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大疾病保险条款深度解析(杨帆)

重大疾病保险条款深度解析(杨帆)


这款重疾险的疾病定义就比较广泛,只要进行了手术就能予以理赔,不一定是 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同样也能获得理赔。
某银安盛人寿的御立方三号、御立方五号、御如意、御享人生,和某 康人寿的多倍保(又名多啦A保)里的两个重大疾病的定义:
是不是觉得这两个不赔70周岁以后也没什么大不了? 如果你知道阿尔兹海默症俗名为“老年痴呆症”(严格来说还有 其他痴呆,但阿尔兹海默症约占痴呆总病例的50%~70%以上), 在老年人所患的所有疾病中,发病率排名第4或者第5呢? 我想你一定会问候他娘!
▶▷ 从理赔的角度上来讲,理赔与保险的保障条款有关,只要达到了保单上 的理赔要求,那么无论保险公司规模大小,都没有权力阻碍理赔。
总的来说:一款保险产品的好坏只跟它的保障内容、保障条款有关,与保险 公司的大小无关。
误区5:保额买10万就好
“我预算有限,先买个10万就好。” 虽然保险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要买多少保额,但每次看见这些购买低保额的朋友都有点心痛,更别说展业过程中 还遇到过购买1万保额的人。 保额要买多少?首先您得先想一想生一场大病需要花多少钱。 我们购买保险的目的,就是希望当风险来临时,我们有足够的资本去维护自己的家庭。如果购买的保额不够,无 法弥补风险带来的损失,到时候受伤的还是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对于癌症的治疗费用,保守估计在20万-30万。这还只是治疗费用,还不包括营养费、误工 费等其他费用。 癌症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即使治好了也有复发的风险。即使出院了,也不能马上去工作,需要继续休养、定期 复查等。 因此,如果罹患一场癌症,我们所需要的费用应远不止这二三十万。 如果想要寻求更好的治疗,那至少要50万; 如果想要出国治疗,准备100万可能都不够。 因此我的意见是: ▶▷ 在购买重疾险时,最低保额应当是30万,至少要达到最基本的治疗标准。 ▶▷ 当预算充足时可以保额再往上叠加,如果想要覆盖治疗费用损失和生活开销上的损失,购买50万保额左右是 比较建推荐的选择。 ▶▷如果现在的预算实在紧张,可以适当缩短保障期限。例如先购买足够保额的定期重疾险,等未来经济收入好转 了再入手终身型重疾险; 若保障30年预算太大,可先选择保障10年、20年,缓解经济压力。
误区4:大保险公司的更靠谱
“有没有某安这种大保险公司的产品?” “这个保险公司怎么从来没听说过?靠不靠谱?”
回答:小保险公司也是靠谱的,小保险公司的产品也是 可以买买买的! 小保险公司也靠谱 我知道许多朋友只是有些顾虑,重疾险是长期险,短则 二三十年,长则保至终身,如果保险公司倒闭了、破产 了、赔不起了怎么办? 大家可以放宽心,以上担忧均不会发生。 根据《保险法》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 是不允许破产的。因此无论是大保险公司还是小保险公 司,都是不会破产的。 如果保险公司因为资金分立、合并或被依法撤销了,那 么保单也会由另一家保险公司进行兼并、并购,继续履 行保障责任。 如果没有保险公司来接手,保监会就会直接指定某家保 险公司进行兼并。无论保险公司怎样折腾,保单的法律 效应是不会改变的,该赔还是得赔。
多次赔付之间的差别 多次赔付的产品也是各有不同。 跟单次赔付的重疾险相比,2次、3次赔付的产品具有一定的优势, 给了未来更多的保障; 但4次、5次赔付从实际案例上来看,跟2次、3次差别并不大。 重大疾病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对于癌症有“5年生存率” 的说法,即癌症经过治疗后的5年内,依旧没有脱离疾病的威胁; 如果5年之内没有复发,那么之后再复发的可能性就比较低了。 重疾发病一次就会给身体带来严重损伤,就算一生多次患病,但 重疾能达到5次的,应该可以被称为医学上的奇迹了。
保监会规定重疾险产品必须包含的25种重大疾病,已经 涵盖了绝大多数常见疾病,占重疾险理赔的95%左右。 而保险公司把其他的不常见疾病添加进来,提高到上百 种,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理赔重心仍在保监会规定的25 种重大疾病里。
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大疾病(看病费用和发病率)
看完这些,你可能会默 默滴说:怕啥,我有医 保! 医保???看来你是没 住过院,没试过医保报 销!!
总结一下:多次赔付比单次赔付有一定优势,但多次赔付中的23次赔付就已足以应对疾病风险,不用追求更高赔付次数了。
误区3:无病返本更好
“如果没生病,这钱能退给我吗?” “我要是没生病,钱不就打水漂了吗?”
