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本 册 教 材 重 点 内 容
2、能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运算性质等运算定律有一定的经历, 能够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进行巧算 3、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与三位数的乘除法,体验算 法多样化与估算、推算能力 度量单位: 1、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2、认识长度单位,知道之间的进率。 3、会合理判断,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图形和几何: 1、理解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概念,对三角形的边、角特征有深入的认 识,并能正确分类 2、数形结合,正确计算图形的面积。 3、用不同的多连块拼长正方形。 应用: 1、理清一步、两步应用题的算理、算法 2、知道基本的份总关系、部总关系、数量(单价、总价)等基本数量关系
连乘、连除② 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多连块② 乘整十数、整百数② 看图列式① 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① 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③ 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① 假期 年、月、日① 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① 小练习(1)① 平年与闰年① 假期 制作年历① 机动①
小练习(2)①
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②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④ 两位数被一位数除①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② 机动② 三位数被一位数除③ 机动① 除法的应用①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复习与提高、用一位数乘、时间的初步 认识(三)、用一位数除、几何小实践、整理与提高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用一位数乘、用一位数除,它是学习 用两三位数乘除的基础,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 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数与运算: 1、以两步计算为主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同级运算;还包括减乘、乘加 和连乘的不同级运算
Hale Waihona Puke 二十一 1.18~1.20四、单元分析和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复习与提高)
教学内容 小复习 p2-3. 教 时 第 1 教时
一、教学目标: 1. 熟练计算整十数和整百数的加减法以及多位数的进退位加减法。 2. 通过举例、验证等方法,发现被减数、减数的变化引起差的变化规律以及加数的变化引起 和的变化规律,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计算。 3. 渗透爱祖国、爱科学等思想教育,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合作。 二、教学重点: 本课教材主要从计算以及几何两方面,对上学期已学内容作了概括和提炼,包括整百整十数的加 减法以及多位数的进退位加减法;乘加、减乘等两级混合运算;按角分不同类型三角形的特征。其中 多位数的加减法侧重对基本运算法则的一个复习,两级混合运算一方面借助表内乘法的熟练计算复习 了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时通过有意识的设计练习,为本学期后面的“用一位数乘(除) ”提前做好知识 准备。此外三角形的特征与计数为学生进一步研究几何知识提供了一些方法策略。
单价、数量、总价② 千米的认识② 机动① 面积① 平方米① 米与厘米①
小练习(3)① 分米的认识① 三角形的分类③
轴对称图形②
面积①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② 乘乘除除③ 解决问题③ 图形的拼嵌① 解决问题① 图形的拼嵌① 它们有多大①
计算小胖家的面积①
数学广场——植树问题① 十九 1.4~1.8 数学广场——植树问题① 数学广场——流程图(2)② 二十 1.11~1.15 期终复习 期终复习与评价 数学广场——周期问题①
(一)知识和技能: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 算。 3、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 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 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4、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 1 毫米、1 分米和 1 千米的长 度观念,知道 1 厘米=10 毫米、1 分米=10 厘米、1 千米=1000 米;认识时间 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和闰年,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5.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本年段 教 学 目 标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 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 要性。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 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 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2015 学年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进度参考
周 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日 期 小复习② 教 学 内 容 假期
9.1~9.4 9.6~9.11 9.14~9.18 9.21~9.25 9.28~10.2 10.5~10.10 10.12~10.16 10.19~10.23 10.26~10.30 11.2~11.6 11.9~11.13 11.16~11.20 11.23~11.27 11.30~12.4 12.7~12.11 12.14~12.18 12.21~12.25 12.28~1.1
三、教学难点: 通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整百、整十数的加减法及三位数为主的加减法计算,熟练掌 握了相关的运算法则,但面对进退位的计算学生的熟练程度还有待提高,不同学生之间在计算的速度 和准确率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对部分学生需教师多一点关注与耐心。而在几何知识方面, 学生基本能通过三角形外表特征的观察准确将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类, 但捕捉特征、有序表达能力还在逐渐形成过程中,教师在这方面做好适当引导。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常规积累 教 师 活 动 口算: (1) 400+200 600-200 280+120 450+320 900-230 (2) 竖式计算 5858+2323 9070-2404 722+8339 50002-8107 学 生 活 动 独立口算 说说整百数、整十数 计算的方法 说说 计算方法 设 计 意 图 复习整百数和整十 数计算的方法和四 则混合的运算顺序 和多位数加减法进 退位方法的复习 通过人类登月的愿 望以及最终的实现 以及杨利伟的成功, 依法学生爱国热情 和学习兴趣。