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导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doc
导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doc
解:设大蒜的线性供给函数为:Q aP b
则2000 4a b;2500
4.5a
b
得a 1000;b 2000
所以供给函数为为:Q
1000 P
2000
2.3成本函数
产品成本一般情况下是用货币的形式来表现的企业生产和出售产品的所用
度支出。成本函数所表示的是企业成本总额与产出总量之间关系的公式。产品成
精选
L q。[7]
例8:某工厂将要生产一种商品, 该商品的产量Q与总利润L Q之间的函数
2
关系为:L Q250Q5Q,求产量为20时的边际利润。
解:边际利润函数为L' Q25010Q
L' 20250102050(元)
它的经济意义是:在每天生产20个单位的基础上,再多生产1个单位,总
利润将增加50元。
3.2弹性分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经济的不断繁荣, 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也愈加复杂,简单的分析已经不足以满足企业管理者对经济分析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将高等数学应用于简单的数学函数所不能解决的实际经济问题中, 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这使得高等数学在解决经济问题中占据重要地位。 而导数作为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概念, 同样也是解决经济问题的一个有力工具。 在高等数学中, 导数通常被用于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极值等。在实际经济问题中,
考察。在经济学中,把函数f x的导数f ' x称为f x的边际函数,在点x0的值f 'x0称为f x在x0处的边际值。
3.1.1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的定义是指每增加一单位的产量随即产生的总成本增加量即称为
边际成本,假设生产某种产品q单位时所需要的总成本函数C (q)可导,则其边际
成本定义为MC lim
C
则收益可增加600元。
3.1.3边际利润
边际利润指的是销售该产品所获得的收入总额与相应的可变成本之间相差
的数额,能够反映出当该产品的销售量增加或降低时企业增加或减少的收益额。
与边际成本类似,边际利润MR定义为总利润函数L q关于销售量q的导数,其
精选
经济含义是:当销售量为q时,再销售一个单位(即q1)所增加的总利润
解:边际成本函数为C' Q0.08Q
C' 200.08201.6(百元/件)=160(元/件)
它的经济意义是:在产量Q为20时的基础上再生产一个单位商品,总成本
增加160元。
3.1.2边际收入
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类似,边际收入定义为R' q,即边际收入是总收入函
数R q关于销售量k的导数,其经济含义是:当销售量为q时,再销售一个单位
设函数y f x在点x0的某领域内有定义, 若极限lim
f x
f
x0
存在,则
xx0
x
x0
称f在点x0处可导,并称该极限为函数
f在x0处的导数,记作f ' x0
。
[1]
于是,导数的定义从数量关系上看, 所反映的是函数的自变量的变化对相应的函数值变化快慢影响的程度, 即变化率, 也被称为瞬时变化率; 对数学表达式
d
涨1%,销售该商品所获得总收益将增加。
3.2.2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简称为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是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应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是商品的供应量变动率与价格变
动率之比。假设供给函数为Qf P,以e表示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则供给
s
Q
的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
Q
Q
题和优化问题。
3.1边际分析
边际概念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指经济变量的变化率,它的提出
不仅为人们作出决策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而且使得数学工具能应用于经济学,
利用导数研究经济变量的边际变化的方法,即边际分析法。[5]早在19世纪70
年代就出现边际分析的身影, 边际分析主要用于研究自变量的单位增加量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偏重于自变量的最后一个单位增加量与因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
例1:服装店销售某种衬衫的件数Q与价格P是线性关系,当价格为100元一件时,可销售120件,当价格为80元时,可销售200件,求需求函数。
解:设衬衫的件数与价格的函数关系为:QaPb
则120
100a b;200
80a
b
解得a
4;b
520
所以需求函数为
Q 4P
520
。
2.2供给函数
一种商品的供给函数,是指单个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
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简单来说, 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假定需求
精选
函数为Q
f P,Q表示需求量的变动量、
P表示价格的变动量,以ed表示
Q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则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公式为
:
Q
Q
P
。
[9]
edP
?
