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承淡安论灸法》PPT课件

《承淡安论灸法》PPT课件


(1)艾灸刺激的感受器范围大,而且皆是神经末梢,所以感传力大;
(2)破坏力大而广,起泡的变性蛋白与血清,必含有相当大量的补体与抗体的 作用,还认为古语“不起泡不治”为至理;
(3)火伤毒素有强心及兴奋作用,或另有某种刺激作用。
2018/9/7 5
三、艾灸治疗量的问题——灸量标准
灸量的强弱之分 先生认为,艾术属于温热性刺激疗法。由于疾病有轻重,体质有强弱,
2018/9/7 8
四、灸法的种类——法有所宜
先生认为,凡是用艾灼人体肉体,为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都可以称为灸法。 •艾炷灸法:以艾绒作炷,直接燃灼皮肤,一炷为一壮,为我国最古之灸法。 •隔姜灸法:隔姜灸通用于慢性疼痛及麻痹等疾患。 •隔蒜灸法:隔蒜灸则适用于痈疡初起之症。 •豉饼灸法:治疽疮不起。如脓已成者不可灸。 •附子灸法:治诸疮瘘。 •温针灸法:亦名热针,苏南病家喜用此法,言其收效较大也。 •温灸器灸法:持器隔衣温灸。 •药条灸法:古时有雷火针及太乙神针灸法,系以艾绒铺纸上,绒内和好药末,卷 成烛形于穴位上薰灸。 •念盈药条:承先生的先父乃盈公从事针灸数十年,以雷火针、太乙神针之功效虽 卓,而药方偏于香燥,已不适于现代病人之体格,因力谋改良,求其平稳无弊,屡 试屡改达五十余次而成念盈药条所用之药方。性和效广,使用简便,有雷火太乙之 功效,而无其流弊。为纪念其父利人之功,故名为念盈药条。 •承先生临床灸治,经病员同意后,喜用小艾炷直接灸。因为此种灸法,对痼疾有 卓效。如病员畏痛不愿直接灸者,则专用念盈药条灸治。 2018/9/7 9
态,表皮起大水泡,化脓溃疡,经若干时日,新肌生长表面结痂而愈。但留一黑斑痕,
一二年后黑色渐退,仅留灸痕。运用隔姜灸施灸时,亦有发生水泡之可能。用念盈药条、 温针、温灸器等灸后,一般无此现象发生。 因灸而起之灸水泡,如为米粒大或麻实大者,承先生认为,假如注意不予擦破,则不
2018/9/7 7
承先生提出了临床艾灸治疗量的参考原则和标准
1. 2. 3. 4.
5. 6. 7. 8.
小儿与衰弱者:炷如雀粪,10岁前后之小儿,以5-10壮为度。大人灸炷如米, 以5-10壮为度。灸穴以5-7穴为适当,否则灸炷过多,反令发生疲劳。 男女之分别:男子灸炷之壮数,可以稍多,一般来说男子的胜任力较女子为大。 肥瘦之不同;肥人脂肪较多,肌厚皮臃,不易传热,感艾气不足,艾炷宜较瘦 者为多,炷大如米粒。 敏感性者与迟钝性者:对于感受性之敏感者,当灸炷燃至中途时,即移去之, 重还一枚,待燃近皮肤,即去之,反复更换,至着皮为止。灸小儿亦须如此。迟 钝性者,炷宜稍大。 施灸经验之有无:关于未经施灸,属于初灸者,亦宜小炷,壮数宜少,以后逐 日增加。 症状情况:凡是属于亢进性疾患(如疼痛、痉挛等),艾炷宜稍大,壮数宜多。 虚弱症候、机能减退、麻痹不仁、痿弛无力,宜小炷而壮多。 劳动情况: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其艾炷宜大,壮数亦多。 营养不良者:壮炷宜小而数适中,大炷则绝对禁忌。
五、灸术临床现象的的处理
承淡安先生临床运用灸法很多,也积累了许多的经验。他发现,直接灸法于皮肤上,
必见火伤状态,即是所谓的灸术现象。火伤状态,因灸法轻重之不同,其发现状态亦有 不同。轻度者,局部发现赤晕,且感热痛,停灸后赤晕渐消失,数小时后,留一黄色瘢 痕。如稍强之灸,则表皮浮起成一水泡,经数日结痂而愈。强度者,皮下肌肉呈坏死状
而且作为燃料,容易引火,且气味芬芳,闻之可清心醒脑,于是用作灸炷。久之效验颇 著,乃成为灸治之要品。 先生认为,艾灸的特殊作用,不仅在于热,更在于其特具有的芳香气味。这种芳香的 药物能够行气散气。艾灸以后觉有快感,即是因为艾的芳香气味,渗入皮下,在热和芳 香的双重作用下,神经兴奋、机体活力增加,而病苦解除。 承淡安先生的这种认识和判断,充分显示了他丰富的文化知识背景和细致慎密的思考。
2018/9/7 4
二、注重艾灸的作用——灸强于针
先生将灸法之作用概括为:活跃脏腑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对人体各系 统之功能,有明显之调整作用。 先生认为,灸法不仅可以治病,亦可防病保健。
先生认为,“灸法的效力比针强”。理由是(1957年,先生去世后,在他的 遗物中有一本笔记,主要记录先生1957年3月3日以后的想法和思考 )
2018/9/7 3
一、考证灸法的起源——灸法自然
先生认为,石器时代的先民们,由于穴居野处,风雨侵袭,病多为筋挛痹痛,所以用 灸法治疗,得温则舒,得热则和,所以,当时发明灸法,可以说是出自自然,是中国最 古老的疗法之一。
先生认为,最初古人未必能够知道艾的功用而以之作为艾炷,而是由于艾蒿遍地都是,
摩,体验深刻,而且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和传播。他在理论和临床两 个方面都对前人的认识有一定的发挥。 晚年有《灸法草稿》之作,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大部分被烧毁了, 仅有残存一部分。经由他的子婿梅焕慈先生收集整理,还有共计26种
疾病的灸法残稿。
另外,先生还曾经为广大农民著《简易灸治丹方治疗集》一书。我们 从承先生的其他作品和文字中,可以了解到他对灸法的独特见解和观 点。
2018/9/7 6
艾炷大小因部所宜 承先生认为,艾炷的大小和软硬,都可能影响到
艾绒燃烧的热度。而在身体上进行艾灸,以血液
不绝流行为度,所以温度不要太高。用艾炷来做 灸治,艾炷的大小是一个很直接的问题。承淡安
先生认为,古籍中关于艾炷的大小,都是从灸治
的部位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头部肢末宜小,胸 部腹部背部宜大。
所以治疗时所给予的刺激,也应该分强弱,以与疾病相对应。而艾炷之
所以分大小与艾灸时壮数的多少,就是这个原因。
承先生制定了一个初步的临床应用标准,刺激分强中弱三种: 强刺激之标准:艾炷如绿豆大,捻为硬丸,自12壮至15壮 中刺激之标准:艾炷如鼠粪大,捻成中等硬丸,自7壮至10壮 弱刺激之标准:艾炷如麦粒大,宜松软而不宜紧结
承门学派(澄江学派)----承淡研究》 《经络治病讲话》 《针灸真髓》 《病机撮要辨证》、 《赤羽氏知热感度治疗学》 《皮内针法》 日本电子经络探测治疗仪
2018/9/7 2
承淡安灸法学术思想
承淡安先生对于灸法非常重视,不仅自己在临床中反复地实践和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