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工程(XX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XX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0一五年六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一、项目经理部管理机构设置二、施工场地布置与临时工程安排三、总体进度计划四、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一、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二、路基路面排水及涵洞施工三、防护工程施工四、泥结碎石面层施工第五章工期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一、工期保证体系二、工期保证措施第六章工程质量的管理体系以及保证措施一、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第七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二、安全保证措施第八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一、环境保护体系及保证措施二、水土保持工作体系及保证措施第九章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一、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二、文物保护措施第十章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一、安全保证措施及体系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措施三、安全生产预案四、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操作规程第十一章其他应说明的事项一、施工配合技术组织措施二、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三、地方道路的维护及保障措施四、缺陷责任期内对工程的修复及维护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依据XX公司提供的施工图。
有关国家、交通部、重庆市制定的规范、标准、法规及本工程合同涉及的技术、安全、质量验收文件等。
第二章工程概况工程地点位于XX乡XX村,总里程为7.982公里, 直线段路基宽度4.5m,平曲线按四级公路Ⅰ类半加宽, 单车道时设置错车道,错车道每公里按不少于5个设置,相邻错车道间间距在150-250米范围内,错车道长20米,宽度2米,左右各2.5米过渡段。
设计行车速度10-15 Km/h ;挖方边坡度为土:土夹石1:0.25;岩石1:0.1;填方路堤边坡为1:1.5;边沟底宽40厘米,深25厘米,底部用C15细石砼铺底5CM厚;矮墙厚20厘米,高65厘米,用M7.5水泥砂浆砌片(块)石,墙面勾缝,墙顶用砂浆找平;挡土墙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片(块)石,泄水孔第一排设在基础顶面,水平间距3米,上下排间距3米,成梅花状布置,孔径10×10厘米,孔底向外倾斜2%坡度,孔后设反滤层,根据基底地质情况每15—20米设2厘米宽沉降缝一道,墙背回填采用填石或透水性较好的材料;涵洞设计荷载为公路-II级,采用钢筋砼盖板涵;本公路路面结构层为泥结碎石基层厚5厘米,石渣垫层厚度采用15cm;边沟内侧路缘带宽度50厘米,厚30厘米,用M7.5水泥砂浆砌片(块)石。
第三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一、项目经理部管理机构设置我标段利用公司整体优势,调集公司优秀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精良的专业施工队,组成精干高效、运转自如、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等强有力施工能力的项目经理部。
围绕本工程制定的目标,按照项目法组织施工,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合同段施工任务。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总工程师1人,项目部下设工程技术部、生产经营部、质量管理部、财务部、设备物资部、安全环保部、综合办公室等“六部一室”,工程技术部下设测量组,质量管理部下设工地试验室。
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要求,安排两个路基工区和多个防护及排水施工队完成所有施工任务,项目部组织机构图见附图3-1本合同段工程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部的主要职能是有序地进行总体施工组织,尤其是对制约工期的关键工程进行有效控制。
横向负责与业主、监理工程师、设计代表和地方政府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施工条件,服务于生产。
纵向对项目经理部有关业务科室和各工区、场、队进行及时地指挥、协调和调度,确保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得到有效地控制。
二、施工场地布置与临时工程安排1. 驻地及施工场地布置本合同段临时施工场地布置见附表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 临时房屋项目经理部租用场镇闲置房屋,各工区驻地、小型结构物施工队、拌和场和预制场的宿舍、办公室、钢筋加工棚、木工棚、值班室、料库等采用标准活动板房或搭建临时工棚;配电室采用砖混结构。
3. 施工便道、便桥本合同段沿线可以有效利用已有道路作为施工便道,并修建部分便道使主线贯通,便道派专人养护,保证晴雨畅通。
待主线路基全线贯通后,利用主线路基作为标段内纵向运输道路。
4. 施工用电项目部、各工区生活用电引入当地场镇电网。
拌和站用电接入当地高压电网,并自备发电机,生产用电应以外电为主,自发电为辅。
5. 施工用水项目部、各工区生活、生产用水采用当地村民生活水,可满足用水需求。
6. 临时通讯项目部、各施工区、施工人员均配备手机,保证施工中的通讯。
三、总体进度计划本合同段工程预计开工日期为2015年6月20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5年11月19日,总工期为五个月,每月必须完成总工程量的25%,我公司承诺,保证在预计工期内完成所有的工程任务。
具体施工计划安排见附表一施工总体计划;附表二分项构成进度率计划(斜率图)四、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1.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⑴人员配备和动员周期我们分二批调遣施工人员进场。
首批为项目部的主要人员,在合同签订后10天内进驻施工现场,再次详细踏勘现场,投入施工前的筹备工作。
包括项目部各业务科室所有成员、各工程队长、技术负责人、工区技术人员和部分机械操作人员共30人进场,项目部正式挂牌办公,着手前期施工准备工作。
合同签订后20天内,第二批人员进场,全面展开施工。
⑵设备配备和动员周期前期施工准备用各类土石方机械、水泥砼拌和机、空压机、发电机组和自卸汽车,以及测量仪器、试验设备和行政办公用品随第一批人员到达现场。
其它施工设备将在合同签订后20天内根据工作安排陆续到达施工现场。
2. 设备、人员和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⑴人员到达施工现场的方法首批项目部的主要人员自带车辆到达施工现场。
