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侵犯的客体是()。
A.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B.公民的人身权利C.公私财产所有权D.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所有权2、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属于()。
A.行为犯B.结果犯C.危险犯D.危险犯或结果犯3、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是()。
A.故意B.过失C.故意或过失4、甲是电气设备维修工,负有维修车间电气设备的任务。
在其当班时间,发现电气调和受损,有引起火灾的危险,但由于对领导不满,故意不予维修,以致引起火灾,损失很大。
对甲应以()。
A.放火罪论处B.失火罪论处C.重大责任事故罪论处D.玩忽职守罪论处5、张某因多次恋爱失败,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想自杀。
某日张某独自躲在家中放火焚烧自己的房屋,因张某住在城市的老城区,木结构的房子都连在一起,因此邻居及时发现,将火扑灭。
张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毁坏财物罪B.放火罪C.失火罪D.不构成犯罪6、放火罪的既遂是指()。
A.财物被烧毁或人被烧伤或烧死B.行为人已着手实施放火行为,火种与燃烧物刚刚接触,但还没有达到被燃烧物能够继续燃烧的程度C.放火行为已引起燃烧物的独立燃烧7、以爆炸手段实施的杀人罪与爆炸罪的主要区别是:A.看是否出于故意B.看行为是否造成死伤的结果C.看造成死伤的人数D.看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8、刘某(男)因与李某(女)恋爱失败,遂决定报复李某。
一日刘某找到李某,对李某说:最后还有几句话要讲。
李某就跟着刘某到了一条僻静的小河边。
刘某从口袋里拿出一只木质小盒交给李某,对李某说这是以前李某送的东西,现在还给李某。
并说,等他走了以后再打开盒子。
等刘某离开以后,李某打开木盒,结果引爆了一枚炸药,李某被炸死。
刘某的行为属于()。
A.爆炸罪B.危险物品肇事罪C.故意杀人罪D.报复陷害罪9、甲与乙有仇,某日甲发现乙晚上到邻村去看露天电影,就携带一枚手榴弹尾随乙到了邻村,在乙看电影时,甲引爆了手榴弹,结果乙被炸死,在边上多名看电影的群众也被炸死炸伤。
的行为构成()。
A.爆炸罪B.危险物品肇事罪C.故意杀人罪D.报复陷害罪10、某甲潜入仓库偷山笋干,因为无法打开装山笋干的麻袋,便利用火柴把麻袋烧个小洞,以方便倒出山笋干。
甲点着麻袋后,随手将未熄灭的火柴扔在地上,引燃地上所铺芦席,仓库内立即燃起大火。
甲见火势凶猛难以扑灭,便掉头而逃。
结果大火烧毁整座仓库,损失严重。
某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放火罪C.失火罪11、某冷库工人刘某因对领导有意见,为报复泄愤,在库内冻鸡上偷洒许多剧毒农药,造成100多吨冻鸡报废,损失20余万元。
刘某的行为构成()。
A.投放危险物质罪B.破坏生产经营罪C.故意毁坏财物罪D.报复陷害罪12、被告人冯某听到关于保险的宣传后,将自己的三间破旧房屋及杂物向保险公司投保6000元。
投保后,为了取得保险赔偿金,他将煤油和白酒洒在棉团上塞在房屋的柱孔中,用火柴点燃后离开现场,躲在远处偷观动静。
由于被四邻及时发现,将火扑灭,未造成严重损失。
冯某的行为构成()。
A.保险诈骗罪B.放火罪C.放火罪和保险诈骗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13、某村粉坊生产的粉条多次被人偷走。
于是粉坊负责人甲同会计乙及临时工丙商量对策。
乙说:“在粉条上洒些1605农药,他们吃着有味就不敢再来偷了。
”甲、丙表示同意。
于是乙取来农药,三人往粉条上洒农药,并把带毒的粉条拿到晾房内架好。
正巧当晚本村村民丁某等四人进去,这架有毒粉条偷去煮着吃了。
除这四人全中毒外,还有其中一村民的母亲和妹妹也吃了粉条中毒,结果六人中两人死亡。
甲乙丙三人构成()。
A.投毒罪B.过失投毒罪C.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D.过失重伤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14、甲、乙两人深夜带着炸药去水库炸鱼,甲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投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将乙炸死,自己也受重伤。
甲的行为构成()。
A.爆炸罪B.过失爆炸罪C.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D.过失重伤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15、被告人王某因为企图与女青年谈恋爱遭到拒绝而产生报复心理。
他在街上见到打扮漂亮的女青年,就用身上带的小刀朝女青年脸上划一刀。
采用此手段他先后划伤了13名女青年的面容。
最为严重的一次,王在路上将正在行走中的女青年梁某摔倒后,朝其脸上划了两刀,从面部到后颈,形成倒人字形伤口,缝合73针。
王某的行为构成()。
A.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B.故意伤害罪C.寻衅滋事罪16、某炊事员在做菜时,误把仓库中一瓶农药当菜油用来炒菜,致使多人食后中毒,但因抢救及时,未造成任何伤亡。
炊事员的行为构成()。
A.过失投毒罪B.意外事件C.投毒罪D.不构成犯罪17、下列交通工具中,不能成为破坏交通工具罪犯罪对象的是()。
A.马车B.电车C.船只D.拖拉机18、甲某于一天晚上发现马路边停有一辆卡车,无人看守。
他偷偷打开油箱盖准备偷汽油,因晚上天黑看不清楚,甲就打着打火机用来照明,由于大量汽车挥发,遇明火燃烧并引燃油箱,致使汽车被烧毁。
甲的行为构成()。
A.破坏交通工具罪B.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罪C.放火罪D.失火罪19、某机修师,因对领导不满,利用工作之便,在进厂大修的飞机上,非法加装了两套控制电路,妄图使飞机在试飞时空中断油停机,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因被及时发觉而没有造成飞机坠毁的严重后果。
机修师的行为属于()。
A.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B.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C.破坏交通工具罪预备D.不构成犯罪20、某工务段养路工兼巡道工甲,为了排斥巡道工乙,以使自己能递升为正式巡道工,增加工资,多得奖金,因而故意把方头道钉一枚横插入钢轨接缝处,企图造成事故,嫁祸于乙,使某次列车险些脱轨倾覆。
甲的行为构成()。
A.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B.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C.破坏交通设施罪既遂D.破坏交通设施罪未遂21、劫持航空器罪的犯罪主体是()。
