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课件

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课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阶段:50年代初-70年代初,分立元件和集成电路组成的汽 车电子产品。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主要是发展专 用的独立系统电子装置 如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制动防 抱死系统等。
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主要是开发可完 成各种功能的综合系
统及各种车辆整体系统的微机控制,汽车上的电子装置不仅已能 自动承担基本控制任务,而且还能处理外部和内部的各种信息, 如集发动机控制、自动变速器控制为一体的动力传动系统控 制、制动防抱死/防滑转控制系统等。
(6)汽车空调在汽车上的结构布局要紧凑合理,零部件安 装要有防振措施。
第二节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
汽车空调的组成 1、制冷系统 2、加热系统 3、通风系统 4、操纵控制系统 5、过滤净化系统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制冷剂
1、对制冷剂的要求
①与冷冻机油互溶,不起化学反应,不改变润滑油的特性。
②不易燃烧,不易爆炸。无毒、无刺激性。不腐蚀金属和橡胶 件。
5.空气净化系统 • 一般由空气过滤器、排风口、电气集尘器和阴离子发生
器等组成。对引人的车外空气进行过滤,不断排出车内的污 浊气体,保证车内空气清洁。
三、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热负荷
1.通风换气热负荷 2.传导热负荷 3.辐射热负荷 4.乘员热负荷
三、汽车空调的特点
1、汽车空调的制冷热负荷较大 ①通风换气热负荷 ;②传导热负荷 ;③辐射热负荷 ; ④乘员热负荷。 2、制冷压缩机要由汽车发动机来驱动 3、制冷性能受发动机转速影响 4、汽车车厢内 5、冷凝压力偏高 : 6、制冷剂容易泄漏
③在蒸发器内容易蒸发,蒸发温度低。蒸发压力应该稍高于大 气压力。
④冷凝压力不宜太高。
⑤制冷剂在高温下不易分解,化学性质稳定。
2、制冷剂的种类 (1)R12(CF2Cl2二氯二氟甲烷)
(2)R134a
与R12相近的热力性质,安全性好,无色、
无味、不燃烧,不爆炸化学性能稳定,无腐蚀性,
不破坏大气层。蒸汽压力-26.F48℃ H
•制冷机油-G 052 154 A2 1、淡黄色,无味 2、无毒 3、吸水性强 4、不同的R134a系统,要使用不同的润滑油 注意:R12系统与R134a系统不能混用
05班(1) 合班(1)
三、制冷循环
1、压缩过程
压缩机把从蒸 发器出来0℃、 0.15MPa的气 态制冷剂变成 70℃, 1.5MPa过热 制冷剂气体, 送往冷凝器冷 却降温。
4、蒸发过程
-5℃, 0.15MPa的湿 蒸气不断吸收 热量而汽化, 转变成0℃, 0.15MPa气态 制冷剂,使流 过蒸发器的空 气温度下降。
7、制冷剂流量变化范围较大
四、对汽车空调系统的要求
(1)保证在任何条件下,车厢内部都具有舒适的温度范围 和气流平均速度。
(2)控制机构和操纵机构要灵活、方便、可靠。
(3)零部件要求可靠、体积小、质量轻、安装维修方便。
(4)应具有快速制冷和快速采暖的能力。
(5)空调工作时,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要尽可 能的小。
• 4、过滤净化车内空气
二、汽车空调的组成 1.制冷系统 2.加热系统 3.通风系统
包括鼓风机、风道、风门和出风口等,把车外的新鲜空气引入 车内,通风排风口把车内的污浊空气排出车外。
4.操纵控制系统
一般由电气元件、真空装置和操纵装置组成,对制冷系统和加 热系统进行控制,同时对车内的空气温度、风量、流向进行 操纵,保证空调系统正常工作。
2、冷凝过程
在冷凝器 里过热气态制 冷剂受到到空 气冷却,冷凝 过程的后期, 制冷剂变成中 温约40℃, 1.0至1.2MPa 过冷液态制冷 剂,流经冷凝 器的空气温度 上升。
3、膨胀过程
冷凝后的液态 制冷剂经过膨 胀阀后体积变 大,其压力和 温度急剧下降, 变成-5℃, 0.15MPa的湿 蒸气,以便进 入蒸发器中迅 速吸热蒸发。
-29.8℃开始蒸发为气体
H
CF3 -CH2F
C
C
F
F
F
制冷剂R12 饱和蒸气压曲线
二、 冷冻机油
1、冷冻机油的作用 2、对冷冻机油的要求 ①凝固点要低,在低温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②应具有一定的粘度,且受温度的影响要小。 ③冷冻润滑油与制冷剂的溶解性能要好。 ④闪点温度要高,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⑤冷冻润滑油的化学性质要稳定,与制冷剂和其它材 料不起化学反应。
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主要是研究发展车辆的智 能控制技术,模拟人的思维和行为对车辆进行控制,如汽车自 动驾驶系统、汽车自动导航系统等。
• ①满足用户需求,大幅度提高汽车的性能,使之更舒适、方便、 安全、可靠;
②满足社会需求,保护环境,节省能源,节 约资源;
③实现包括道路在内的交通系统智能化, 将汽车和社会有机地联结起来。
21世纪在21世纪,汽车电子技术将在运用信 息技术使汽车与社会联结方面获得较大的 进展,包括广泛使用蜂窝电话、全球定位系 统(GPS)、采用多路总线采用分布式网络 (总线系统)
当前汽车电子技术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发动机控制、汽车底 盘控制、车身电子技术。 ①发动机控制用于实现低油耗、低污染,提高汽车的动力性、 经济性。主要有汽油喷射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和电控柴油 喷射系统。 ②底盘的电子控制用于提声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动力性 等。主要有自动变速器、主动半主动悬架及车高自动调节 系统、制动和防滑电子控制系统(ABS/ASR)、转向控制、 牵引控制等。 ③车身电子技术包括汽车安全、舒适性控制和信息通讯系统, 主要有用于增强汽车的安全、舒适和方便性的安全气囊、 安全带、中央防盗门锁、自适应空调、座椅控制、自动车 窗和满足多种用电设备需求的电源管理系统等。还有用于 和社会联结,以及协调整车各部分的电子控制功能,将大量计 算机、传感器与交通管理服务系统联结在一起的综合显示 系统、驾驶员信息系统、导航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状 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等。
气流分配
项目二 汽车空调系统检修
相关知识
一、汽车空调的功能 1、调节车内温度
汽车空调利用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调节车内空气 温度 2、调节车内的湿度
• 3、调节车内的空气流动
• 舒适的气流速度一般为0.25m/s左右
• 冬季,风速大了会影响人体保温,因而冬季采 暖希望气流速度尽量小一些,一般为0.150.2m/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