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微波网络基础
ht
]
dS
1
(7-1-4)
上式称为归一化条件 。即波导等效为双线的等效基础(前提)。
2020/3/1
6
4) 模式电压与模式电流之比等于模式特性阻抗 Z 0 。 然而 Z 0 具有不确定性。
U kU, I 1 I; k
Z0
可选波阻抗; 宜选等效阻抗。
P P. Z0 k 2Z0.
选择参考面的原则是在该参考面以外的传输
线只传输主模。
2020/3/1
21
15
7.2.2 微波元件等效为微波网络 一、微波元件等效为微波网络的原理:
1、原理:
1) 若一个封闭曲面上切向电场(磁场)给定, 或封闭面的一部分给定切向电场,另一部 分给定切向磁场,由电磁场唯一性定理知, 封闭面内的电磁场就被唯一确定。
8
即 U~(z) U (z) Z0
I~(z) I (z). Z0
(7-1-6)
2) 归一化入射波与归一化反射波:
U~i
(
z)
U
i(z Z0
)
2020/3/1
I~i
(
z)
Ui (z) Z0
•
Ui U
Ii I
归一化入射波电压与归 一化入射波电流相等
Z0
Ui(z) Z0
(U~7i (-1z-)7)
U~n
2020/3/1
19
亦即 I~ Y~U~
Y~ 为导纳矩阵;Y~mn为导纳参量;
m n自导纳; m n 转移导纳.
2020/3/1
20
7.2.3 微波网络的分类: 不含非线性介质
1) 线性与非线性网络:
一般说来 无源
线性
含非线性介质
, ,的值与外加
第七章 微波网络基础
本章主要利用网络理论来分析 微波系统,并介绍几组常用的网络 参量及工作特性参量.
1
2020/3/1
2
信
负
号 传输线 源
载
1
任何一种微波系统都是由均匀传输线系统和各种不连
续性系统组成的,若把均匀传输线系统等效为双线,不 均匀系统等效为微波网络,则对微波系统的分析就可以 应用长线理论和网络理论来处理,从而使问题大为简化。
b a ZTE10 Ze Z0
等效电压与等效电流的不确定进一步说明了模式电压
模式电流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起见而人为引入的参数。
不确定肯定是不行的啦。下面我们就要想办法寻 求一个具有确定数值的参数。
2020/3/1
7
7.1 .2 归一化参量
1、归一化阻抗:
Z
U I
U I
U I
2) 微波网络的边界由理想导体和网络参考面 所组成,而理想导体的边界条件为切向电 场等于零。因此只要给定参考面上切向电 (磁)场,或一部分参考面上给定切向电 场,另一部分参考面上给定切向磁场,则 区域内的电磁场唯一确定。
2020/3/1
16
3) 参考面上的切向电场和切向磁场分别和参考面上的 模式电压和模式电流相对应,因此如果各参考面上归
(7-3-1)
简写为
T2
28
U1 U 2
Z11 Z21
Z12 Z 22
I1 I2
[U ]
(7-3-2)
[
Z][I ]
(7-3-3)
2020/3/1
26
其中,Z11、Z12、Z21、Z22称为Z网络的Z参量。 各参量的定义式为:
Z11
U1 I1
1 Re 2
[
s
Et
Ht] dS
1 Re[U (z) I (z)] 2
s[et
ht] dS
(7-1-2)
3) 双线上传输的功率:P 1 Re U (z) I (z) .
