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云南师大实验中学高考地理模拟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2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一般生长有盐生、耐盐植物。
青藏高原上柴达木盆地的盐沼面积达到了1.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连续分布面积最大的盐沼。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封闭型山间盆地,属于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
如图为“柴达木盆地盐沼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柴达木盆地盐沼形成的自然原因,正确的是()①为内流盆地,河流在盆地中汇集②冻土使地表水难于下渗③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④干旱少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一般生长有盐生、耐盐植物。
青藏高原上柴达木盆地的盐沼面积达到了1.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连续分布面积最大的盐沼。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封闭型山间盆地,属于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
如图为“柴达木盆地盐沼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推测注入柴达木盆地盐沼的河流流量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一般生长有盐生、耐盐植物。
青藏高原上柴达木盆地的盐沼面积达到了1.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连续分布面积最大的盐沼。
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封闭型山间盆地,属于典型高原大陆性气候。
如图为“柴达木盆地盐沼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关于柴达木盆地盐沼的作用,正确的是()①野生动物的栖息地②为青稞种植提供灌溉水源③蕴藏了丰富的铝矿资源④调节气候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4.北京城是雨燕的繁殖栖息地,每年7月中下旬开始,北京雨燕开始越冬迁徙,于10月抵达非洲大陆南端的越冬地,次年2月再返程,如图为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北京雨燕迁徙路线图,据此回答4﹣5题。
北京雨燕离开北京开始越冬迁徙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开普敦附近的森林火险等级达到一年中的最高级B.墨累﹣达令盆地的绵羊饲养正值忙碌时间C.我国黄河站可能会观测到绚丽多彩的极光D.马六甲海峡正是一年中风高浪急的季节5.北京城是雨燕的繁殖栖息地,每年7月中下旬开始,北京雨燕开始越冬迁徙,于10月抵达非洲大陆南端的越冬地,次年2月再返程,如图为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北京雨燕迁徙路线图,据此回答4﹣5题。
北京雨燕在迁徙过程中,每年均会在甲乙丙等地做短暂停留,其原因最可能是()A.避开恶劣的天气B.等待落伍的幼燕C.补充能量以恢复体力D.躲避天敌的袭扰6.大(理)瑞(丽)铁路全长约330公里,桥隧比高达75%以上,预计2022年全面建成通车,如图为大(理)瑞(丽)铁路图,据此回答6﹣8题。
大(理)瑞(丽)铁路施工面临的困难有()A.穿越断裂带B.高寒缺氧C.冻土广布D.经过热带雨林气候区7.大(理)瑞(丽)铁路全长约330公里,桥隧比高达75%以上,预计2022年全面建成通车,如图为大(理)瑞(丽)铁路图,据此回答6﹣8题。
大(理)瑞(丽)铁路桥隧比很高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起伏大,跨越河流多B.少占良田好地C.保护珍稀野生动物D.保护沿线水源地8.大(理)瑞(丽)铁路全长约330公里,桥隧比高达75%以上,预计2022年全面建成通车,如图为大(理)瑞(丽)铁路图,据此回答6﹣8题。
大(理)瑞(丽)铁路建成后的意义,正确的是()①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②有利于云南鲜花出口创汇③结束云南与国外不通铁路的历史④提升云南对外开放水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9.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A、B、C、D如图所示2014﹣2017年我国部分城市人口增长量,据此回答9﹣11题。
读图分析可知,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迅速的城市均位于东部地区B.矿产丰富的城市对人口迁入的吸引力大,人口增长迅速C.成都人口增长迅速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负增长的城市均位于东北地区10.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A、B、C、D如图所示2014﹣2017年我国部分城市人口增长量,据此回答9﹣11题。
长春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①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②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③经济发展慢,就业机会少④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过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1.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A、B、C、D如图所示2014﹣2017年我国部分城市人口增长量,据此回答9﹣11题。
解决东北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本措施是()A.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吸引外来人口B.奖励生育,鼓励人才回流C.完善养老保障制度D.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科技,繁荣经济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6分.12.(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千湖之省湖北有着悠久的种藕历史。
湖北莲藕主要生长于江汉平原及鄂东南丘陵区浅水湖泊和塘堰。
这里的自然、历史、文化及最日常的市井生活,都浓缩在一碗藕汤里,变成一种乡愁。
莲藕离不开水,为适应水中生活,它演化出独特的结构。