Q
P
P
例9:厂商生产某种产品,假设定价为
5
元/件时市场需求量为
400件,定
价为4元/件时市场需求量为
C q
q C q;边际成本是总成本函数C q关于产
q 0
q
q
精选
量q的导数,其经济含义是:当产量为q时,再生产一个单位(即q1)所增
加的总成本C q,因此可以近似的记为C q1C qC qC' q。[6]
例6:若厂商要生产某种商品,生产件数为Q件时的总成本函数为
2
C (Q)5000.04Q(百元),求产量为20件时的边际成本。
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与固定成本部分。
解:当Q 0时,C0 44
所以固定成本为44,可变成本部分为C Q Q3
4Q2
16Q
2.4收入函数
在贸易活动过程当中, 一定时期内销售该商品后所获得的收入总额即为该时期内的总收入, 记为R。而售出某商品所能获得的收入的多少则取决于该商品的
销售数量和价格。所以,收入函数可以表示为RPQ,其中P表示商品得销售
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是相对于某一个特
定的过程而言的, 并不是唯一确定的。 固定成本F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随着
产量的变动而多支出费用, 例如设备、厂房设施等的固定费用和其他管理费用等。
可变成本V是指当产品产量变动时随之变动的支出费用,如电力燃烧材料、 原材
料支出、税收等。一般来说,以货币形式计值得(总)成本C是产量Q的函数,
导数可作为经济分析的工具, 广泛地应用到经济研究和企业管理之中, 促进经济理论朝着更加精确的方向发展。 本文从边际分析, 弹性分析,优化分析三个方面论述导数在经济分析方面的应用。
1、导数的概念
早在法国数学家费马探究极值问题时就将导数的思想引入了, 但导数思想是在英国数学家牛顿研究力学和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研究几何学的过程中正式建立起来的。
(即q1)所增加的总收入R q。[6]
例7:商店新进了一种商品,当该商品的销售量为Q件时收益函数为
2
R Q 800Q
Q(元),求销售400件时的边际收益为多少?
4
解:边际收入函数为R' Q 800
Q(元/件)
2
R' 400
800
400
600(元/件)
2
它的经济意义是:当该商品的销售量Q为400时,销售量若再增加一个单位,
[2]
而言,所表达的是函数增量和自变量增量之比的极限问题。
2、 经济分析中常用的函数
由于导数主要应用于探究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函数关系问题, 所以,我们必需对经济分析中的一些常用的函数具有一定的了解, 以便更好的理解和使用它们。经济分析中常用的函数主要有以下四类:
2.1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指在特定的时间内, 各种可能的价格条件下, 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该商品的数量。 (出处?)为了使问题简单化,我们一般假设需求函数的诸
3、导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应用数学知识定量分析经济及管理领域中的问题已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部分,用数学知识来解答经济活动中的一些现象对很多经营决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导数是微积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函数关于自变量的变化率。[4]在经济学中,也存在变化率问题,如:边际问题、弹性问
愿意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数量。
[3]我们通常通过将除价格外的其他因素看
成常量以达到化简问题的目的。 所以,供给函数可以用Q
s
f P表示,其中,P
S
为商品的价格,Q为商品的供给量。可以看出,商品(除单个劳动力商品、古董商品、某些投资性商品外)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例2:已知大蒜的收购价为每千克4元,每星期能收购2000千克,若收购价每千克提高0.5元,每星期可收购2500千克,求大蒜的供给函数。
额,为收入总额与成本总额之间的差值,常用L来表示,LQRQCQ。
例5:某企业生产销售Q个单位的产品,总收入函数为R24x2x2,总成
本函数Cx25,求利润函数、最大产出水平与最大利润。
解:利润函数LRC24 x2x2x253x224 x5
当x 4时有最大值L 43(解题过程要详细,须进一步完善)
所以利润函数为L3x224 x 5,最大产出水平为4,最大利润为43。
P1
P2
公式表示为:
ed
Q
2
。
PQ1
Q2
2
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 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也就是说,她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
应程度,则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公式可表示为:
ed
lim
0
Q?P
dQ?p
P
P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