许多刚接触保险的朋友还停留在“有病治病,无病返本”的认知。对于返还型产品, 也不能说它不好,只是说它不一定适合你。 ▶▷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上来讲,其实返还的钱,就是用你每年多交的那部分钱去做投资, 所衍生的收益,羊毛还是出在养身上。并且到期返还的产品,比不返还的消费型产品, 价格要高出一半来。
如果上面最大的三角形看成我们去医院的花费,那么这笔花费基本可以 划分为如下五个部分: 1. 绿色的起付线以及下方绿色三角形 指你在医院必须自己承担的最低费用,一般在500~1000元不等,按照各 地区和医院等级有所差异; 2. 蓝色的封顶线以及上方蓝色梯形 指医保最多帮你承担的花费,一般在20万元左右; “那么在起付线和封顶线之间的区域就全保了吗?”你想多了...绿色起 付线和蓝色封顶线之间的这块区域还得再分出三块来:
3. 左边粉色区域的自费药部分
指医保不给报销的药品,包括15%的乙类药,丙类药,进口药,特效药 还有先进设备及服务等; 4. 右边紫色区域的自付部分 扣除自费药部分后,可报销医疗费用乘以报销比例(报销50%~70%)后, 剩余的部分(剩余30%~50%)需要由我们自行承担; 5. 中间橙色长方形的医保报销部分 这里才是真正医保可以报销的范围。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可报销医疗费用 乘以报销比例(50%~70%)。
除了疾病种类的数量以外,其实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对疾病的具体定义。 例如同样急性坏死胰腺炎疾病,不同保险产品在定义上略有出入:
▶▷ A产品的疾病定义如下:(反面案例)
被保险人必须要接受“开腹手术”才能予以理赔,并且还把“腹腔镜手术”除外。
▶▷ B产品的疾病定义如下:(正面案例)
总结: 对于疾病定义上面的一 些差异,一般消费者在 购买保险时很难发现, 但真正到理赔时,才会 显现出来。 因此,强调重大疾病 XX种实际上意义不大, 深究具体的疾病定义才 与理赔息息相关。
重大疾病保险条款 深度解析
汇报人:杨帆
引言
重疾险是投保时最令人头疼的险种了,它的保障内容比较多,同样的坑也 很多。并且重疾险大多是长期型产品,买一份要保好几十年的,如果稀里 糊涂就买了,之后遇到问题可就麻烦了。 为了避免大家少走弯路,结合了自己的经历,以及每天收到的保险咨询, 总结了以下几个购买重疾险的常见误区: 疾险的常见误区: 误区1:疾病种类越多越好 误区2:赔付次数越多越好误区3:无病返本更好 误区4:大保险公司的更好 误区5:保额买10万就好
▶▷从理赔的角度上来讲,返还都是有设定年龄的,比如80岁。如果一旦80岁前出险了, 就直接理赔,没有返还了,那我们每年多交的钱也就白交了。这个效果跟无返还的保 险就是一模一样的。
综合来看,如果不是有特定的需求,例如强制储蓄等,是没有必要购买返还型的产品。 保险公司不是慈善组织,所有产品都是经过精算的。所以,想占保险公司便宜?我看 没这么容易吧~
轻症定义里可能会出现哪些坑?
那么在轻症保障中,通常会有哪些坑在等着我们 呢? 8大高发轻症缺失 保监会并没有规定重疾险必须包含这8种轻症疾病, 所以不同的重疾险产品在轻症设计上还是略有出 入。 一款优秀的重疾险,在轻症保障里一定会包含有 这8大高发轻症。反之,就是保障不够完善。
例如X安的热销产品X福,虽然轻症疾病有20种, 但有4种高发轻症都没有包含在内。 从产品的角度来讲,虽然疾病种类多,但许多高 发轻症都不包含在内,保障依旧不够完善,在实 际理赔中还是问题很多。
你必须要知道的8大高发轻症 正因为轻症疾病大多为重大疾病的早期状态或较 轻症状,因此当我们罹患轻症时,一定要及早进 行治疗,保证自己的健康。 任何事情都有二八原理,轻症也一样。判断一款 重疾险产品的轻症保障够不够,关键在于是否包 含8大高发轻症:
8大高发轻症 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 轻度脑中风 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 较小面积Ⅲ度烧伤(10%) 视力严重受损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主动脉内手术 脑垂体瘤、脑囊肿、脑动脉瘤及脑血管 瘤
误区2:赔付次数多越好
“XX产品只赔了3次,我想要赔5次的。” 有些朋友会盲目地追求多次赔付,认为赔付次数越 多越划算。而事实上,理赔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 单次赔付和多次赔付
单次赔付:重疾理赔后合同就结束了,保障也没有了。 多次赔付:重疾理赔后,合同依旧有效,保障继续。
相对于单次赔付,多次赔付的意义在于让保障更加长久。因 为一旦获得了重疾理赔,基本上很难再购买其他重疾险产品 了,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接受一个确诊过重大疾病的客户,那 么后续的风险就无法得到保障。 多次赔付对于年龄越小的人群意义越大,人生之路还很长, 多做几手准备总是好的; 而对于年龄较大,例如50周岁的人群来说,身体可能承受不 起几次大病了,那么购买一份单次赔付重疾险就足够了。
举个栗子: 2010年2月26日,安邦集团收购了瑞福德健康 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和谐健康保险股份 有限公司,继续履行原瑞福德的保单责任。
另外,保监会也会对保险公司进行严格监管, 力保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不会出现“赔 不起”的情况。 举个栗子: 在今年年初,安邦集团的老总因涉嫌经济犯罪, 安邦集团被保监会监管一年。 在接管后保监会发现安邦虚假注资,为确保偿 付能力充足,维护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2018 年3月28日,保险保障基金向安邦集团增资 608.04亿元。
疾病拆解,疾病种类虚高
疾病拆解是很常见的一种做法,把一个疾病拆解为2个或多个疾病,以此增加疾病种类,但细究起来保障将大打折扣。
▶▷ 例如:“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大多数重疾险的疾病定义如下:(正面案例)
轻症的疾病定义有哪些坑?
鉴于疾病定义内容比较多,就先拿轻症疾病定义下手吧: 什么是轻症疾病? 轻症定义里可能会出现哪些坑? 哪些常见的轻症疾病有坑? 有哪些看似坑,实际上不坑的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