第二批部分人员押运设备和仪器到达或从调遣地乘客车到达工地。
⑵设备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运输设备自行行驶到工地,测量、试验、检测等精密仪器由专车、专人护送。
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装载机以及其它非自行设备用平板车运到工地。
⑶材料的采购及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根据现场考察,石料和砂可就近在当地石料厂购买,用汽车运至工地;水泥、钢材可从XX县购买,运输方便。
施工用油与当地油料供应公司取得联系,由供应公司运到工地并用油灌存储。
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一、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1.场地清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等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取土坑原地面腐殖土、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应予以清除。
表土的清除包含根须、草本植物、覆盖草等的表层有机质土壤,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开挖深度来开挖表土,并运至指定地点堆放。
2. 挖方路基施工在开挖前应做好边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并视地质情况做好防渗工作。
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乱挖或超挖。
开挖至零填、路床部分后,应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宜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至少30cm 厚的保护层。
土方工程施工期间应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且应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应排入农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应引起淤积和冲刷。
挖方路基施工遇到地下水时应采取排导措施,将水引入路基排水系统,路床土含水量高或为含水层时,应采取设置渗沟、换填、改良土质、土工织物等措施,路床填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石方开挖应根据岩石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等确定开挖方式,对于软石和强风化岩石,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均应采用机械开挖,也可人工开挖。
不能使用机械或人工直接开挖的石方,则应采用爆破法开挖。
石方爆破应开挖自上而下采用“梯段微差爆破”,再对保护层进行光爆。
靠近居民区的爆破施工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村民区及保证村民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村民区附近的开挖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村民区房屋及保证村民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并为附近村民的生活及交通提供临时便道或便桥。
3. 填方路基施工填方应分层平行摊铺,保证路基压实度,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30cm,以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每种填料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cm。
填筑路床顶面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cm。
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对于原地表清理与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应将表面翻松深30cm,然后整平压实,其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路堤填筑应从最低处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时或纵坡陡于12%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且不小于2m。
台阶顶一般做成向内并大于4%的内倾斜坡。
填土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填石路堤填筑材料粒径应不大于50cm,并应不超过层厚的2/3,路床底面以下40c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于15cm,路床填料粒径应小于10cm。
对上路床压实度不小于93%,下路床压实度不低于90%,填石路面的沉降差应不低于实验路段的实测值。
特殊路基土层上的零填挖路床面,应按要求进行换填、改善或翻拌晾晒,并分层压实,换填的填料及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涵洞及结构物的回填台背回填的填料宜采用粒径不大于10厘米的透水性材料回填墙身后部及盖板上部,并压(夯)实。
回填应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20cm,为防止每层填土厚度超厚和漏检,在台背墙用油漆作上每层压实后的厚度记号,并标明层次,以便施工易于控制,台背回填的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路基路面排水及涵洞施工1.路基路面排水路面排水:路面设置双向横坡,路拱坡度2%,路面水经路肩翻流到边沟或填方坡面流入排水沟。
路基排水:在硬路肩外缘设置半梯形边沟排除路面及挖方边坡流水。
边沟水流原则上就近排入涵洞或自然河沟、冲沟。
在边沟与涵洞交汇处采用跌水井将边沟水导入涵洞。
边沟、矮墙:边沟底宽40厘米,深25厘米,底部用C15细石砼铺底5CM厚。
矮墙厚20厘米,高65厘米,用M7.5水泥砂浆砌片(块)石,墙面勾缝,墙顶用砂浆找平。
矮墙高度应以内路缘带高程为准,即路基成型后,矮墙比内路缘带高出35cm,并应随路缘带高程变化而顺势变化,以保证线形美观。
砌石工程所用石料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质地均匀无裂缝,不易风化;石料强度不小于设计要求。
所用砂浆应符合下列要求:符合设计规定的强度(本工程设计要求M7.5砂浆);有良好的保水性和一定的稠度;配比准确,拌和均匀,色泽一致。
砂浆用搅拌机搅拌,人工提运。
片石分层砌筑,砌筑前应将石料表面泥垢清洗干净,用水润湿,浆砌石底面应卧浆铺砌,立缝填浆捣实,不得有空缝或立缝现象,砌筑中断时应将砌筑好的石层空隙用砂浆填满,再砌筑时,石层表面应仔细清扫干净,洒水润湿,所有工作缝应留有斜缝,2-3层组成一个工作层,每一个工作层大致找平,选用具体有比较整齐表面的大尺寸石块作为角隅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