2 根据(7-1-2)与(7-1-3)式 ,则
(7-1-3)
s[et
入射波 反射波
不连续性系统
透射波
同轴 线谐 振腔
传输线 理论
双端口
存在电压与电流
微波网络
2020/3/1
2
7.1 导波系统的等效传输线
7.1 .1 导波系统等效为双线传输线
• 微波系统的组成:
由微波信号源、微波传输线与微波元、 器件组成。
• 微波元、器件的引入意味着微波系统包 含不均匀区——含微波传输线相接处及 微波元、器件内部。如图
则(7-3-1) 可写成:
26 9
或写成
U1 Z01
Z11 Z01
I1
Z01
Z12 Z01Z02
I2
Z02
U2 Z02
Z 21 Z01Z02
I1
Z01
Z 22 Z02
I2
Z02
~ ~ ~ U~ Z~ I~ Z~ I~ 1
1
2
双端口
微波网络
1
2
(i, j 1,2 n) (i j;1,2 n) (i j;1,2 n)
2020/3/1
23
7.2.4 微波网络的分析与综合
➢ 网络分析 :
微波元件
微波网络的等效参量
微波网络的外特性
➢ 网络综合 : 微波网络的工作特性指标
微波网络的等效电路
网络分析是网络综合的基础。 网络综合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1
2
双端口
参考面
微波网络
2020/3/1
1
2
4
➢ 等效基础:
1、传输线理论的基本参量—— U , I.
导出参量—— P, Z,Y, , .
2、波导传输线传输的电磁波是TE、TM波, 电压、电流不再有意义。为使长线理论能应 用于微波(波导)传输线,引入等效参量:
模而 式HE电压、EH模t 式t电ee流z Ez、Hz模z 式特E一性z定阻和抗存H。z在不
2020/3/1
13
➢ 微波网络可分为单端口、双端口、n端口网络。如图所示:
T1
T2
I1 T1
T2 I2
Z Z c1
c3 Zc4 Zc5 Zc2 ②U1
双端口
U2
E-T
T1
T3 T2
三端口
T3
T1
T2
25
四端口
分支定向耦合器 2020/3/1
T4
14
二、微波网络的主要特点
❖ 必须指定工作模式(波型)
2020/3/1
5
1) 模式电压U (z) 正比于横向电场 Et ;模式
电流 I (z)
正比于横向磁场
Ht 。
即 Et (x, y, z) et (x, y) U (z)
(7-1-1)
Ht (x, y, z) ht (x, y) I (z)
2)波导中的传输功率为
P
I~n Y~n1U~1 Y~n2U~2 Y~nnU~n
即
I~I~11
YY~~1222
YY~~12nn
•
UU~~12
I~n
Y~n1 Y~n2
Y~nn
Z~nn
I~n
亦即 U~ Z~I~
Z~ 为阻抗矩阵; Z~mn为阻抗参量;
m n自阻抗; m n 转移阻抗.
2020/3/1
18
2) 各参考面上同时有电压作用时,则各参考面上的电流为:
I~1 Y~11U~1 Y~12U~2 Y~1nU~n I~2 Y~21U~1 Y~22U~2 Y~2nU~n (7-2-2)
14
2020/3/1
25
7.3.1 二端口微波网络参量
1 、阻抗参量
网络端口的电特性选用电压与电流. 已知两
端口的电流,求电压=?
I1
I2
▪ 对低频网络有
Z01 U1
二端口 网络
Z U2 02
U1 Z11I1 Z12I2 U2 Z21I1 Z22I2
改写成矩阵形式为
29
T1
故微波网络都是使用归一化 参量来讨论问题的。
2020/3/1
12
7.2 微波元件的等效网络
7.2.1 微波网络参考面的选择
一、 选择参考面的原则:
参考面
1) 参考面的位置应尽量远离不连 1
续区域。即参考面以外的传输
线只有主模信号.
1
2) 参考面必须与传输方向垂直。
2 双端口
微波网络
2
➢ 参考面所包围的区域就称为微波网络。网 络参数与参考面的位置和工作模式有关。
U~n Z~n1I~1 Z~n2I~2 Z~nnI~n
2020/3/1
17
即
UU~~12
ZZ~~1211
ZZ~~1222
ZZ~~12nn
•
I~I~12
U~n
Z~n1 Z~n2
28
9
U~r
(
z
)
U
r (z) Z0
归一化反射波电压与归 U r U
一化反射波电流大小相 等,相位相反
Ir I
(7-1-8)
I~r
(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