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16年市本级及城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研修班工作简报第一期主办单位:南宁市教师培训中心承办单位:中国教师研修网2016年09月目录一、项目概况 (1)(一)研修目标 (1)(二)参研人员及人数 (2)(三)时间、地点 (2)二、训前准备与活动组织 (2)三、研修日程安排表 (2)四、学员报到 (3)五、开班仪式 (4)六、方案解读 (5)七、政策解读 (5)八、小组研讨交流 (6)九、平台操作 (6)十、专题讲座:《教师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学科工作坊辅导经验分享》 (7)十一、专题讲座:《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 (8)十二、专题报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改革》 (8)十三、结班仪式 (9)十四、学员成果及反馈 (9)十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10)一、项目概况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实施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桂教师培[2014]13号)文件精神,结合南宁市教师培训中心《2016年市本级及城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服务采购》招标文件、《南宁市2016年市本级及城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由中国教师研修网承办南宁市2016年市本级及城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学科助学导师项目。
本项目采取管理者和培训者集中培训、参训学员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移动学习、参训学员线下研修与实践测评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方式,立足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和需求,从应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引导教师开展教学实践,开发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与微课、结合区域研修与校本研修针对教师实践进行评价,从示范教学、案例成果、专题研究、项目管理机制、校本研修模式探索等多种角度促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在项目城区全面推进,带动项目城区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全面建设推进。
(一)研修目标根据中国教师研修网《南宁市2016年市本级及城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确定本项目的研修目标如下:1.明确信息技术学习重点。
通过参训前的诊断测评和培训后的发展性测评,帮助参训教师真实了解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明确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技术能力发展目标)教学应用短板和努力重点。
2.掌握信息技术工具使用。
通过任务驱动式混合研修,引导参训教师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了解适合的技术工具,掌握能够为自身工作学习带来便捷和更高程序的信息化工具,使得教师工作事半功倍。
3.立足教学提升应用能力。
通过成果研磨,引导参训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领域)教学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做中学,制作自己的学科(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案(课)例和微课,在此过程中切实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参与研修促进专业发展。
在项目组专家及市区名师和教研员的带领下,通过网络研修和实践测评,促使参训学员积极使用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等手段,参与混合研修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二)参研人员及人数1.参研人员:南宁市直属、兴宁区、西乡塘区中小学学科助学教师2.参研人数:113人(原计划参训学员120人,截止9月4日,实际报到人数113人)(三)时间、地点1.时间:2016年9月4日-9月7日,共4天2.地点:南宁市广西教育学院教育大厦二楼校长培训中心二、训前准备与活动组织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为了做好本次“南宁市2016年市本级及城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开展,中国教师研修网广西服务中心针对本次研修班多次召开训前会议,认真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与培训工作执行计划书,落实授课专家,联系并实地考察培训地点,提前完成《研修手册》等相关培训资料的编写、印刷和所需物资的准备。
在南宁市教育局教师培训中心的指导下,确定研修的主题内容和具体工作安排。
中国教师研修网广西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遴选可满足培训学员住宿条件和就餐需求的酒店和餐馆,除此之外还及时与南宁市本级及城区各中小学助学教师和管理者沟通联系,收集参训学员信息,制作好学员报到签到表、考勤表及学员研修计划表等,做好接待学员报到的准备工作,确保了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研修日程安排表四、学员报到9月3日中午,中国教师研修网田思思,中国教师研修网广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班蓓、白诗宁来到广西教育大厦后进行分工合作,由班蓓分别与如家(鲤湾路店)酒店负责人、广西教育学院食堂负责人对接,为研修班学员的顺利入住和培训期间餐饮做好充分准备。
中午14:00左右参研人员陆续到达如家酒店鲤湾路店大厅,田思思、班蓓、白诗宁热情接待并分发研修手册,耐心告知参研人员培训时间、地点、具体安排、注意事项等,同时统计未能按时到来的老师,了解情况,并作好相关记录,9月3日学员报到人数为75人。
五、开班仪式2016年9月4日上午8:30,由南宁市教师培训中心主办、中国教师研修网承办的南宁市2016年市本级及城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学科助学导师培训班(第一批)在广西教育学院广西教育大厦二楼校长培训中心举行开班仪式。
