正方体方体的棱3. a3读作4. 长方体5. 长方体长方体上表面或下表面的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为:底面积S = a×b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 +宽×高×2,用字母表示为:表面积S = a×b×2+ a×h×2 +b×h×25. 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棱长×棱长。
表面积等于所有面的总和,有 6个相同的面,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6×每个面的面积=6×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为:S = 6×a2 6.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一个面的面积×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
把正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可以看见三个面。
7.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称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8.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
9. 计算物体的体积用体积单位,计算液体、气体的体积一般用容积单位。
10.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升=1000毫升1立方厘米=1毫升11. 相邻的的体积单位之间的互化。
进率表示单位之间差10的多少倍。
低级单位高级单位12. 测量不规则形状的物体的体积时,可以将不规则物体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上升的水的体积或者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这个物体的体积。
13. 一般来说,一个物体的体积比它的容积大(想想为什么?)。
长方体和正方体公式大总结(1)长方体公式:长方体棱长之和=(长+宽+高)×4逆运用:长 = 长方体棱长之和÷4-宽-高长方体的高 = 长方体棱长之和÷4-长-宽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和 = 长+宽+高÷4 = 长方体棱长之和÷4底面积(占地面积、上面积)=长×宽左(右)面积=宽×高;前(后)面积=长×高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没盖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或=(长×宽+长×高+宽×高)×2-长×宽长方体或正方体侧面面积(就是周围四个面的面积)= 底面周长×高或 =(长×高+宽×高)×2求通气管、烟囱或粉刷柱子是计算四个面的面积体积(容积)=长×宽×高,用公式表示是:V=a×b×h逆运用:高=长方体体积(容积)÷长÷宽 = 长方体体积(容积)÷(长×宽)或高=长方体体积(容积)÷底面积长方体的体积 = 一个侧面积×长 = 一个横截面面积×高(请画图理解!)(2)正方体公式: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其各个边长相等,统称棱长。
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12÷进率×进率逆运用:棱长 = 棱长和÷12 表面积=棱长×棱长×6 = 任意一个面积×6,用公式表示S =6a 2 逆运用: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棱长×棱长=正方体表面积÷6无盖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5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公式表示:V= a ×a × a = a 3求小正方体的数量 = 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至少要8块棱长为1厘米的小长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a倍,棱长之和扩大a×a倍,表面积扩大a×a倍,体积扩大a×a×a倍。
(3)长方体和正方体都可以用公式(底面积×高)来计算。
用公式表示:V=S ×h(4)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 容器底面长×容器底面宽×上升的水的高度= 容器底面积×上升的水的高度逆运用:上升的水的高度 =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容器底面长÷容器底面宽=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容器底面积三、确定物体的位置1、怎样来描述物体的位置?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 ),以观察点为中心标出上北、下南、左西、( )四个方向,再看被测物体与( )之间的线段往哪个方向偏,用( )量出哪个方向的射线与线段之间的角度,然后尺子量出物体与( )之间的距离,方向与距离结合起来就能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
2、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时,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描述出行走的( )和( )即可。
3、用方向和距离相结合来确定位置的方法,先应确定( ),从而确定( )的方向,通过连接两点间的线段测出两者的( ),进而算出( )即可。
归纳: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具备的要素:( )+( )+( )+( )4、学习在图上表示物体的位置。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 表示。
(解设)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找关系)?3、解方程。
(列)?4、检验,写出答案。
(验)例1:南京到上海的水路长392千米,同时从两港各开出一艘轮船相对而行,从南京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8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船每小时行2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船相遇??例2小李和小刘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钟跑5米,小刘每秒钟跑3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二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多长时间??分析:“第二次相遇”可以理解为二人跑了两圈。
因此总路程为400×2?五、统计1.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每个项目的数量的多少,并且方便进行比较。
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复式条形统计图用于比较多个物体的数量(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多少),复式统计图右上方标明图例。
2.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分别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3. 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两组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还可以很容易地比较出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4.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这组数据的众数。
6.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去掉特殊值后再求平均数更有代表性。
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都有反应。
平均数很灵敏。
去掉特殊值后再求平均数,减少偏大或偏小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更公平。
六、分数加减法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加减。
3、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5、整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分数加法中同样适用6、将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即用分子除以分母;一种是先把分数化为十进分数,然后再划为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