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音乐_《音乐小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音乐小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音乐小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学生能用轻快而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音乐小屋》,体验学习音乐的乐趣,表达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2、能力目标:通过趣味性的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并拓展学生的思维。

3、认知目标:学生能准确地拍节奏,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解决歌曲中休止符、附点音符、反复跳跃记号、重音记号的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借卡创境巧导新课1、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2、点击课件,出示精美的“邀请卡”尊敬的王老师,你好!非常高兴邀请你来我的音乐小屋玩,可以带上你的朋友一起来,路上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只要你们齐心协力,战胜了它,就能进入我的音乐小屋了。

——神秘的朋友”,哇,这么神秘的,你们想和我一起去吗?3、好,让我们乘上音乐快车一起出发吧!(点击课件----出现音乐快车)听《音乐小屋》伴奏,学生随音乐律动(二)创设情景,巧授新知1、同学们,看,音乐小屋到了,但是,门是关着的,音乐小屋的主人说,它只欢迎懂礼貌,懂得用音乐来敲门的同学,进入到音乐小屋当中,怎么办呢?别着急,让我们一起用音乐来敲门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种乐器,大家看一下,你们认识他们吗?(出示乐器:木鱼、串铃、三角铁),有哪位同学能到前面任意挑选一种乐器来用音乐敲门呢?(学生展示),同学们表现的可真棒,像极了一个个小音乐家,老师现在也教给大家一种敲门声好吗?老师选用的电子琴,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唱好吗?(5 3 |5 3 0)(4 2|4 2 0)(5 0|1 0){注意音高}2、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音乐小屋的大门能不能为我们打开呢?(幻灯片)(三)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音乐小屋的主人送给大家一个见面礼,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大家来看,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音乐小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听情绪、感受)2、再听歌曲,解决难点四分休止符、反复跳跃记号、重音、附点音符3、学习歌词(1)跟音乐有节奏的读(2)集体读(3)请同学起来读4、学唱歌曲(1)同学们,现在你闭上你的小眼睛,认真的再来聆听一遍歌曲,听完歌曲后,你来告诉老师,你在这首歌曲当中听到了什么?你心中的音乐小屋是什么样子的?(2)带着自己心中的音乐小屋跟着音乐小声的哼唱(3)师生接龙、学生分组演唱(跟着琴声)(4)整体唱、个别唱(加自己喜欢的舞蹈动作)(我看到有一个小舞蹈家隐藏在同学当中,下面我们请这位同学到前面来给大家表演一下好吗?同学们跟着这位小舞蹈老师一起舞动起来吧!)5、创编动作、表演歌曲,整体表现歌曲(四)拓展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优秀了,所以,音乐小屋的主人还送给大家一首更有趣,好听的歌曲,大家请看,这首歌曲的名字是?生:《单簧管波尔卡》1、初听《单簧管波尔卡》说感受和乐器2、再听音乐根据动作分段3、做动作表现歌曲4、揭晓音乐主人——长颈鹿(学习它的自信)5、带着自信,完整的展现歌曲(五)教师小结师生再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音乐课,老师相信,你们的表现是最出色的!让我们乘着音乐快车,来结束这次的旅程吧,下课!《音乐小屋》学情分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

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但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

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自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的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音乐小屋》效果分析本节音乐课上我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

在音乐教学中我注重教法的灵活多样性,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学成为主宰音乐课的学习主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以师生互学的方式学习歌曲。

并在确定难点时,打破由教师课前确立本课难点,而是放手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实际掌握情况,确立自己的难点,教师给予帮助指导。

在解决学习知识的目标中,让学生根据对比的唱法,总结出顿音的唱法和顿音记号在本节课中所起的作用。

在真正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建立起一个民主平等、师生互学的学习氛围。

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以学生的实践为主,学习歌曲《音乐小屋》;涉及到用音乐敲门的有关知识;乐器进入课堂,让学生学会自创,用自己所喜欢的节奏进行敲门。

这首风趣的歌曲,轻松、愉快。

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

描绘了“叮咚”作响的玩具小屋给人们的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心情。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模唱与听唱相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一个音乐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有趣。

针对儿童爱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我启发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创造表现音乐魅力的情景,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

对教学结果的反思:音乐课上我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

在音乐教学中我注重教法的灵活多样性,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成为主宰音乐课的学习主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以师生互学的方式学习歌曲。

并在确定难点时,打破由教师课前确立本课难点,而是放手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实际掌握情况,确立自己的难点,教师给予帮助指导。

