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包含答案)

2020届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包含答案)

贵州省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24.《史记》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

”“秦之先,帝颛顼之茁裔。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琐高阳。

高阳者,黄帝 之孙,昌意之子也。

”据此可知,司马迁A .主张对边地民族加强管控B .强调华夏族的统颁地位C .认识到宗法制影响力较大D .倡导华夷同源的历史观25.古代中国历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刑事审判权的行使。

宋代在各路设提点刑狱司, 掌管路的司法、 刑狱,并规定凡死刑需报中央,由刑部复核执行, 有时皇帝还派人到各地处 理案件,井经常用各种手段控制刑事审判权。

其目的是A .提高依法办事的行政效率B .建构与维护统治秩序26.明代谢杰在 《虔台倭纂》 中写道:“寇与商同是人, 市通则寇转为商, 市禁则商转为寇⋯⋯ 蔡愈严而寇愈盛。

片板不许入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 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 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

”其意在说明B .海禁政策一定程度保障国家安全D .对外贸易并非明朝发展必然需求 段著名书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B .市民阶层兴起促进书法演变 D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28.甲午战争以前,容闳就曾立志: “予虽贫,自由所固有。

他日竟学,无论何业,将择其 最有益于中国者为之。

”甲午战争以后,无数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报国志向。

蒋梦麟就 曾以“中国人得到幸福和温饱”作为学业选择的出发点。

这表明A .个人选择和国家命运相结合B .革命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C .民族工业发展促进思想觉醒D .洋务运动推动西学东渐的发展29.下表为清末民初福建新设立的工厂数,对此表理解最准确的是(单位:家)C .建立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D .解决官员的腐败问题A .海禁政策并非长治久安之策 C .明代对世界形势的了解片面 27.清代书法家梁巘在《评书贴》中提到尚态。

”其意在强调A .时代特征影响书法特色 C .中国书法艺术成果丰硕分析》A.统计途径与数据不同导致了趋势相悖B.“清末新政”客观上推进福建近代化C.民国的成立推动了地方工业快速发展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民族企业发展30.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区别于国民党军事系统的最大特点是主力军、地方军与民兵、自卫队相互转化、相互依靠、三位一体的军事体系⋯⋯中共能在敌后长期游击的“秘诀”并不在于“游击战术” ,而在于数量庞大的地方武装、人民武装。

其意在强调A .人民力量的强大B.中共军事体系完善C.枪杆子里出政权 D .两党抗战路线不同31.浙江企业家鲁冠球说:“回想我们这代人的创业梦,从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东躲西藏,到在计划经济夹缝中‘野蛮生长' ,再到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 ,以及全球化中无知无畏闯天下,可以说是跌宕起伏。

一这反映了A .企业家胆识是企业成功秘诀B.民营企业的发展路径跌宕起伏C.企业发展得益于全球化进程 D .企业发展与特定时代背景相关32.古希腊城邦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军事力量与大国相比较弱,后被强大的马其顿所灭,雅典民主制度也就退出历史舞台。

据此可知,雅典城邦民主制得以运行的前提条件是A .军事力量强大B.小国寡民C.周边没有强邻 D .城邦至上33.1787 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当代表们吵得不可收拾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提议去请牧师。

他们请来了牧师,带领大家祈祷,以放弃“唯我正确”的看法。

这反映了A .民主建立伴随着退让和妥协B.政治是各方力量的博弈C.精英人物不能代表民众意愿 D .宗教影响美国政治生活34.17 世纪从甘蔗被移植到英属的巴巴多斯岛和法属的马提尼克岛开始,加勒比海大大小小的岛屿被开辟成为甘蔗种植园。

加勒比海地区的风貌、居民构成、经济方式都在渐渐变化,历史学家将这一持续不断的变化称为“蔗糖革命” 。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B.价格革命的影响C.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D .工业革命的推动35.二战期间,德国将侵略波兰的战役拍成故事片,取名为《火的洗礼》,并在进攻挪威时放映,以打击其斗志,而英国则将这部电影更名为《苦难的一幕》在国内放映,并将它作为礼物赠送给罗斯福和斯大林。

1947 年~1954 年美国制作了几十部用于刻画美国“共产党分子” 形象的电影,这些人往往是农冠楚楚,实际上却阴险狡诈且冷酷无情。

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A .东西方存在着严重文化差异B.电影的政治功能凸显C.电影的制作受意识形态影响 D .“冷战”兴起与发展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材料一儒家学派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治理的实践中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春秋末期,其核心是“仁、义、礼、智” ;奏朝时,遭受毁灭性打击;汉武帝时,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宣扬君权神授;到宋代,儒家思想与佛教和道教相融合,形成了新的哲学流派一一理学,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明朝中期,形成了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擘,主张追求“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费孝通将这种由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的通路称为中国人的“差序格局” 。

