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外活动管理措施

课外活动管理措施

课外活动管理措施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实施的多种有
意义的教育活动。

它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开展好课外活动,可以扩大、加深和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基础知识,及时传递信息,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开展好课外活动,可以发展学生在科技、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开展好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为了保证我校课外活动质量,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制定出莲华小学课外活动管理措施:
一、学校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和管理。

课外活动的开展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学校高度重视,把课外活动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当中,并加强领导和管理。

学校课外活动由教导处和少先队负责管理。

每学期开学学
校制定总的课外活动计划,做到“七定”:即定活动目标及活动形式;定活动内容;定安全措施;定活动项目;定辅导教师;定活动时间、地点;定评比、竞赛、奖励办法;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学校行政要对课外活动进行检查评比,及时掌握课外活动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活动顺利、有效的进行。

每学期课外活动结束后,学校要及时进行总结,并记录下课外活动取得的成绩,把辅导教师工作情况列入教师工作情况量化考核当中。

二、明确目的,严格要求,保证活动质量。

每学期开学,各辅导教师根据学校课外活动计划制定自己的活动计划,做到“四定”:即定活动目标及活动形式;定活动内容;定安全措施;定活动安排。

在组织开展活动时要坚持“六性”即自愿性、自主性、知识性、趣味性、健康性、实效性。

特别是实效性,校级兴趣小组都带有训练性质,特别是舞蹈、合唱、体育训练等都担负着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的任务,因此要求辅导教师要象上课一样严格要求,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取得良好的竞赛成绩。

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课外活动比之课堂教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机动性和多样性。

主要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性活动,三种活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群众性活动,往往会引起学生对某一项活动的兴趣,激发他去参加某一个兴趣小组;同时,小组和个人活动有时又是群众性活动的基础,它们所取得的成绩,为群众性活动提供丰富的内容。

因此要把几类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更好的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因此,辅导员老师要把三种形式的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每学期除了组织小组活动(常规的兴趣小组)、个人活动(指导参加比赛)以外,还要组织一次群众性活动。

四、课外活动辅导教师的考核、奖励办法。

课外活动辅导教师的工作开展情况,列入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当中,将从活动的计划、总结;组织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绩等多方面进行考核。

对课外活动开展成绩突出,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取得的成绩
的辅导教师,将根据获奖的级别、人数情况进行奖励。

2002年3月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