莲藕的地下茎在生长前期叫“走茎”,生长后期膨大成我们熟悉的藕。
不过,并非所有的水环境都适合莲藕生长。
它经不得动荡,一般只适合生长在起落不太悬殊的缓流,或相对稳定的静水中。
湖北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静水多。
莲藕生长处一定不能有大风。
莲的叶片和花,靠细而脆又中空的叶柄和花梗撑起。
叶片大易招风,在抽叶和开花期间,最忌大风。
大风会折断叶柄和花梗,水从叶柄或花梗的通气孔道灌入,引起正在生长的地下茎或已成熟的新藕腐烂。
材料二:目前,湖北的水生植物研究机构已选育出20多个莲藕新品种,新品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得到加强,产量也更高,再加上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以及“九省通衢”方便内销全国的交通优势,莲藕产业已成为湖北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材料三:湖北省莲藕主产区分布图。
(1)简述湖北发展莲藕生产的有利条件。
(2)湖北当地有经验的种藕人,为了让藕长得更好,在初夏时节,会把部分未长大的莲蓬(莲的膨大的花托,连接花梗)掐掉,莲蓬长大后却禁止采摘。
结合材料从有利于莲藕生长的角度分析原因。
(3)湖北莲藕主产区风力资源匮乏,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原因。
13.(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国香水举世闻名,法国第一家香精香料生产公司于1730年诞生于普罗旺斯的格拉斯小镇,此后格拉斯便成为法国的香水中心,许多世界知名的高端品牌香水生产于此。
该小镇位于阿尔卑斯山南坡与地中海之间,依山而建,种植了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十多个不同品种的鲜花,它们盛开在不同的季节,许多鲜花因其香味独特、别致,成为多个高端品牌香水的原料。
格拉斯的香水制造过程十分考究,所有作为原料的鲜花,一律都是人工采摘,且对采摘的时间、生产程序有严格要求。
这个近乎苛刻的传统方法被一代又一代沿袭了下来,保证了格拉斯香水的高品质。
小镇有上百家的香水工厂、香水博物馆、香水实验室和若干花田。
每年有数十万游客来此探寻香水历史,香水旅游成为时尚。
格拉斯小镇最初成名于皮革业,后来因环境污染发展养花,再后来借了花的精髓成为“世界香水之都”,如今旅游业又成了主导产业。
在历经多次的产业转型后,最终走上了以鲜花种植为基础、香水工业为主导、旅游业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
(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格拉斯冬季仍适宜种植鲜花的自然条件。
(2)分析格拉斯香水品质高的原因。
(3)说明格拉斯小镇对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的启示。
(二)选考题:共10分.地理选考题(共1小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14、15二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14.(10分)沧桑了岁月、惊艳了时光的大理沙溪古镇,被联合国誉为“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
沙溪就是20年前的丽江,同样的小巷、流水、四方街,这里却更加的古朴淳厚、原汁原味。
2017年,全镇接待国内外游客108.9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达13.1亿元。
截至2018年4月,古镇共有80多家餐饮经营户,100多家特色民居客栈,30多家木雕、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品商店,直接参与旅游从业人员达600多人。
结合材料,简述沙溪古镇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影响。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15.据数据统计,此前长达二十多年,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弃物进口国,主要集中在废旧塑料、废旧纸张、废旧橡胶制品、稀有金属冶炼矿渣等四个大类。
我国的资源再生企业,通过相关工艺、利用国内外固体废弃物作为原料,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
2018年12月31日起,国家明令禁止废五金、废纸、冶炼渣、废塑料等16种固体废弃物的进口。
这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的一项重大举措。
简要说出大量进口废弃物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及禁令实施后国内相关行业的应对措施。
2020年云南师大实验中学高考地理模拟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2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分析】湿地可以维持生物多样性、产出粮食等农产品和工业原料、净化水中污染物、调节局地气候等。
【解答】解:根据图文材料,柴达木盆地在青藏高原上,为封闭性山间盆地,为内流盆地,河流在盆地中汇集,①正确;该地海拔高,气候寒冷,地下冻土广布,②正确;盐沼形成是因为蒸发量大,河流带入沼泽中的盐分不断富集,③故错误;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柴达木盆地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④正确。
即①②④。
故选:B。
【点评】本题以柴达木盆地盐沼分布示意图为背景,需掌握区域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2.【分析】本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的知识,湖泊水主要的补给类型为湖泊水补给、雨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
【解答】解:该地河流主要补给方式为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气温最高时补给量最大,当地夏季气温最高,高山冰雪融水量最大,故河流的径流量最大。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区域认知的能力,学生只需判断柴达木盆地的地理位置,结合我国青藏高原的特点即可解决。
3.【分析】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一般生长有盐生、耐盐植物。
本题要根据图文材料,结合柴达木盆地盐沼生态环境特征分析盐沼的作用。
【解答】解:根据材料,盐沼湿地具有一般沼泽的作用,能够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也能调节气候,所以、①④正确;盐沼中的水盐度较高,不能作为青稞的灌溉水源,故②错误;盐沼中蕴藏的是盐业资源而非铝矿资源,故③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