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唐山一中第一学期高三级期中考试

河北唐山一中第一学期高三级期中考试

20XX年中学测试中学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20XX-2021学年度河北唐山一中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B -11;C―12;N -14;O―16;F -19;Na ―23;S―32; Cl -35.5;K -39卷Ⅰ(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目前有研究表明,过氧乙酸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较好的杀菌作用,这主要是利用了过氧乙酸的( ) A .酸性 B .强氧化性 C .还原性D .挥发性 2.通过核裂变产生核能可以用于发电,U 23592是一种常用的核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U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35B .U 23592中中子数比质子数多51C .U 23592与C 126的质量比约为235∶12D .U 23592与U 23892属于同一种元素 3.最近,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荷的氧离子制造出了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存在的证据。

若该氧分子具有空间对称结构,下列关于该氧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新的氧化物 B .不可能含有极性键C .是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D .是臭氧的同分异构体4.有a 、b 、c 、d 四种主族元素,已知a 、b 的阳离子和c 、d 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而且原子半径a >b ;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c <d 。

则四种元素核电荷数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 .d <c <a <bB .c <d <b <aC .d <a <b <cD .c <d <a <b 5.通过复习总结,你认为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合理的是( )A .氧化物不可能是还原产物,只可能是氧化产物B .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C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中都一定存在化学键D .原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高,分子晶体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6.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按Na+、Mg2+、Al3+的顺序离子半径依次减小B.按N、O、F的顺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C.按CF4、CCl4、CBr4、CI4的顺序熔沸点依次升高D.按P3-、S2-、Cl-的顺序还原性依次减弱7.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胶粒的大小决定的B.同一主族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C.分子晶体溶于水时,一定不破坏共价键D.同位素质量数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同位素的不同原子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也不相同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阳极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C.目前已经研制成功铝—空气电池,铝为电池的负极D.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同属还原反应9.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A.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铝溶液B.少量电石和过量碳酸氢钠溶液C.钠和硫酸铜溶液D.过氧化钠和少量氯化亚铁溶液10.现有25mL 2mol·L-1的Na2CO3溶液和75mL 1mol·L-1的稀盐酸。

①将Na2CO3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②将稀盐酸逐滴滴入Na2CO3溶液中,两操作的现象及结果(标准状况)()A.现象相同,所得气体的体积相等B.现象相同,所得气体的体积不等C.现象不同,所得气体的体积相等D.现象不同,所得气体的体积不等11.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

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某金属能否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B.根据熔点数据表,判断降低温度时,两种固体物质混合溶液中哪种物质先析出C.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同主族两种元素的阳离子在用惰性电极电解其水溶液时,何者先发生反应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B.C(s)+1/2O(g)=CO(g);ΔH=-110.5 kJ·mol-1,则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C.CH4(g)+2O2(g)=CO2(g)+2H2O(l);ΔH=-890 kJ·mol-1,则相同状况下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890 kJD.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1 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13.在含FeCl3、FeCl2、AlCl3、NaCl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固体,在空气中充分搅拌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中离子数目变化最小的是()A.Na+B.Al3+C.Fe3+D.Fe2+14.现有Na2CO3、H2SO4、Ba(OH)2三种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都相等的溶液,若以不同顺序将它们中的两种混合起来,如果出现沉淀则过滤,再将滤液与第三种溶液混合起来,最终所得的溶液()A.一定呈酸性B.一定呈碱性C.可能呈中性D.一定呈中性1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加入过量NaOH溶液得到澄清溶液的是()A.Fe3+、Na+、I-、SO42-B.Al3+、Na+、Cl-、NO3-C.Ag+、Na+、Cl-、NO3-D.K+、Al3+、AlO2-、CO32-16.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在KI淀粉溶液中通入氯气,溶液变蓝,说明氯气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有有色产物生成能溶于浓硝酸C.在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硫酸根离子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17.若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2.4 L N2和NO的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为2 N AB.在反应CaO+3C=CaC2+CO↑中,生成1 mol CO,转移的电子数为3 N AC.在10.6 g Na2CO3晶体中,Na+和CO32-的数目比为2∶1D.1 mol NH2-中含电子数为9 N A18.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两容器含有的()A.分子数和气体质量均不同B.分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C.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D.分子数、原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1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A.硫酸铝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Al2(SO4)3+3H2O2Al(OH)3+3H2SO4B.铜跟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4NHO3(浓)=Cu2++2NO3-+2NO2↑+2H2O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D.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久置变成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20.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

其电池反应为:2CH3OH+3O2+4OH—2CO32—+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6H2OD.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21.现有八种短周期元素a~h的有关性质的数据如下:元素编号 a b c d e f g h 原子半径/nm 0.037 0.071 0.075 0.082 0.102 0.143 0.152 0.093 最高化合价+1 -1 -3 +3 -2 +3 +1 -1 或最低化合价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元素a与元素c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是极性键B.b元素形成的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C.e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二周期ⅥA族D.元素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溶于元素h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水溶液中22.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都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四种氧化物中有二种可溶于盐酸,三种可溶于氢氧化钠。

将它们的单质溶于盐酸后过滤,向滤液中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有白色沉淀生成;另将其单质溶于氢氧化钠,过滤,向滤液中加过量的盐酸,也可以得到白色沉淀,已知A、D同主族,则A为()A.碳 B.钠 C.硅 D.硫23.FeS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生成Fe(NO3)3、S、NO和H2O。

若反应中有0.3 mol的电子转移,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0.9 mol B.0.45 mol C.0.3 mol D.0.1 mol24.若以w1.w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和b mol/L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w2>2w1B.2w1=w2C.2w2=w1D.w1<w2<2w1 25.NH3、H2S等是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CO2、BF3、CCl4等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根据上述事实,通过比较归纳可推出AB n型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是()A.分子中不含有H原子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B.在AB n分子中A原子的所有价电子都参与成键的是非极性分子C.AB n分子中每个共价键的键长都相等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D.在AB n分子中A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B的相对原子质量时为非极性分子卷Ⅱ(非选择题共50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0分)26.(8分)在氯氧化法处理含CN-的废水过程中,液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其毒性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氰酸盐进一步被氧化成无毒物质。

(1)某厂废水含KCN(其中N的化合价为-3价),其浓度为65 mg/L。

现用氯氧化法处理该废水,发生如下反应:KCN+2KOH+Cl2=KOCN+2KCl+H2O,其中被氧化的元素为______________,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

(2)投入过量的液氯,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无毒的稳定物质。

在方框内填写生成的无毒的稳定物质的化学式,并在横线上填写配平的化学计量数:____KOCN+____KOH+____Cl2=____KCl+____CO2↑+____+___H2O当反应中生成1 mol CO2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 A。

(3)若处理上述废水20.0 L,使KCN完全转化为无毒物质,至少需要液氯_______g。

27.(11分)有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位于不同的三个短周期,其中B与D为同一主族元素,它们可形成化合物DB2、DB3,在同周期元素中,C的金属性最强,E的非金属性最强;请回答:(1)写出A、E三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