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必知必用资料:幼儿园日常消毒工作

幼儿园必知必用资料:幼儿园日常消毒工作

幼儿园日常消毒工作一、幼儿园常用的消毒方法(一)消毒方法的使用幼儿园常用的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其中,物理消毒法包括:煮沸法、日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及紫外线辐射消毒法。

1、煮沸法煮沸法是简便可靠的消毒方法。

即将被消毒的物品全部浸入水中,水烧开之后再煮5—30分钟。

消毒时间的长短按消毒物品及目的的不同而灵活掌握,一般在15—20分钟左右即可。

一般致病菌再煮沸1—2分钟后即可杀死。

甲型或乙型肝炎病毒,需煮沸15—30分钟方能杀死。

此法适用于耐高温、耐潮湿的物品的消毒,如儿童用的毛巾、水杯、饭碗等餐具就可选用煮沸法消毒。

应用煮沸法消毒物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待消毒的物品一般要先清洗后再煮沸消毒。

但是传染病人的用品可以先消毒再清洗;②煮沸时间应于水沸后开始计算;③在煮沸过程中,煮沸水从开始至结束都要浸没过待消毒的物品,并且要连续煮沸,中间不宜加入新的物品。

2、日晒法日晒法是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来消毒灭菌。

流感、百日咳、流脑、麻疹等病原体在直射阳光下很快被杀死;. 一般附着于衣物、被褥等物品表面的病原体,在阳光暴晒3-6小时就可以杀死。

所以日晒法要求在只晒阳光下暴晒3-6小时,消毒效果最好。

3、紫外线辐射消毒法紫外线灯可直接照射物品的表面来进行消毒,也可用于空气消毒。

运用紫外线灯对病原体污染的房间进行消毒,需照射两小时。

在使用时要注意:①因为紫外线被尘土吸收后,杀菌能力就会减弱,所以在应用该法消毒时,必须注意室内空气清洁卫生,并且紫外线灯管要经常擦拭,以保持表面透明,从而可增强穿透力;②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距离成正比,距离越近,杀菌能力越强;③紫外线灯最好在无人的场所内使用,若屋内有人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好眼睛和皮肤免受灼伤。

此法适用于幼儿玩教具、图书画报及室内空气的消毒。

根据消毒物品及杀灭的病原体的不同来决定紫外线照射时间及剂量。

4、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是一种经济、可靠、快速、安全的灭菌方法,适用范围较广,消毒灭菌效果也较为理想。

可将常用物品用牛皮纸或白棉布包好后置于高压灭菌器中,在保证消毒物品不受损害的前提下,维持锅内一定压力并保持一段时间,就可较彻底的杀灭病原体。

若没有高压灭菌器,也可利用家中蒸饭的锅进行消毒,开锅后将100℃左右的流动蒸汽加热15-60分钟,但其消毒效果远不如高压灭菌器。

二、预防性消毒在未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对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物品,如生活环境和生活物品等,进行消毒,称为预防性消毒。

这是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措施。

保教人员要在保健大夫及本班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尽可能为幼儿创造一个清洁、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一)做好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教人员要在早晨幼儿入园前做好室内环境的清洁工作。

要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清新。

对活动室、寝室、盥洗室的地面及家具等也有相应的清洁要求。

室内环境卫生应坚持每日数次小清扫,尤其是便池要勤冲洗,每周要彻底大清扫一次。

(二)根据卫生保健制度的要求,做好幼儿生活用品的消毒对保教人员及幼儿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要重点进行消毒。

