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货币和货币流通量详解

第三章货币和货币流通量详解


2.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价值
的外在尺度
商品的价值通过一定量货币表现出来,叫做 商品价格。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 主要取决于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价格= 商品价值 / 货币价值 (与上一章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对应思考)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可以
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
3.货币贮藏手段的作用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 藏手段具有 自发地 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 用。 即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起着蓄水池的作用。
思考:
为什么在金本位制下,难以出现通货膨胀?
(联系第三节内容,再作进一步思考)
(四)支付手段
1.支付手段的概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 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 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三)贮藏手段
1.贮藏手段的概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 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而保存起来。
2.货币为什么能发挥贮藏手段的作用
货币之所以有贮藏手段的职能,是因为 它是一般等价物。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 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 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只能是现实的和 足值的货币,如金属货币或金属条块。
在货币价值形式出现以前,贝壳、牛羊等 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货币最初是采用金 银条块的形式,每次商品交易都需鉴定其 成色和分量,十分不便。随着商品交换的 发展,为了交换的方便,逐渐产生了具有 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标明其价值的金 属铸币(金币、银币和铜币),货币的金 属条块形式发展为铸币形式。它一般由国 家铸造,作为法定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
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4.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作用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其一,使商品流通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 阶段,打破了商品交换在时间上和空间 上的限制,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其二,卖和买这两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 分离,可能导致相互脱节,从而使商品 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具有了形式上的可 能性。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第二节 货币的形式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马克思的货币理论。
1、通过对价值形式发展过程的认识,了解货币的起 源、掌握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2、了解货币形式的演变情况; 3、准确掌握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
三、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 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还相继 发挥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等职能作用。
(一)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的概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 值量大小的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 度职能,是因为货币自身也具有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 在尺度。但是,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用劳动时 间来直接表现,只能在交换过程中通过等于 多少货币间接地表现出来。
(二)流通手段
1.流通手段的概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2.商品流通的概念
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是以物易物, 买卖同时完成。为货币出现以后,商品 交换就通过货币这个中介来进行,商品 交换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这种以 货币为媒介的包括卖和买两个阶段的商 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
3.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
பைடு நூலகம்
一、货币的起源
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这是 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与商品交换的发展相适应, 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教材P50---53)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形式
二、货币的本质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也是一种商品, 作为商品,它与普通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 值和价值。 但是,货币又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固定地充 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这种一般等 价物作用使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必 须通过货币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货币是固定 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 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只是把商 品价值大小表现出来,并不是实现商品 价值,所以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 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4.价格标准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 价格标准来实现的。包含一定重量 贵金属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 叫做价格标准。
注:价格是变动的,而价格标准一般不变。
思考:
价格标准和价值尺度的区别和联系?
重点:
1、货币的基本职能; 2、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
难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由于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因此它 也就相应地具有自然形式和价值形式两种表现 形式。 作为它的自然形式,也就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 式 作为它的价值形式, 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的交 换才能得到表现。 价值形式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 换价值。
(五)世界货币
1.世界货币概念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 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这是货币职能在世 界范围内的延伸。 2.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一般只限于贵金属(金或 银),各国发行的纸币中少数信誉较好的如美元、 日元、英磅等可以在较大范围里流通,在一定程度 上也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但从根本上说是以其 黄金储备为基础的。
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双重作用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 一方面暂时缓解了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 品的矛盾,使商品在缺乏现金的情况下得以 流通,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它也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 盾,使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 例:“信用危机”与“三角债”
3.世界货币的职能
一是作为国际购买手段; 二是最主要的职能是作为国际支付手段, 用来支付国际贸易的差额; 三是作为社会财富代表,从一国转移到 另一国。
第二节 货币形式的演变
绵羊
一般等价物
金币
贝壳
货币演变史
电子货币 纸币
铸币
银币
铜币
货币的条块形式 铸币 纸币 一、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
(一)铸币的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