参加开班仪式的有中国教师研修网副总编辑陈昌发、中国教师研修网广西服务中心主任梁瑜及南宁市直属、兴宁区、西乡塘区中小学113名学科助学导师,中国教师研修网广西服务中心主任助理黄铖与项目经理方裕武也出席本次研修班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由中国教师研修网黄铖主持,他介绍了与会的领导、专家和研修班的管理人员,并就本次研修班学习的安排做了说明。
中国教师研修网陈昌发副总编辑首先致辞,他对全体参训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为本次研修项目的顺利实施做出了积极贡献的南宁市师培中心领导表示衷心感谢。
并就本次南宁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学科助学导师(第一批)研修班的学习内容作了说明,希望参研学员能够提高认识,重视本次研修学习,珍惜学习机会,同时要求参研人员严格遵守培训纪律,认真听讲,积极交流,做好研修学习记录,在研修学习后做好研修总结。
为方便参研老师训中沟通,以及训后跟进指导,在本次研修班班主任的组织下,研修班全体参研老师还加入研修学习的QQ群。
六、方案解读开班仪式结束后,中国教师研修网副总编辑陈昌发就此次南宁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做了介绍,并就南宁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研修方案进行详细解读。
他从“备课、上课、评课”三个层面解读如何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他指出,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关键在于感受技术魅力,提升综合素养;在于运用技术工具,加工教学资源;在于运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在于运用技术工具,有效实施评价;在于运用研修社区,优化个人教学。
陈昌发老师强调,参研人员研修结束后应该能够承担助学导师职责并开展任务:第一,能够参照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所负责工作坊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坊项目研修计划;第二,做好分阶段成果提炼与推优工作,定期以简报形式通报本工作坊学员的研修情况及成果;第三,点评、推荐所负责工作坊学员的作品集;第四,解答本工作坊学员在研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五,发布引领性主题网络研修活动,主持开展网络研修活动,保证工作坊活跃度及研修质量,引导学以致用;第六,根据本坊研修情况,在培训后期撰写研修总结。
七、政策解读4日下午,自治区教育厅“能力提升”工程办副主任、广西教师培训中心调研员韦昌勇副教授为参研人员做题为《广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政策和推进举措》的专题讲座,就“广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政策进行解读。
韦昌勇副主任明确指出该工程的目标指向,关键词是“应用”二字。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文件指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优化课堂教学,二是转变学习方式,三是促进专业发展。
本工程的核心目标并非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及网络建设,而是促进教师将信息技术设备和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随后,韦副主任就广西推进应用的举措和示范校建设情况作进一步说明。
最后,韦副主任结合教育部的要求、广西评价工具开发的需求和现状,从开发方式、过程要求、成果要求、观察指标设计、附加要求等几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八、小组研讨交流5日上午,在中国教师研修网副总编辑陈昌发老师的统一安排和专业指导下,全体参研学员按城区及学校分为九个小组,各小组参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进行研讨交流并制定助学导师研修计划。
陈昌发老师在研讨交流的过程中深入各个小组进行指导,并邀请第二组和第七组的学员代表率先发言,阐述本组研修计划完成进展和思路。
其他小组在听取了第二、第七组的发言后,对研修计划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纷纷打开思路,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为小组研修计划的制定提出了许多高效、新颖、可操作的建议和意见。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研讨交流,九个小组先后完成了研修计划,各组组长依次到讲台展示成果图并进行讲解。
最后,各组组长进行无记名投票,推选两组队伍,并由工作人员对票数分列一二名的第四组、第五组成员颁发纪念品。
九、平台操作5日下午,中国教师研修网编辑田思思在广西教育学院教学楼502-504为参研学员进行平台操作讲解。
首先,田思思详细介绍了中国教师研修网各栏目菜单及功能。
其次,田思思演示平台操作步骤。
最后,参研学员上机操作。
田思思对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学员们进行答疑、解惑、指导。
十、专题讲座:《教师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学科工作坊辅导经验分享》9月6日上午,广西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蓝卫红教授为学员做了《教师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学科工作坊辅导经验分享》专题讲座。
讲座上,蓝卫红教授让参研学员观摩教学录像片段,启发学员点评。
讲座中,她还以某工作坊坊主的实践经验为例,介绍了工作坊研修的组织和实施,并引导学员就“本组成员认真对待本次研修,短短时间就发布了1400余篇研讨话题,主题及内容非常丰富,参研教师们相互交流,共同提升,十分热闹。
”这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思考:1、为什么有的教师把网络研修当成一种负担;2、教师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知识;3、教师如何获取知识、发展能力;4、如何通过知识管理促进教师建构知识。
随后,蓝教授从研修主题的选择、研修小组建设、研修任务实施流程设计和精品成果提炼四个方面进一步说明如何管理和运用教师知识,并以此开展学科工作坊辅导任务。
最后,蓝教授将参研学员按学科进行划分,共分为中学英语、小学英语、中学语文、小学语文、中学数学、小学数学、理科综合、文科综合、音体美九个小组,由小组合作完成工作坊主题研修流程和研修活动的设计,小组发言人代表小组展示和交流。
讲座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业务能力,而且工作思路也清晰了许多。
十一、专题讲座:《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6日下午,由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熊冬春副教授主讲《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