如毛巾、水杯、水龙头、保健派、桌椅、门把手等,需每天消毒一次。

幼儿的被褥用消毒水彻底洗刷一次。

1、餐饮具的消毒每次进餐结束时,将幼儿用过的杯、碗、盘、勺、筷等及时清洗干净,然后用煮沸法或蒸汽消毒法进行消毒。

采用煮沸法消毒时,将洗净的餐具全部浸没于水中。

如果是少量的碗、盘、碟,可平放于锅内;如果餐具较多,最好把盘、碗等竖直放置,使其中间留有空隙,以增强消毒效果。

一般情况下,水烧开后15分钟即可;如预防肝炎,则需煮沸15-30分钟。

捞出后的餐具应妥善保管以备用。

当有消化道传染病发生时,应用消毒液消毒,然后再洗净备用。

2、餐巾、毛巾的消毒幼儿用过的餐巾、毛巾,需用肥皂液或洗衣粉浸泡,然后再搓洗并用清水冲净。

对个别较脏的毛巾,要再打一遍肥皂后再冲净。

总之,可根据本园所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消毒方法。

3、饭桌及抹布的消毒(1)饭桌的消毒:饭桌应在进餐前10-15分钟消毒。

可先用0.5%的洗消净溶液或肥皂水浸湿抹布,用其擦餐桌一边,等5-8分钟后,再用水擦洗两遍。

餐桌面时要讲究方法,可将抹布对折一下,擦一个桌子换一个面,即一块抹布可擦两张桌面,不能一擦到底。

可有规律地横擦后在有规律地竖擦,以免局部被遗漏掉。

(2)抹布的消毒:抹布必须专用。

每次用后用肥皂洗净,煮沸30分钟可以较为彻底地杀灭微生物。

发生传染病或传染病流行季节,抹布使用前后均需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4、被褥、床单的消毒被褥的主要消毒手段为日光暴晒。

幼儿的床上用品要定期洗晒。

一般情况下,被褥每月要翻晒一次,冬季可每半月一次。

床单要定期清洗,连同被套、枕套等每半月换洗一次。

对幼儿睡眠室,包括被褥床单等,应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1-2小时。

发生传染病时,可拆洗部分应先用消毒液消毒后再清洗。

总之,教师要认真做好被褥、床单等的清洗和消毒工作,以保证幼儿睡得舒适又卫生。

5、水果的消毒吃水果钱应清洗消毒,其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水洗净水过后,用刀削皮,将水果凹陷部分挖掉后再食用;而是将水果洗净后置于高锰酸钾消毒液中浸泡,注意消毒也应浸没过水果,20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后食用。

6、玩具、图书及画报的消毒(1)玩具的消毒:玩具是幼儿的宝物,使幼儿最亲密、最喜爱的朋友。

但玩具很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所污染,尤其在幼儿园,其污染程度比衣服、被褥、餐具等更为严重。

因此,必须注意及时的对玩具进行消毒处理。

依据构成玩具材料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具体如下:对于耐水的玩具,可将洗涤剂加入到热水中,用来清洗玩具,对于缝隙处还要用刷子刷洗,最后用清水将洗涤剂除去,这样可以洗去部分微生物。

但对于换过传染病的幼儿的玩具,还需要进一步消毒处理。

对那些塑料、金属等不怕腐蚀喝染上颜色的玩具可用消毒剂,如0.1%的高锰酸钾溶液、3%的过氧化氢等进行喷雾或擦拭。

消毒剂通常的作用时间为3分钟以上,消毒剂处理过后,一定要用清水将消毒液彻底除去,因为残留的消毒剂可能会对幼儿造成伤害。

对于不耐水的皮毛,绒布玩具,可用日光暴晒或紫外线灯照射的方法进行消毒。

(2)图书、画报的消毒:每周应将图书、画报在阳光下暴晒4-6小时,可以杀灭大多数微生物。

暴晒时要注意经常翻动。

也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但要求近距离照射。

7、便器的消毒便器每日需用1%-20%的漂白粉乳剂消毒15分钟,然后刷洗干净,有传染病,特别是消化道传染病时,要适当加强消毒。

注意在浸泡便器时,应使其全部浸没于消毒液中。

另外,各班清洁用具,例如扫帚、笤帚、墩布等要专用,每次用后及时洗净,保持干燥。

幼儿园保健医生岗位职责01一、负责全园幼儿及职工的保健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

每学期制定保健、卫生工作计划,了解新入园幼儿的“三防”接种及体检情况,定期做好驱虫、矫正和治疗眼病,防治龋齿等工作。

二、全面了解幼儿生长发育情况,期末向家长汇报。

三、负责每天晨检,做到一看、二摸、三问、四检查,并监督指导教师做好午检和晚检工作。

对患病幼儿及时做好妥善处理,指导体弱幼儿的护理工作。

如发现传染病,应指导保育员做好消毒工作并及时报告防疫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蔓延。

