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火龙果简介 (1)第二章火龙果生物学特征 (3)2.1 温度 (3)2.2 光照 (3)2.3 水分 (3)2.4 土壤和空气 (4)第三章火龙果栽培技术 (5)3.1 繁育 (5)3.2 建园 (5)3.3 立柱搭架 (6)3.4 定植 (6)3.5 施肥 (7)3.6 灌水 (7)3.7 摘心疏芽 (9)3.8 修枝整形 (9)3.9 人工授粉 (10)3.10 疏花疏果 (12)第四章采收 (13)第五章病虫害防治 (13)第一章火龙果简介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青龙果,属于仙人掌科(Cactaceae)量天尺属(Hylocereus Britt.et Rose)或蛇鞭柱属(Selenicereus Meja-lantous),是典型的热带植物。
火龙果根据其果皮果肉颜色分为红皮白肉、红皮红肉和黄皮白肉三大类。
红皮白肉型有长刺日白肉、香蕉白肉、血白、越南白和白玉龙果等品种,长刺日白肉、香蕉白肉、血白等品种不太适合经济种植,白玉龙果品种是从野生白肉中选育出来,糖度大于13、含水率约85%、自花授粉好、个头大、产量高、抗逆抗病性强,口感较好,适合我国栽培;红皮红肉型有尊龙、祥龙、天龙和珠龙等10多个品种,其中珠龙最典型,珠龙也叫香龙、莲花果,最大特点是香味浓郁,果肉花青素含量丰富,糖度稍低于白玉龙果,但易裂果,抗腐烂和红蜘蛛比较差,在转色3天后必须采摘,是我国最重要的栽培品种,红皮红肉型的其它品种的品质差异不大,糖度比珠龙高,植株体型大,产量高,不易裂果,但香味较淡,繁殖生长速度也较慢;黄皮白肉型主要是红仙蜜果1号,是针对白肉品种4月尚未开花而红肉品种正值花期而缺乏授粉树的问题而杂交选育出来的一个亚种,其自花结实率明显提高,有效地降低红肉对白肉花粉的依赖性。
火龙果性甘平,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2、1B3、C、铁、磷、镁、钾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每百克火龙果果肉中,含水分83.75克、灰分0.34克、粗脂肪0.17克、粗蛋白0.62克、粗纤维1.21克、碳水化合物13.91克、热量59.65千卡、膳食纤维1.62克、维生素C5.22克、果糖2.83克、葡萄糖7.83克、钙6.3~8.8毫克、磷30.2~36.1毫克、铁0.55~0.65毫克和大量花青素(红肉果品种最丰富)、水溶性膳食蛋白、植物白蛋白等。
火龙果外观独特,色泽鲜丽,果实营养丰富,用途广泛,集水果、花卉、蔬菜、保健和医疗于一身。
火龙果果实大(500-1200克/个),果肉雪白或血红,甜而不腻,清淡中略带芬芳,果肉中数千粒芝麻状黑色小种子,富含营养,是良好的热带水果。
火龙果不仅营养丰富,促进消化、降低血糖、血脂外,还有许多生理活性强的药用成分(如花青素、三萜化合物、黄酮类物质),常用于抑菌、抗炎、免疫、降血压、降血脂及抗癌等方面。
第二章火龙果生物学特征火龙果属于热带、亚热带水果,其生物学特征是耐旱、耐高温、喜光,对土质要求不严,平地、山坡、沙石地均可种植,最适的土壤pH值为6-7.5,最好选择有机质丰富和排水性好的土地种植,不耐霜冻。
2.1 温度最适生长温度是25~35 ℃,低于10 ℃或高于38 ℃停止生长,5 ℃以下可导致冻害,幼芽、嫩枝及部分成熟的枝条也可能被冻伤或冻死。
2.2 光照最适光照强度在8000lx以上,光照强度低于2500lx时,植株的营养积累受到明显影响,生长变慢或停止,但长时间高强度日照也可能造成老熟枝条灼伤。
2.3 水分火龙果是耐旱性强的植物,对缺水的忍耐力比较强,但是适量而充分的供水是保证其快速健康生长的条件。