A.已满14周岁具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B.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C.中国公民22、甲、乙丙三人组织,成立了一个恐怖活动组织。
组织成立以后,三人多次进行爆炸活动,炸死、炸伤我人,造成极大的社会恐惧。
甲、乙、丙三人的行为构成()。
A.爆炸罪B.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C.爆炸罪和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23、杜某乘机场的安检人员疏忽之机,将一把匕首携带登上了飞机。
飞机在飞行途中杜某对机长实施暴力,将机长用匕首捅伤,迫使其改变航线,将飞机飞到杜某所指定的机场。
杜某的行为构成()。
A.破坏交通工具罪B.劫持航空器罪C.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4、张某从上候车室盗得一军人提包(本意是盗窃钱财),打开一看有人民币12000元,并有“五四”式手枪一支,子弹5发。
张某将盗得的枪支弹药藏匿在自己家中,准备作为以后进行犯罪的工具。
张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盗窃罪和盗窃枪支弹药罪C.盗窃罪和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D.盗窃罪、盗窃枪支弹药罪和私藏枪支弹药罪25、胡某从境外走私了一批枪支弹药入境,为了安全起见,胡某找到他在乡下的朋友林某,托林某代为保管这批枪支弹药。
林某满口同意,后胡某就将这批枪支弹药运到林某家的地下室藏起来,并付给林某1000元钱。
林某的行为构成()。
A.储存枪支弹药罪B私藏枪支弹药罪C.走私武器、弹药罪的共犯26、某省射击队教练将射击队的射击运动用枪擅自借给其好友,用于打猎。
数月后,射击队发现失少枪支,经追查才知道是教练擅自出借。
在射击队领导催促下,教练才将枪支追回。
教练的行为属于()。
A.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B.非法出借枪支罪C.丢失枪支不报罪D.不构成犯罪27、李某在厂区内驾驶卡车从甲车间往乙车间运送生产原料,由于李某中午喝了一些酒,精力不集中,结果在倒车准备卸货时,操纵不慎,撞倒车间内一排原料箱,将一名女子砸死。
李某的行为属于()。
A.生产、作业重大责任事故罪B.交通肇事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意外事件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行为中属于危险方法的是()A.放火B.劫持船只C.决水D.爆炸E.投毒2、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交通肇事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包括下列情形()A.造成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的B.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C.阻塞交通,造成重大影响的D.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的数额在30万元以上,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且无力赔偿的E.撞上国家领导人车辆的3、工程重大事故罪的犯罪主体包括下列几项()A.建设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B.承包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C.设计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D.工程监理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E.施工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4、劫持航空器罪的航空器是指()A.正在飞行B.航空器上有人的任何时候C.正在检修准备飞行的D.正在使用的5、破坏交通工具罪中的交通工具包括()A.火车B.汽车C.轮船D.飞机E.地铁6、违反危险物品管理规定肇事罪中的危险品包括()A.爆炸性物品B.易燃性物品C.放射性物品D.毒害性物品E.腐蚀性物品7、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公共安全是指()A.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B.重大公私财产安全C.正常的生活、工作、生产的安全D.公共财产的安全E.经济生活的健康运转8、生产、作业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要特征是()A.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B.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C.侵犯的客体是厂矿等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安全D.客观表现为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E.主观上出于过失9、因重大责任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所具有的共同点包括()A.主体上均是特殊主体B.均要求发生重大伤亡后果C.主观上均是过失D.处罚中均有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E.均属于侵害公共安全的犯罪10、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六岁的未成年犯下列哪些罪名后方承担刑事责任()A.放火罪B.投放危险物质罪C.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D.爆炸罪E.劫持航空器罪三、名词解释1.危害公共安全罪2.破坏交通工具罪3.生产、作业重大责任事故罪4.劫持航空器罪四、简答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认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应注意什么问题?3、构成交通肇事罪在客观方面应具备什么条件?五、案例分析【案情】一被告人李某,男,26岁,某单位汽车司机。
被告人李某于某年10月27日上午10时,同装卸工刘某、王某等三人,驾驶黄河大卡车由某乡向市里送大白菜。
车高速行驶,当开到某乡政府的十字路口时,将前方同方向骑车的季某、韩某连人带车撞出42米,从两名被害人的前胸部轧过去,造成两人当场死亡。
被告人见轧死人后,为了逃避罪责,非但不停车抢救被害人,保护肇事现场,听候处理,反而继续加速行驶。
同车的装卸工刘某急喊:“快刹车,不能跑!”被告人回答说:“跑!不跑怎么办?反正都完蛋了。
”当跑出大约5公里快到市郊农贸市场时,正遇路边有一妇女骑车带着小孩,刘、王发现车将撞人,又大叫:“快停车!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