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查房
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9、注意评估皮肤皮肤情况:颜 色、弹性;有无水肿、瘙痒; 受压部位有无发红、感染、脱 屑及尿素霜等。改变体位,衣 服宽松,皮肤清洁,严重者禁 止肌肉注射,避免使用热水袋。
5
健康指导
疾病预防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 饮食指导 病情监测指导
治疗指导 定期随访 有计划的使用血管
•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作用
发病机制
尿毒症各种症状的发生机制:
• 肾脏排泄和代谢能力下降,导致水、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衡。 • 尿毒症毒素的毒性作用。
• 肾脏的内分泌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特点
早期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
全身各系统均可能受累,临床表现广泛
临床表现
1、消化系统表现-最早
•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 呼出气体中有尿味 • 口腔炎、食管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 出血
营养中等,贫血貌,神志清楚,精神尚可,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双 眼睑无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关节无红肿,左上 肢动静脉内瘘处,震颤明显,可闻及明显血管杂音,右侧股静脉穿刺 处敷料干燥固定,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汇报病史
五、初步诊断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
肾性贫血 原发性高血压3级 极高危组 胆囊息肉样病变 动静脉内瘘形成术后
汇报病史
二、现病史
1 月 前 前 往 海 丰 县 澎 湃 纪 念 医 院 就 医 , “HGB:60g/L , 血 肌 酐 :
1287umol/L,尿酸530umol/L,尿素氮:28mmol/L,尿常规:隐血3+,尿
蛋白2+,腹部彩超:肝实质稍增强,双肾缩小,皮质回声稍增强。”诊
断为尿毒症,未予特殊处理,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7年6月24日入住我科。
积极配合医生监测并及时处理酸碱失调:按时抽血,心率变化等。
4、饮食指导:合理饮食计划,改善食欲的措施。 5、观察营养状况:白蛋白、电解质、血红蛋白。 6、监测感染征象:有无体温升高、寒战、疲乏无力、咳嗽、尿路刺激征等。 7、预防感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
8、用药护理:遵医嘱合理使用对肾无毒性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并观察药
• 出血倾向:皮肤淤斑、鼻出血、月经过多等 • 白细胞异常:减少,趋化、吞噬和杀菌能力减 弱,易发生感染,透析后可改善。
临床表现
4、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最常见
钠、水平衡失调:水钠储留
钾的平衡失调 :高血钾症
酸中毒:代酸
钙和磷的平衡失调:高磷低钙
高镁血症
临床表现
5、呼吸系统表现
酸中毒深大呼吸 水过多致肺水肿或胸腔积液 尿毒症毒素引起尿毒症肺炎或胸膜炎
汇报病史
1
六、辅助检查
5.25 : HGB:57g/L, 肌 酐 : 1295ummol/L, 尿 素 氮 :33mmol/L, 隐 血 : 3+, 尿 蛋 白 :3+, 腹 部 B 超 : 右 肾 : 8.4cm×3.3cm×3.1c m, 左 肾 : 8.7cm×3.9cm×3.5c m
院外:HGB:60g/L,肌酐:1287ummol/L,尿素氮:28mmol/L,隐 血:3+,尿蛋白:2+,腹部彩超:双肾缩小
• 肌肉震颤、痉挛、肌无力、肌肉萎缩
临床表现 8、皮肤表现
• 皮肤瘙痒(最常见症状之一)
• 皮肤干燥、脱屑
• “尿毒症”面容
临床表现
• 性激素紊乱
9、内分泌失调
雌激素、雄激素水平下降,催乳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 女性:闭经、不孕 男性:阳痿、不育 • 甲亡原因
护理查房
肾内科
1
汇报病史
汇报病史
一、基本资料
姓名:
性别:
年龄: 主诉:
汇报病史
二、现病史
1月﹢前无明显有瘾下出现双下肢对称性凹陷性浮肿,晨轻暮 重,卧床休息后好转,活动后稍有气促。病程中无头晕、乏力、无 视物旋转,无肢体麻木、偏瘫。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胸闷、 胸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尿频、尿急、夜尿增多。
临床表现
2、心血管系统-最严重
• 高血压: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高血压
• 心力衰竭:常见的死亡原因 ( 容量负荷、高血
压、尿毒症心肌病)
• 心包炎:为尿毒症性或透析相关性
• 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进展迅速,血透者更 甚
临床表现
• 贫血:
3、血液系统表现
肾性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主要由于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生成 减少导致
2、皮肤的一般护理:以温和的沐浴液进行皮肤清洁。 3 、水肿的护理:改变体位,衣服宽松,皮肤清洁,严重者禁止肌 肉注射,避免使用热水袋。
健康宣教
疾病预防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 饮食指导 病情监测指导
治疗指导 定期随访 有计划的使用血管
3
护理诊断