一般来说土壤持水量60%~80%最适于火龙果生长。
土壤水分过低,可诱发生理病变,使之休眠而停止生长;土壤水分过高或积水,造成根病缺氧,妨碍根呼吸,严重时根的活跃部分窒息死亡,引起落果,降低果实风味,甚至引起植株死亡。
2.4 土壤和空气火龙果是浅根性植物,气生根很多,主要在2~5厘米的土层活动,最适的土壤PH值6.0~7.5,土壤透气不良或酸度过大都会直接诱发根系群死亡,因此火龙果的根系应分布在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团粒结构良好而又不沙质化,火龙果在有机质丰富的沙壤土或红壤土种植生长比较旺盛。
第三章火龙果栽培技术3.1 繁育火龙果主要采用扦插苗或嫁接法繁殖。
①扦插苗:以春季最适宜,插条选生长充实的茎节,截成长15厘米的小段,待伤口风干后插入沙床,约15-30天可生根,根长到3-4厘米时移植苗床。
②嫁接苗: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茎肉饱满的量天尺做砧木,于晴天进行嫁接。
将火龙果茎用刀切平面,把接穗插入,对准形成层,用棉线绑牢固定,在28~30℃条件下,4~5天伤口接合面即有大量愈伤组织形成,接穗与砧木颜色接近,说明二者维管束已愈合,嫁接成功,而后可移进假植苗床继续培育。
育苗床宜选通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整细作畦,畦带沟90厘米,667平方米施腐熟鸡粪或牛粪1500~2000千克,掺入谷壳灰1000千克,充分搅匀,在整地时施于畦面以下10~20厘米的表土层;其后再施100~150千克钙镁磷肥,用锄头充分搅拌,施于4~5厘米深的表土层中,然后把小苗按株行距3厘米种于苗床,浇透水,并喷洒500倍多菌灵1次,每隔10~15天施5~7千克复合肥,等长出第一节茎肉饱满的茎段,就可出圃。
3.2 建园火龙果建园要考虑园地的温度、光照强度、水分、土壤及周围环境等因素。
我市处于热带地区,温度、光照强度和水分基本满足火龙果的生长,主要考虑土壤条件及交通运输。
一般来说,不选择土壤粘重的高水位平地,因以沙壤土的丘陵地的缓坡(坡度≤8 °),否则应对园地进行改良。
3.3 立柱搭架火龙果的栽培方式有多种多样,但以篱架式栽培最为宜,生产成本低,土地利用率高。
所谓篱架式,就是立一条水泥柱,让火龙果植株沿着柱向上生长。
柱间距1.5×2米或2×2.5米,每亩竖100-120根水泥柱。
水泥柱规格10厘米×10厘米×210厘米,柱植入土中50厘米,固定好,柱地上高为160厘米。
定植时火龙果苗离柱10厘米左右,每柱周围种植3-4株,每亩种植300-480株。
同时,有的在水泥柱顶端5厘米处预留2个对穿孔,用粗1.2-1.5厘米、长60厘米左右的钢筋穿过形成十字架,上面安置一个废旧轮胎或其他材料固定,待火龙果植株生长到水泥柱平行高度时,将顶芽剪掉,植株停止生长,向横向长出横端枝茎,并往下垂,十字架轮胎用于支撑下垂的叶茎。
3.4 定植火龙果一年四季都可以定植,定植前在水泥柱周围挖3-4个20厘米×20厘米×10厘米的定植穴,穴内施放腐熟的有机肥,盖上一层薄土,然后定植火龙果苗,一般每穴定植1株苗。
由于火龙果的根系是水平生长的浅根,无主根,侧根大量分布在土壤浅表层,因定植时以3-5厘米深度为宜。
定植后浇一次水,以后保持土壤湿度60%~80%。
定植红肉型火龙果时,最好间种10%左右的白肉型火龙果,以便相互授粉,提高坐果率。
3.5 施肥火龙果施肥应坚持“高标准施肥,勤施薄施”的原则,即施肥要少量多次,以防烧根、烂根。
火龙果发芽后,苗高10厘米左右,应向定植穴内施入稀薄的人粪尿,每株1公斤左右,以后每次发芽施1次加3克/升尿素和1克/升氯化钾的人粪尿,直至火龙果开花为止。