每月公布一次幼儿发病率,找出发病率升降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四、指导厨房人员搞好饮食卫生和检查饮食用具消毒工作,指导各班做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工作,定时检查各班体育锻炼及户外活动情况,了解幼儿的进步和睡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负责保管医务室一切物品、用具、药物,做好卫生知识宣传、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灭蚊蝇工作。

协助后勤园长检查、评比、落实各项卫生保健工作,按时送报表。

六、负责常备药物的购买,每天按时送药到班,并照顾病儿按时服药。

七、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情况,对有不良习惯及心理障碍¬的幼儿,与班上的教师配合商讨矫正办法,并定期进行监测。

八、认真钻研卫生保健业务,学习《规程》,以进一步了解掌握幼儿教育工作特点,更好地搞好工作。

九、定期对保教人员进行有关“幼儿常见病”的知识讲授,定期在“家长园地”专栏中介绍有关育儿知识及保健卫生知识。

幼儿园保健医生岗位职责021、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与《规程》、《纲要》的有关规定,制定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计划并健全幼儿园内各项卫生保健制度。

2、负责每天的晨间检查,每一位幼儿进园要进行口腔、手消毒工作,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发现传染病要及时与班级教师和家长联系。

3、密切与当地卫生保健机构的关系,及时做好免疫和疾病防治等工作,填好预防接种卡,避免漏种或复种。

4、负责环境卫生和幼儿卫生保健工作,建立保健卡,定期组织幼儿体检,对幼儿身高、体重资料要认真分析、保管,做好慢性病的预防矫治。

对体弱病幼儿采取措施特殊护理。

5、负责幼儿的营养膳食工作,按时制定食谱,保证幼儿的营养供应,经常研究幼儿的进食量和营养摄取量,指导炊事员搞好饮食卫生。

6、做好卫生宣传工作。

负责医务室的一切物品、用具、药物的使用和保管,经常检查、督促各班用具的消毒情况,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批语、有表扬。

7、妥善管理医疗器械,消毒用具的药品,(尤其是有毒药物),以防发生事故。

注: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咽、眼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四查(有无携带危险、尖利东西)晨检及全日观察记录班级:幼儿园幼儿健康检查制度一、新入园幼儿的健康检查:1、幼儿在入园前必须到当地妇幼保健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全身体格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才能入园。

健康检查标上的项目应填写完整正确,体检一个月内有效。

2、幼儿入园时应将健康检查表和预防接种证交幼儿园。

3、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必须经过医学观察,观察期满且无症状再作检查,正常者可入园。

4、幼儿转园,应凭原在园的健康检查表无传染病接触史的转园证明。

幼儿离开园所三个月以上,需要新体检后方可再入园所。

5、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裂腭、癫痫、中度以上智力低下(不适应集体生活不能接受教育)等疾患的儿童未矫治前不宜入园。

6、入园体检时发现疾病应及时治疗,患营养不良、贫血等可以入园后矫治,患传染病应隔离治疗,痊愈后凭医疗单位的证明方可入园。

二、幼儿定期体格检查1、幼儿入园后应定期体检,每年一次,每次均按常规进行全面体检。

2 幼儿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每学期查视力一次,所有在园的幼儿每年查血红蛋白一次。

3、定期体检后要进行幼儿健康状况分析评价和疾病统计,发现疾病或缺点及时矫治。

三、幼儿全日观察:1、保健老师应每日上午、下午巡视各班级,向班上老师、保育员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如有可疑或异常应及时处理。

2、班内的保教人员应全日注意观察幼儿的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对有病和体弱的幼儿加强生活护理,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与保健老师联系并做好全日观察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