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尿路感染的护理课件ppt
最新尿路感染的护理课件ppt
1)尿液检查 2)血液检查 3)影象学检查
【诊断要点】
1.确诊尿路感染的存在
尿细菌学检查、膀胱刺激征 、尿液改变、全身症状
【诊断要点】
2.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
符合以下标准之一者均提示肾盂肾炎 1)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
【诊断要点】
2.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
符合以下标准之一者均提示肾盂肾炎 3)尿中白细胞管型和/或颗粒管型 4)尿抗体包裹细菌阳性
【临床表现】
1. 膀胱炎
※ 占尿路感染的60% ※ 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 状,伴耻骨 上不适 ※ 无全身毒血症状 ※ 白细胞尿,30%有血尿 ※ 偶有肉眼血尿
【临床表现】
2. 肾盂肾炎 1) 急性肾盂肾炎
(1) 全身表现 (2) 泌尿系统表现 (3) 并发症
【临床表现】
2. 肾盂肾炎
2) 慢性肾盂肾炎
机体防御能力
❖ 尿路通畅时尿液的冲洗 ❖ 前列腺分泌物中的抗菌成分 ❖ 尿路黏膜分泌IgG 、IgA及吞噬细胞杀菌 ❖ 尿液高浓度尿素和酸性环境不利于细菌生长 ❖ 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的活瓣,防止尿液、细菌
进入输尿管
【易病感因因和素发: 病机制】 1.女性 2.尿流不畅或尿液反流 3.医源性因素 4.机体免疫力下降 5. 尿道口周围或盆腔炎症
1. 加强病人遵医行为
2. 复查、随访
3.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a. 多饮水、勤排尿
b. 加强个人清洁卫生,特别是月经期 及妊娠期卫生
4. 急性发作期以卧床休息为主,恢 复期可适当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 休息
5. 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
谢 谢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尿液检查
(1)尿常规
【诊断要点】
2.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
符合以下标准之一者均提示肾盂肾炎 6)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升高 7)尿液Tamm-Horsfall蛋白升高和/或血
【诊断要点】
2.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
符合以下标准之一者均提示肾盂肾炎 8)肾小管功能损伤 9)急性肾衰竭、肾周围脓肿、肾乳头坏
【诊断要点】
2.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
※ 50%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 ※ 腰部酸痛不适、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
可伴有乏力、低热、食欲减退及体重减轻
【临床表现】
2. 肾盂肾炎
2) 慢性肾盂肾炎
※病情迁延,反复发作,可合并肾小管功能损伤或 肾脏形态异常(肾盂形态异常;肾盂畸形、瘢痕; 肾脏表面不光滑、萎缩及双侧大小不一
※少数仅表现为尿检异常和尿细菌检查阳性
4
1)尿液检查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2)尿细菌检学查
※ 细菌定量检查
尿细菌培养假阳性:
① 收集尿液标本时无菌操作不严格、细菌 污染
② 尿液标本超过1h后才接种
③ 培养基或接种操作不严格、细菌污染
1)尿液检查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2)尿细菌检学查
※ 细菌定量检查
尿细菌培养假阴性:
① 收集尿液标本1周内患者使用过抗生素 ② 尿液在膀胱停留少于4—6h ③ 无菌操作过程中消毒液混入尿液
的尿路急、慢性炎症。
尿路感染的定义
根据感染部位: 上尿路感染 下尿路感染 根据有无尿路或结构异常分为: 复杂性尿路感染 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病因和发病机制】
致病菌:以大肠杆菌为最多,约
占 70%以上 感染途径:
1. 上行感染 90%,主要感染途
径 2. 血性感染 3.邻近组织感染的直接蔓延w内发生,同种致病菌
2) 重新感染 80% 6w后发生,新致病菌
【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
1.排尿障碍:尿频、尿急、尿痛与 泌尿系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 与急性肾盂肾炎有关 3. 知识缺乏:缺乏尿路感染的知识 4. 潜在并发症:肾乳头坏死、肾周 围脓肿
【健康指导】
尿中白细胞显著增加 白细胞管型提示肾盂肾炎 尿中红细胞增加(红细胞呈均一正常形态 少数可见肉眼血尿 尿蛋白阴性或轻度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尿液检查
(2)尿细菌检学查
※ 细菌定性检查 新鲜中段非离心尿革兰染色后油镜观察
>1个菌/视野,尿感诊断 90% >5个菌/视野,尿感诊断 99%
1)尿液检查
符合以下标准之一者均提示肾盂肾炎 10)影像学检查提示肾盂病变
【治疗要点】
1. 一般治疗 2. 抗感染治疗
【治疗要点】
1)急性膀胱炎
2)急性肾盂肾炎
1)一般治疗 2)抗感染治疗 3)碱化尿液
【治疗要点】
3.无症状细菌尿
4.再发性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经治疗,细菌尿转阴 后,再次发生真性细菌尿
【治疗要点】
尿路感染的护理
学习目标:
1. 掌握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尿细 菌学检查、常规护理诊断、措施 及健康指导
2. 熟悉尿路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感 染途径、易感因素等
3. 熟悉肾盂肾炎的治疗及再发尿路 感染知识
尿路感染的定义
尿路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简称尿感,是由
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
1)尿液检查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2)尿细菌检学查
※ 细菌定量检查
尿细菌培养假阴性: ④ 感染病灶与尿路不通 ⑤ L型细菌、厌氧菌或结核菌感染而未做 应特殊培养 ⑥ 尿液中排菌为间歇性
【临床表现】
3. 无症状性菌尿(隐匿性尿感)
不同日的2次以上清洁中段尿培养菌 落计数均5≥10 cuf/ml,且为同一菌种, 但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称之为无症状性 菌尿。
【临床表现】
3. 无症状性菌尿(隐匿性尿感)
常见于老年人,大于60岁 10% 孕妇 7% 留置尿管、尿道器械操作后也可发 生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2)尿细菌检学查
※ 细菌定量检查 有症状,新鲜清洁中段尿细菌培 养计数≥10 cuf/m5l
1)尿液检查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2)尿细菌检学查
※ 细菌定量检查 无症状,两次连续新鲜清洁中段尿细 菌培养计数均≥10 cuf/m5 l
1)尿液检查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2)尿细菌检学查
※ 细菌定量检查 耻骨上膀胱穿刺的尿标本出现任何程 度的菌尿或从导管获得的尿液标本细 菌含量≥10 cuf/ml,均提2 示存在 尿路 感染
1)尿液检查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2)尿细菌检学查
※ 细菌定量检查 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 c5 uf/ml,为真性菌
尿
尿细菌定量培养104 ~105cuf/ml,为可疑阳性 尿细菌定量培养<10 cuf/ml,可能为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