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动脉瓣狭窄药物治疗分析

主动脉瓣狭窄药物治疗分析

主动脉瓣狭窄药物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3-05-13T16:02:30.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张智红[导读] 他汀类药物对有高冠心病风险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能有用,也可能预防胆固醇在主动脉瓣上沉积。

张智红 (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中图分类号】R54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173-02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药物治疗
主动脉瓣狭窄系指左心室收缩期射向主动脉的血流因局部瓣膜性阻塞而受阻。

先天性、风湿性及钙化性(退行性)疾病是主动脉瓣狭窄最常见的病因。

当主动脉瓣的跨瓣压差<25mmHg,通常也无症状,多在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发现,一般可内科治疗和定期观察和随访病情变化。

选取临床2009年~2012年收治的76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收组的2009年~2012年收治的76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男54例,女22例,年龄51岁~76岁,平均年龄69岁。

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符合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多普勒显示主动脉前向血流速率大于
2.5m/s,左心室高电压伴ST-T继发性改变。

二尖瓣型P波,提示左心房增大。

房室阻滞、室内阻滞(左束支阻滞或左前分支阻滞)。

1.2方法无症状者,适当限制体力活动,注意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应定期进行随访,如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超声心动图,可以了解主动脉瓣狭窄病变的进展情况。

洋地黄类药物只宜用于左室容量负荷增加或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利尿剂应慎用;β-受体阻断剂因可抑制心肌收缩力,诱发心力衰竭,故亦应慎用。

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和经皮人工主动脉瓣置换术。

2 结果
经治疗32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Ⅰ级25例,Ⅱ级4例,Ⅲ级3例。

3 讨论
主动脉瓣狭窄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4%~6%,也可以由风湿性心脏病引起,老年人主动脉瓣狭窄最主要的原因为主动脉瓣钙化。

主动脉瓣狭窄使左室流出道梗阻导致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严重狭窄的患者可出现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晕厥和猝死等。

轻中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可终生无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也可多年无症状。

主动脉瓣狭窄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心绞痛,晕厥和呼吸困难。

严重时可出现肺水肿和猝死。

在疾病后期,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衰竭。

心绞痛不伴冠心病的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也可发生心绞痛,其临床特点与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相似[1]。

它主要是由于心肌肥厚使冠状动脉储备血流下降,室壁张力及收缩力增加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所致。

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晕厥的特点是常发生于运动或用力时。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晕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脑血流量下降起主要作用,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也可诱发低血压和晕厥,甚至猝死。

主要为劳力性呼吸困难。

左室顺应性下降和(或)左室扩张,使左室舒张末压及左房压增高,继而出现肺动脉压增高,肺淤血,导致劳力性呼吸困难。

如果病情进展,还可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肺水肿等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正常成人主动脉瓣口≥3cm2。

当成人主动脉瓣口≤1cm2时,左心室收缩压明显升高,跨瓣压差显著,左心室对慢性主动脉瓣狭窄所致的压力负荷增加的主要代偿是通过进行性室壁向心性肥厚来平衡,以维持正常收缩期室壁压力和左心室的排血量。

最终随着室壁压力不断增高,出现失代偿,造成心肌缺血和纤维化而导致左心室功能衰竭。

主动脉瓣狭窄导致的临床症状出现较晚,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为典型的、常见的三联征。

体征有心尖搏动呈抬举性,主动脉瓣听诊区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可闻及粗糙而响亮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向颈部、心尖区传导。

由于无症状的患者预后良好,猝死极少见,可采取内科治疗。

适当限制体力活动,教育患者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定期随访做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确定病情进展的情况。

发生心力衰竭时,可用利尿剂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在严密监测下慎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绞痛和心力衰竭。

因为一部分人在开始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时可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反应。

如果没有低血压反应,应用硝酸酯类相对安全。

风湿性瓣膜病变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防备风湿热的复发[2]。

洋地黄和利尿剂可以部分地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但药物治疗不能改变主动脉瓣狭窄的机械性梗阻,心力衰竭的症状随时间流逝只会越来越重,甚至最终死亡。

在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血管扩张药如ACEI类无治疗作用,且应避免使用,以防血压过低。

硝酸酯类药也是慎用的,除非有心绞痛发作,原因是这些药物可以降低左室后负荷而加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机械性梗阻。

β阻滞剂也应避免使用,因为它可使左心室失去对肾上腺素的依赖作用,诱发休克和心力衰竭。

轻、中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出现房颤,应尽早复律;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复律应按急诊处理。

中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应避免中、重度体力活动,无症状者一般不需治疗,每年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和随访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变化。

他汀类药物对有高冠心病风险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能有用,也可能预防胆固醇在主动脉瓣上沉积。

由于这些药物可降低外周阻力和左室充盈压,使心排血量下降,导致致命性低血压。

主动脉瓣狭窄伴房颤患者需抗凝治疗。

参考文献
[1] 鹿克风,郭玲,朱兴雷.他汀类药物对老年性主动脉瓣狭窄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6.3.26.3
[2] 张丽,黄平,黄凌等.老年心脏瓣膜钙化的病因探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0,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