在解决学习知识的目标中,让学生根据对比的唱法,总结出多个音乐记号的唱法和在本节课中所起的作用。

在真正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建立起一个民主平等、师生互学的学习氛围。

《音乐小屋》教材分析《音乐小屋》是人音版第四册第七课《小音乐家》里的一首歌曲,2/4拍子,这首风趣的歌曲,轻松、愉快,又富有童趣。

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

描绘了“叮咚”作响的玩具小屋给人的快乐,抒发了热爱音乐的孩子们的愉快的心情。

《音乐小屋》评测练习一、自选乐器,自创门铃声。

二、音乐符号的注意。

1、˃重音记号2、附点音符及反复跳跃记号的掌握与学习。

3、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的区别0 0三、节奏练习。

1、| X X | X X 0 | X XX X | X 0 |叮咚叮咚打开小门2、X X X X | X X X | X X X | X 0 ||音乐小屋在欢迎你欢迎我3、我们的| 快乐都| 在里边| 装0 |四、改编活动。

自编舞蹈动作,完美表现歌曲。

《音乐小屋》课后反思本次音乐活动的设计是根据低年级孩子好玩、好动等天性,以游“音乐小屋”为主线而展开一系列的活动。

本次音乐设计,将知识的学习融入音乐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听、唱、动等多项音乐活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培养孩子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合作精神及创造能力。

通过一系列情境变化来表现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在此,我谈几点自己的想法,以便给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其一,在组织教学环节我是引导学生乘坐音乐小列车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最佳时机。

我这里用了“音乐小屋的主人请我们一起去玩,然后坐音乐小列车出发”的情境,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课堂气氛也马上就热闹了起来。

好心情是上好一堂音乐课的重要保证,这个情境设计,让学生马上就进入了状态,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二,在情景导入新课时,我是引导孩子对口令进“音乐小屋”,解决了本课教学中的第一个难点“3 3 1 3 | 5 6 5 | 4 5. 4 | 3. 0 || ”音乐小屋在欢迎你欢迎我其三,在学唱“音乐小屋“时,我提示学生要参加青蛙音乐会必需先学会音乐小屋的主题曲,在这里解决了本课教学中的第二个难点“76 5 1 | 2 5 4 | 3 2 3 | 1 0 || ”我们的快乐都在里边装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爱动。

我在这里利用了这一特点,用游戏的方法来解决本课的难点,打破了以往练习时的枯燥,让学生在愉快、和诸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现固了难点。

以往我自己在节奏、难点练习时,老是发现很多学生心不在焉,今天看见他们学得都很认真,很有兴趣,让我感触颇多。

看来,间题是出在我们老师自己身上,以后要多想想如何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让学生不再觉得是一种负担。

其四,是音乐小屋的主人送给大家一首歌曲,第一次聆听时,我没有引导学生听情绪。

当然,就这样听到底的话,学生肯定是坐不住的,所以我又在中间适时地提一些问题,促使学生认真地聆听完全曲。

复听的时候,我让学生寻找歌曲中的音乐记号。

这就促使学生认真听音乐,要不就会对不上了。

以前听欣赏的时候,老是会有学生讲话,但这次学生却听得很认真。

其实,不是学生不爱听,而是我们老师没有引导好。

聆听的时候,我们要适时地给学生一些要求、一些任务,学生就会有事情可做,当然也就不会“无所事事、东张西望”了。

最后,我是让学生猜猜音乐小屋的主人是谁,最后我再揭晓。

其五,在给歌曲配打击乐器这个环节中,我选了三种乐器,并让学生进行选择,给不同的打击乐器配上合适的节奏,(我在前面让学生表扬音乐小屋,听教师范唱时,让学生伴奏的节奏也为后面的节奏选择做了铺垫)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声音长的要配宽一点的节奏,声音短的可以配密集一点的节奏,真正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而不是让伴奏流于形式。

其六,在设计心目中的“音乐小屋”的这个环节。

我通过相互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音乐小屋和同学一起分享,然后再让几个小朋友把心中的音乐小屋介绍给大家,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这里也说的很好“只要你一走进我的音乐小屋,你所有的烦恼就都没有了,就会变得很快乐。

”“我的音乐小屋是粉红色的,里面有很多音乐,只要你走进来,音乐就会自己唱起来,你就会很快乐”等等。

我觉得一堂音乐课能让学生感到快乐就够了。

总的来说,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上下衔接还是比较顺畅的,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也比较认真、投入、兴趣也很浓。

当然,我所追求的是“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相信这会成为我今后教学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

《音乐小屋》课标分析传统的教学,往往把教材内容看得非常重要,总是根据教材的编排去设计和实施教学。

《音乐新课标》提出: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可以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资源,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替换、调整、删减,使教学更加圆满、更有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