——摘编自李宁《“大一统”——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材料二在古代欧洲,政权与教权之间的关系在国家治理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公元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奴隶制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结束,西欧长期陷入无政府状态,在混乱动荡的社会中,人们渴望王权与秩序,君权神授的封建君主专制思想应运而生。

此后,世俗君权和宗教神权既相互支持又相互斗争,经历了罗马帝国的二元平等并列、11 世纪之前教权臣服于王权、12 世纪到13 世纪教权强盛、14 世纪政教斗争等历史阶段。

——摘编自王芳《比较视角下的国家治理模式及其理论构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不同时期儒家治国思想的主张。

(9 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国家治理理念的异同。

(16 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以下内容节选自贵州省博物馆2019《御苑风华》颐和园文物展“慈禧驻园大事记”楚。

)44.【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考核制度逐渐形成定期、有内容、有奖惩、 梯次分明、 分工明 确的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

魏晋南北朝在尚书台设考公郎为专职的中央考核官员。

魏晋时, 由于战争纷纷, 正常的考核无法进行,于是改由皇帝不定期地下诏考百司。

东晋南朝, 官员 的考核与任期相结合,以三年为“小满” ,六年为“秩满” 。

北魏孝丈帝改革后,实行三载考 绩,三考黜陟,并与官员任用相结合,按年月暂定任用后,年责成为考核的重要根据之一。

魏晋南北朝还形成了与门阀制度相适应的考核制度, 并将中央朝官纳入考核体系, 并制定考 课法,改变了过去偏重地方考课的倾向。

三月二十二慈禧懿旨,“本 日,慈禧来园,年十月六十寿自此开始常驻辰,在万寿山 乐寿堂。

光绪行庆贺礼,自帝至龙王庙拈大内至颐和园 香,诣乐寿堂沿途跸路所经向慈禧太后请臣民报效点缀 安,奉慈禧幸景物,建设经玉澜堂、颐乐坛。

”后因战事 殿侍晚膳。

取消。

八月二十二日、 九月十日,光绪 帝奉慈禧太后升 仁寿殿宝座,接 见德国公使。

九 月十七日,在仁 寿殿接见各国使 节,特赐游宴, 南北配殿赐果 食。

慈禧召见归国考 政大臣醇亲王载 沣,表示: “只要 办妥,深宫初无成 见 。

”“ 命 廷 臣 会 议”,派载沣、袁 世凯等“公同阅看 考政大臣回京奏 陈各折件,请旨办 理。

”依据材料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并加以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1892 年 1893 年 1894 年1901 年 1902 年 1903 年 1906 年光绪十八年) (光绪十九年) (光绪二十年)光绪二十七年) (光绪二十八年) (光绪二十九年) (光绪三十二年)摘编自刘承《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及其借鉴意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魏晋官员考核制度的作用。

(9 分)45.【历史一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分)材料 二战爆发后, 1940 年美国与澳大利亚正式建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澳大剩亚对日 宣战。

1942 年1 月,日军空袭澳大利亚北海岸,澳政府不再把维护英国在远东的基地作为 首要任务,而是把保卫本国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1942 年 3 月,菲律宾陷落,麦克阿瑟被迫 率部南下在澳大利亚登陆。

随后,双方设置关澳联合司令部, 平洋战争期间, 有 100 多万的美军经过或驻扎在澳大利亚, 菲律宾被占领后,澳失利亚成为美军太平洋反攻的跳板。

时军事同盟,为战后构建关澳同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摘编自王娟《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构建战后亚太同盟体系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美澳军事同盟形成的原因。

(9 分) 2)根锯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时美澳军事同盟形成的影响。

(6 分)46.【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 分)材料 胡适( 1891年 12月— 1962年 2月),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 家、文学家、哲学家。

他一方面介绍欧美的思想、文化,一方面用西方的科学方法来整理重 估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 并兼顾自己的文学创作, 学术研究, 在文史哲三个领域都著作颇丰。

在提倡白话文、 反对文言文的文学革命中,胡适堪称开路的先锋, 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被誉 为“中国文化革命之父” 。

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 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同时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

胡 适对中国近三百年来的学术研究作了总结。

——摘编自白吉庵《胡适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适先生的贡献。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胡适先生所作贡献的时代背景。

( 9分)贵州省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大本营设在墨尔本。

在整个太 美军的大部分物资支持由澳提供。

美澳两国在“二战” 期间建立的战40.(25 分)(1)(9 分)主张:春秋,主张仁政与礼治,通过礼乐教化建立道德体系与社会等级秩序,实现社会结构稳定;秦,在政理念不受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欢迎;汉,大一统思想,符合加强专制中央集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儒家学派得到尊崇;宋明,理学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为已经形成的封建等级制度辩护,心学将个人心性修养与儒家经世理念相结合。

(2)(16 分)相同:都维系封建等级制度;把思想作为维护国家统治的手段;都宣扬君权神授;都顺应了潮流,利于社会秩序的重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