第1年施肥6~8次,以氮肥为主,结合钾、钙、镁、磷肥等,冬季加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
火龙果生长采收期长,要坚持氮磷钾肥和有机肥均衡施用,每年特别要注重3次施肥,即4月份的花前肥、8月份的壮果肥和12月份的越冬肥,以腐熟的有机肥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为主。
开花结果期间要增施钾镁肥,每株0.5千克,如喷300倍磷酸二氢钾液。
采收完最后一批果时,要重施有机肥15千克/株或三元复合肥0.5千克/株,以促发新枝,提高来年的产量。
3.6 灌水火龙果是耐旱果树,但适量的水量是其丰产优质的条件。
火龙果灌水时,决不能根据火龙果已有旱情(如萎蔫、果实皱缩)时再灌水,应根据土壤湿度,以土壤含水量的 60%~80%最适合生长发育。
同时,浇水时,还要考虑火龙果的生长发育阶段和当地当时的气候情况。
一般来说,火龙果有4个重要的浇水时期:①发芽前后至开花期,此时土壤中如有足够的水分,可以加强新梢的生长,加大叶面积,增强光合作用,并使开花坐果正常,为当年丰产打下基础。
春旱地区,此次灌水尤为重要;②新梢生长和幼果膨大期,此期常称为火龙果需水临界期。
这时火龙果的生理机能最旺,如水分不足,叶片夺去幼果的水分,使幼果皱缩而脱落;③果实迅速膨大期,这次灌水可满足果实膨大对肥水的要求。
但这次灌水要掌握好灌水量;④采果前后及休眠期,此时灌水可使土壤中贮备足够的水分,有助于肥料的分解,从而促进火龙果翌春的生长发育,火龙果秋冬最后一批果采收后,进入休眠期,此时如有适当的灌水,可促进植株的生长,促使枝条尽快成为结果枝。
灌水方法主要有漫灌、畦灌、穴灌、沟灌和滴灌等。
漫灌只在水源丰富的平坦园区实行,但对土壤结构破坏严重、需水量多;畦灌是灌水时将水引进树盘或畦,这种方法好管理,节约用水,但是对树盘土壤结构破坏,容易造成吸收根死亡;穴灌是在树冠滴水线外缘开8~12个直径30厘米左右的穴,穴的深度以不伤根为宜,将水注入穴中,水渗后填平;沟灌是在行间开灌水沟,然后将水引进沟中,再逐步渗入土壤,这样既可以节约用水,又减少破坏土壤结构;滴灌是以水滴或细小水流缓慢施于植物根域的灌水方法,是最近发展起来的先进灌溉技术,不仅能节约水分和劳力,还能最大的保持土壤结构,结合施肥最有利于火龙果生长,但滴灌投资成本大,系统复杂。
不管采用哪种灌溉方法,一次灌水量都不能太大或太少,以湿透主要根系分布层的土壤为适宜。
具体确定灌水量还要考虑土质、火龙果生长发育期、施肥情况及气象状况等,理论灌水量计算,以土壤湿度来确定最为常用。
一般认为最低灌水量是土壤湿度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理想水量则为最大持水量的80%。
另外根据果农和技术人员长期积累经验,在灌水时认为灌透了,实际就是最适宜的灌水量。
同时,火龙果根部最怕缺氧,忌积水,土壤水分过多,透气性能减弱,有碍根的呼吸,严重时会使活跃部分窒息而死,引起落果,降低果实风味,甚至引起植株死亡。
因此,除做好保水和适时灌溉外,同时还应做好防洪防涝等排水工作,建好排水沟、排洪道等,多雨季节要做好防洪排水准备。
3.7 摘心疏芽当枝条长至1.3~1.4米时摘心,促进分枝,使分枝自然下垂,以积累养分,提早开花结果。
幼苗期,疏除基部所有侧芽,选留1~2个顶端壮芽引其沿攀援柱向上生长。
生长旺期,应及时将过密较弱的新芽疏去,以减少养分消耗,保证主枝的生长。
3.8 修枝整形幼苗期的修剪定植成活后,植株沿水泥柱攀缘生长,这时幼苗生长中萌生侧枝,应保留一个强壮向上的枝,其余侧枝需及时剪去,利于集中营养供强壮枝快整上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