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练声四项基本功

练声四项基本功

四项基本功”指的是什么
嘴唇、舌头、声音、气息
(1.)发气泡音:啊~
(2)共鸣音:啊~~~5次。

(3)膈肌训练:急促有力,收小腹
~“嘿”、“哈”、“吼”共30秒。

~短“啊”音
(4)慢吸快呼(闻花,吹灰):2次,20秒。

慢吸慢呼:2次,20秒。

.
快吸慢呼:4次,2分钟。

(5)气息和声音的支撑
“丝”—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衣”—音:20秒、30秒各2次,1分钟。

(6)揉脸:10秒。

(7)咬合:闭口、张口各20次,30秒。

(8)半打哈欠,大张嘴:5次,10秒
(9)【嘴唇力度训练】
努嘴:10次,20秒。

合口左右撅唇:10次(左、右为一次),30秒。

转唇:8*8拍,30秒。

夸张练习:
~education(教育)
~apple (苹果)
~5--1 法
(10)双唇打响:30次,30秒。

吹唇:1分钟。

(11)ba---ba---ba---ba----,1分钟
(12)舌头:弹舌,吐舌,顶舌,2分钟。

(13)da, da, da:60次,1分钟
(14)ge音:60次,1分钟
(15)数“数儿”:一口气由1数到30,3次,3分钟。

(17)数“枣儿”:要求尽可能一口气数20个以上“枣儿”,2次,2分钟。

(18)数“葫芦”:要求一口气数20个以上“葫芦”,2次,2分钟。

(19)今日绕口令:
【舌部练习】
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别把十四当四十,也别把四十当十四
读错啦就会误事儿!
【口部练习】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
标兵怕碰炮兵炮!
(20)晨晚读:
有针对性的材料、诗词片段练习
第一阶段:未曾出声先练气。

气息是说话、唱歌、曲艺等艺术的内功!
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

研究资料表明: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16—19次,每次一呼一吸过程约3、4秒钟,
而演讲、演唱时,有时一口气要延长十几秒,甚至更长,
而且吸气时间短,呼出时间长:深吸气,慢呼出
要领是:学会抢时间吸气,能“节约”用气
所以,必须掌握将气保持在肺部慢慢呼出的方法
练习方法:
(1)“深吸慢呼,气息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
吸气时:胸、腹、腰都是鼓起来的
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越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可以配合练习发”丝“音,来感受气息的延长。

(2)“数数练习”
我们推荐三种练法:
A.数数字练习:吸饱气,轻声快速地数数字“”,一口气来回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

B.“数枣”练习:
吸饱气,开始念:“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
练习到一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

反复4—6次。

C.“数葫芦”练习:
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换气,吸足气,开始):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
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

气息是说话、唱歌、曲艺等艺术的内功!数数字、“数枣”、“数葫芦”都是训练气息控制,使其越练越有控制感。

开始练习,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3)”长音练习“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

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

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形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4)“断音练习”(声断气不断)
这是声、气各半练习。

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腹部及横膈膜利用伸缩力同时弹出,我们介绍三种练习:
A.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复)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一啪”的断音。

反复4—6次。

B.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哈)—(反复)(加快)哈,哈,哈……”锻炼有进发爆发力的断音,演唱中的“哈哈…”大笑常用。

C.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嘿—厚、嘿—厚”(反复逐渐加快)“嘿厚,嘿厚……”加快到气力不支为止,反复练习。

经过这一阶段练习,气为声之本,气息已基本饱满,“容气之所”已基本兴奋、活跃起来,而声音一直处于酝酿、保护之中,在此基础上即可开始准备声音练习了。

第二阶段:咬字发音练习
很多声音爱好者在喊嗓练声上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恨不能很快地就能喊出又高又亮的嗓音来,急着喊高音,猛喊甚至瞎喊乱喊,这往往是事与愿违的。

我们在研究喊嗓练声时,有意地先练气息不急于发声,是利于发声练习,要大家明确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在这第三阶段,我们建议还是不急于爬音阶喊高音,而从气、声、字结合练起。

这三者关系应排成这样一个顺序:
气为音服务,音为腔服务,腔为字服务,字为词服务,词为情服务。

从这个顺序中,我们可以看到字的位置居于中心,前面牵着“音”和“腔”,后面联着“词”与“情”。

当中一塌,满盘皆输。

字音的真切,决定着声音的圆润,“以字行腔”正是这个理儿。

在喊嗓练声中字、音、气的关系,应是托足了“气”,找准了“音”,咬真了“字”。

具体方法是:
用汉语拼音的方法把字头、字腹、字尾放大放缓,以字练声,然后加快,同时练嘴皮子和唇齿牙舌喉的灵活性。

第三阶段:吟诗朗诵练习拓展音域,训练情感
把吟诗朗诵放在第四阶段目的是练习和挖掘低音宽厚,中音圆润,高音坚韧的嗓音素质,不盲目拔高、,而是巩固中音、低音,使其音色华美、音质纯正,保住一条好听好用的嗓子,同时锻炼高音的坚韧有弹性。

第三阶段练,有气、音、字垫底,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爬上来的,嗓音并不疲劳,练习有实效,把握性大。

第四阶段:弧形气声练习
这是京剧里非常独特的一种发声技巧,它像舞蹈里的弹跳,跳起来蹲下去又弹起来,也像体育里的掷铅球,转起来,缩回来,再掷出去,气息和声音推出形成一条抛物线,拉回来,再抛出去。

一般要领是:
运好气——托好字(像“汉语拼音”一样分解字音)——抛出去——收——再抛出去,控制好气息、音量,选出最佳音色,一环扣一环,相得益彰。

尤其程派吟诵的“容——禀”似断不断、细若游丝、欲断又起至饱满地送到家。

归音归韵更是需要努力练习和掌握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