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是把双刃剑

网络是把双刃剑

《网络让我欢喜让我忧》班队会说课材料
新宾镇中心小学杨金花
一、活动背景:
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如若利用得好,它就是你人生路上的一把能够劈除一路险阻的锋锐宝剑;如若利用不当,它却是一把能够摧毁你学业前程甚至生命的魔刀。

多少人,沉迷在网络游戏里无法自拔以至走向犯罪歧途,又有多少人,在网络世界里如鱼得水最终成就辉煌业绩。

网络,六年级的小学生生正处在一个思维叛逆的时期,喜欢我行我素,而且缺乏是非明辩能力,容易受到某一方面的引诱(比如网络游戏)而无法自拔,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

因此,面对学生开展一个“如何利用网络”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确正确利用网络的途径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活动依据:
以新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第二十条中的“观看健康有益的报刊书籍、影视作品。

文明上网,不进入不适宜小学生活动的场所,不沉溺游戏。

……”中的“文明上网,不进入不适宜小学生的活动的场所,不沉溺游戏”为主题,结合本班是孩子们正对网络感兴趣的现状,适当地渗透了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第五大点中的第36小点“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来进一步讨论:小学生上网是利大于不弊还是弊大于利?从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行为规范的点点滴滴,以及让我们这个主题能够灌输到学生的认知头脑中去,促进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并让网络的利广泛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去。

三、活动目的:
使学生了解网络的利弊共存性,提高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共同探讨正确利用网络的途径及避免坠入网络深渊的方法。

四、活动准备:
1、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一组选一个学生代表以及记录员(组员自定)。

2、让各组学生统计归纳自己组员上网的具体情况,包括上网时间、地点、所做的事情、心得体会等。

3、让学生准备一些网络给我们带来弊端的例子,以及给我们带来方便的例子。

五、活动形式:
看短片、谈话、辩论
六、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引导谈话:同学们,你们说说看,上网能做什么?(能做的事情太多了,这部分要让学生用最简短语言概括,让学生畅谈,尽量让他们从多个角度来说。

尽量制造聊天式轻松的谈话环境。


(二)、先从第一组开始,学生代表具体地说自己那一组学生的上网情况(包括上网时间,上网时做的事情等),尽量要他们说得全面、具体,然后让其他组
的学生对其进行点评(有哪些好的方面,有哪些不好的方面,该如何改正)。

这样一组一组轮着来(各组记录员负责认真记录)。

(三)、看短片
看短片:《internet上有什么》,了解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危害。

(四)、主持人引入辩论
主持人:看了这个短片,相信大家对internet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么,我们小学生上网到底是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我相信在坐的每位同学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这里我们就这一问题展开辩论。

正反双方就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

主持人过渡:
经过一番唇枪舌战之后,双方辩友和在坐的各位同学各执己见,不论小学生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毕竟网络已经实实在在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我们左右不了网吧的不规范管理,我们阻挡不了网上垃圾信息的产生,但我们可以构筑起道德的防火墙,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充分利用网络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五)、引导讨论:如果正确利用网络?
(六)、班主任总结。

七、班会反思
1、这次班会能紧紧围绕主题,切合实际,能够结合时下小学生比较关注的上网问题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导向,用学生自己独特辩论方式来表达时下流行的上网这一事实独特与深刻的认识。

以前教师在上班会课的时候总是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在这种枯燥的教育方式下怎么可能主动学习,去发表意见,表达自己的情感呢!这也为我们以后在设计主题班的时候提供了借鉴经验,应该把枯燥的说教融入学生天天接触的生活小事中。

让他们在生活中受到教育,把所学的知识再次用到生活中。

而不是天天就是在课堂中受教育,课外仍我行我素,教育与生活脱钩。

这也正验证了这样的一个观点“生活即教育”。

2、学生的行为有大大改变。

原先有部分学生经常爱在同学们面前说游戏如何如何好玩,甚至有时在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要求老师装一些游戏。

但自从这次主题班会上过以后,大家都不再对上网感到稀奇,都能以正确的态度认识上网问题,而且能够正确地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大家交流的不再是聊天游戏,而对大风车网站,小学语文网,小学奥数网,等对自己学习有关的网站信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