P1: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心力衰竭。 P2: 营养失调 : 低于机体需要量 , 与长期限制蛋白质摄入、消化吸收 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P3: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功能异常、透析 有关。
临床表现
• 纤维性骨炎
6、肾性骨病
为尿毒症时骨骼改变的总称,常表现为:
• 肾性软化症(小儿为肾性佝偻病) • 骨质疏松症 • 肾性骨硬化症
与活性维生素D3不足、继发性甲状腺旁 腺功能亢进等有关。
临床表现
• 中枢神经系统
7、神经肌肉系统表现
• 尿毒症脑病
• 周围神经系统
• 肢体麻木、疼痛,深反射消失
• 原因: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功能异常、淋巴细胞 减少和功能障碍 • 部位: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
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血常规
• 尿液检查
• 肾功能检查 • 血生化检查
• B超或X线平片
治疗要点
1.治疗原发病和纠正加重慢性肾衰竭的因素 2.营养治疗 3.对症治疗:高血压、肾小球内高压力
2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CRF)的定义
为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的引起 GFR下降和肾 功能损害,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失衡和全 身各系统症状为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各种肾脏病持续进展的共同 转归进行性,不可逆。
不同的分期
我国对慢性肾衰的分期 描述 肌酐清除率 (ml/min) 分 期 1 代偿期 失代偿 肾衰竭 尿毒症 50-80 25-50 10-25 < 10 2 3 4 5 K/DOQI对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描述 GFR正常 GFR轻度降低 GFR中度降低 GFR重度降低 ESRD GFR [ml/(min1.73m2)] ≥90 60~89 30~59 15~29 <15或透析
酸哌唑嗪片3mgtid、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晨服)10mgbid、阿普唑仑片
0.4mgqn
汇报病史
七、治疗
静脉用药:NS250ml+红花黄色素+150mg静滴qd NS100ml+泮托拉唑钠42.3mg静滴qd NS100ml+左卡尼丁2g静滴qd NS100ml+蔗糖铁注射液0.2g静滴qod
汇报病史
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1、休息与体位: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合理选择适合病人的卧位和 休息方式。
2、维持与监测水平衡:控制液体入量,强调“量入为出”的原则。 限制盐的摄入,观察利尿的效果。 3、病情观察:生命体征、血压,体重,出入量,有无心累等表现。
积极配合医生监测并及时处理酸碱失调:按时抽血,心率变化等。
4、贫血的治疗
5、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6、控制感染
7、其他对症治疗 8、替代治疗
护理诊断
P1: 营养失调 : 低于机体需要量 , 与长期限制蛋白质摄入、消化吸收
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P2: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心力衰竭。
P3:活动无耐力 :与心血管并发症、贫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失调有关。 P4:疼痛:与病毒侵犯神经节及相应神经节段的皮肤有关。
P5: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功能异常、透析有
关。
P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体液过多致皮肤水肿、瘙痒、凝血
机制异常、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P7:知识缺乏:缺乏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1、评估营养状况 2、饮食指导:合理饮食计划,改善食欲的措施。 3、观察营养状况:白蛋白、电解质、血红蛋白。
P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体液过多致皮肤水肿、瘙痒、凝血
机制异常、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P5:知识缺乏:缺乏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相关知识。
4
护理措施
1、休息与体位: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合理选择适合病人的卧位和休 息方式。
2、维持与监测水平衡:控制液体入量,强调“量入为出”的原则。 限制盐的摄入,观察利尿的效果。 3、病情观察:生命体征、血压,体重,出入量,有无心累等表现。
七、治疗
其他: 重组人促红素1万ubiw皮下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
0.5mgbiw肌注射 ;
硝酸甘油注射液微泵泵入降压;
输血;
透析治疗。
汇报病史
八、补充病史
5.25入院,予改善微循环、保肾、补铁、输血等对症治疗。 6.9行左上肢动静脉内瘘术。 6.19出现抽搐,予以右侧股静脉置管透析好转出院。 6.24再次入院。
活动无耐力
1、评估活动耐受情况;
2、充分休息并加强生活护理;
3、纠正和去除导致活动无耐力的因素;
4、观察用药护理。
疼痛 1、评估疼痛原因、性质和程度等。操作时动作轻柔、迅速,以减轻 病人恐惧感和疼痛。
2、了解病人既往疼痛的处理办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