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小明在做“研究透镜规律”的实验,当他把蜡烛移到距离凸透镜34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10cm B.20cm C.30cm D.40cm
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投影仪时,投影片应放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
B.老花镜当放大镜使用时,应将被观察物体放在焦点以内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倍焦距
D.入射到凸透镜上的光线,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
3 . 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块用冰磨制成的光学器件相当于下面的
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凸面镜
4 . 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为 25 cm
B.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D.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
5 . 如图所示是透镜对光的作用,其中正确的是
D.
A .B.
C.
6 .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6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5厘米
B.8厘米
C.10厘米
D.20厘米
7 . 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光的折射现象
8 .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根据测得的数据得到了物距u跟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9 . “新视野”号探测器通过其随机携带的远程观测成像仪(LORRI)不仅拍摄到了木星本身,还拍摄到了木星上不久前刚刚形成的小红斑,另外,“新视野”号探测器还拍摄下了木卫一--“爱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想使小红斑的像小一些,“新视野”应离木星远一些,再拍摄
B.“新视野”号探测器镜头的作用相当于凹透镜
C.木卫--“爱莪”是光源
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10 . 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15cm的光屏上得到这个物体清晰的像,若把物体放置在距凸透镜15cm处,则成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
二、填空题
11 . 毕业前夕同学们用照相机拍毕业照时,要想使被拍的景物成的像大一些,照相机与被拍景物之间的距离应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下同)一些,底片跟镜头间的距离(暗箱)应_________一些,遇到人数较多的班级,摄影师会增大镜头到同学们的距离,此时所成的像到镜头的距离_________.
12 . 如图所示,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邮票正立、放大的__(选填“实”或“虚”)像.此时,邮票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要使像再变大一些,则应将放大镜适当___(选填“提高”或“降低”)一
些.
13 .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利用光的___________规律工作的,我国古代曾有人用冰做成透镜,利用透镜和太阳光取火,该透镜属于___________透镜。

14 . 如图,这是某款淘宝神器——“小屏变大屏”装置,把手机放在其后置支架上,手机到“神器”的距离为15cm,从屏幕前方看去,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手机画面的像,小明查阅资料后发现,该神器的成像原理类似于凸透镜成像,则该成像与____________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应用情境是一样的,且像为____________ (选填“实”或“虚”)像,并由此可推断,该神器的焦距f____________ 15cm(选填“<”、“>”或“=”).
15 . 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16 . 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小物体通过水滴成一个 ________,人眼睛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是一个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7 . 在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物镜的______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_______。

三、实验题
18 .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cm.
(2)如图乙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你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误改正后,小明将凸透镜固定在50 cm处,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10 cm处,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_的实像.
(4)小明继续将点燃的蜡烛靠近凸透镜,当烛焰移至35cm 处,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_的实像,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这一原理制成.
(5)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当物距在不断的减小的过程中,成像性质发生改变的两个转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仔细观察光具座,发现它所标最大刻度是100cm,他手边现有焦距分别为10cm,30cm,40cm的凸透镜,你认为选择焦距为___________的凸透镜比较合适.
(7)在做完凸透镜成像实验后,小明把图丙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______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______透镜(选填“远离”“靠近”).图丁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________,远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是
____.
19 . 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他们按照图甲所示安装各种器材后,点燃蜡烛,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 。

(2)实验小组依次选取了不同的物距分别进行实验,同时记录下相关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如下表。

探究实验记录表(凸透镜焦距f=10cm)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________ 的实像;
如果将蜡烛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5 cm处,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 ;此像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

(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二者成像特点的不同是________ 。

(4)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在观察光屏上淸晰的烛焰像的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 (选填“上”或“下”)移动。

(5)小明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用凸透镜看“照相机”三个字,并在笔记本上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其中________ 图是画错的,________图反映了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20 .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实验操作规范:
(1)实验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他应该把凸透镜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适当调节,才能使像最终成在光屏的中央;
(2)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成像原理与_____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5cm,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则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_____(选填“大”或“小”)些;
(3)小明近日发现自己看不清黑板,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患上了近视,成像示意图为_____(选填“乙”或“丙”)图,近视眼可以使用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加以矫正。

四、作图题
21 . 在图(a)、(b)两图中,画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大概位置及成像性质。

(______)
22 . 如图,为某透镜成像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物体,MN是AB的像,试在图上的适当位置画上合适的透镜,并大致标出其焦点的位置.
(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