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授课日期 2014年10月 10日(第3周星期 3)
2 班级13级1班专业印刷技术
3 课次第 3次课累计学时 3学时
4 课题
内容
第二章光与色
5 教学目的
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形成及物体的光谱特性。
6 重点与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色彩与的关系。
难点:使学生掌握物体的光谱特性。
7 演示实验、教
具、挂图准备
多媒体
8 作业及其它
9
教参资料
名称、页次教材:印刷色彩学(第三版),郑元林、周世生,印刷工业出版社,2013
参考教材:颜色信息工程,徐海松。
[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0
教学过程
及内容
见附页
引语:印刷中国古代五大发明之一,它是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
本节课开始学习印刷的相关知识。
第二章 光与色
2.3 光度学基础
2.3.1 光度量的定义及其单位
光度学
光能量
光通量
发光强度
光通量密度
亮度
光度量(photometric quantity )
由光度学得到的规格化的明亮度量
都是用对应的辐射量乘以光视效能得到
光度量是由视觉心理来评价物理量时得到的量,称为心理物理量(psychophysical quantity )
光能量(luminous energy)Q
光通量与照射时间的乘积,单位流明秒(lumen second),符号lm ·s
⎰Φ=dt
t Q )(
t Q Φ= 由光源向各个方向射出的光功率,也即每一单位时间射出的光能量,以Φ表示,单位为流明(lumen ) ,符号 lm 。
dt dQ
=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